黃超
摘要:根據調查發現,一些中學教師在英語教學過程中往往將閱讀與寫作分開教學,沒有意識到兩者之間存在的相輔相成的關系,造成中學生英語學習效率沒有得到充分的提高。事實上,英語閱讀完全可以作為寫作內容的素材與詞句積累的來源,而英文寫作也可以加深學生對于英文結構的認識,促進學生對英語閱讀的理解。在教學實踐中將閱讀與寫作融合,能夠極大地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效率,幫助學生融入英語語言體系之中。
關鍵詞:初中英語;寫作;閱讀;教學
英文作為全球使用最廣泛的語言,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課改將“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作為英語教學的重要目標。然而,許多教師卻沒有正確理解這四種能力培養的方式,將四種能力分開培養,沒有看見四者的內在聯系。尤其是英語閱讀與寫作之間的內在聯系沒有得到重視,導致學生閱讀與寫作能力的培養效率低下。就現在中學英語教學中普遍存在的讀寫分離現象來說,教師應該積極改變現有的教學模式,將英語閱讀與英語寫作融會貫通,采用將兩者結合的模式進行教學,最大限度地幫助學生提高學習效率,使其融人英語語系之中。
一、初中英語閱讀與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是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英語閱讀教學中往往出現片面追求“高效率”的狀況,教師專注于教導學生閱讀題的解題技巧,而不注重閱讀教學中學生對文本的把握與深刻理解。英語閱讀教學的根本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與英語語言情境的靈活掌控,無論是科普文、論述文還是研究報告,學生都要理解不同的文本在運用英語語言語句上的規律,并了解文章講述的內容。而且鑒于中學生課業較為繁重,無法在課外抽出時間專門積累英語寫作素材與學習詞句用法,每一篇精選出來的閱讀文本都是當下最為常見且有討論意義的文章,教師完全可以借助閱讀文本幫助學生提高英文積累。二是寫作教學中存在的問題。英文寫作即學生對英文掌握程度的結果輸出。在中學英語教學過程中,容易出現重結果而輕過程的問題,教師往往只看學生寫作的最后結果,就某一篇作文對學生進行語法及用詞評價,而忽略了學生在寫作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因此,學生往往會因為疑問太多不敢下筆,最后草草了事應付教師。三是閱讀與寫作的融會貫通問題。除了上述教學問題外,傳統英語教學中還存在—個明顯的缺陷,那就是閱讀與寫作的孤立教學。其實,閱讀考驗的是對文本的理解與文章的掌握,而寫作考驗的則是對英語的運用和架構的掌握,兩者并不沖突。對英語架構的理解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文本,而良好的文本掌握則使學生更好地運用英文。
二、應對閱讀寫作分離教學問題相關措施
一是在閱讀中提升寫作能力。閱讀中有許多常見的英文寫作表達,包括詞匯、語法和案例,這些都可以在學生寫作時運用。教師教學過程中要注重閱讀文本選擇,事先篩選含有寫作借鑒意義的閱讀文本,并將其中可借鑒的內容圈出重點,在課堂中讓學生進行專門積累。這就保障學生在閱讀中得到寫作模擬訓練,縮短學習英語知識與運用英語知識的時間。二是在寫作中培養閱讀能力。英語寫作注重英語思維的結構把握及英文邏輯的梳理,如果在寫作時對學生進行專項的英文寫作結構訓練,學生的閱讀能力就會得到相應的提高。而且大量的寫作訓練也能幫助學生掌握英文邏輯,對作者的寫作邏輯更了解,閱讀時更順暢。三是閱讀與寫作的聯動教學。英語閱讀寫作不是一個單一的教學過程,閱讀教學為寫作打下良好的基礎,寫作為閱讀理解做好邏輯思維準備,兩者巧妙地聯系在一起,在英語學習的輸入與輸出問建起一座橋梁,構建高效的英語教學課堂。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與寫作兩者相輔相成。要想保證學生的英語寫作質量,就要讓學生多多閱讀;要想提高閱讀效率,就要讓學生在寫作中掌握英文邏輯。如果教師要想提高閱讀與寫作兩者的教學質量,就必須將兩者融會貫通進行教學,進而全面提高中學生的英語學習綜合能力,幫助學生融入英語語言體系。
(責編:唐琳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