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芹
摘要:穩定的心理狀態是體操運動員在競賽中保持穩定發揮的關鍵因素,也直接決定著體操運動員的比賽成績。近年來,我國不斷加強對運動員心理控制能力的訓練,尤其是賽前及競賽的心理訓練,以期通過科學系統的心理訓練,保障體操運動員在競賽中的穩定發揮,提升自信心、自我控制能力及抗干擾能力,以強大的心理爭取體育競技的優異成績。本文通過對加強體操運動員心理訓練及競賽心理控制的策略進行探討,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參考。
關鍵詞:體操運動員;心理訓練;競賽心理;心理控制
在體操項目中,運動員往往需要承受高強度的日常訓練,同時還要面對體操競賽備戰的巨大壓力,這對運動員的體能、心理狀態、競技水平、抗壓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較高要求。尤其是在體操競賽當中,運動員既要保證體操技術的充分發揮,同時又要在激烈的競爭環境中保持穩定的心理狀態,不受其他運動員的干擾,這就要求體操運動員必須具備高超的專業水平、良好的體能、高度集中的注意力和穩定的心理狀態。因此,加強體操運動員心理訓練及競賽心理控制能力的提升,是確保體操運動員臨場發揮的基礎和重要因素,同時也是體操運動員日常訓練中必不可少的重要內容。
一、體操運動員的心理訓練方法
(一)體操運動員認知能力訓練
認知能力訓練,可以幫助運動員正確認識自我,分析體操運動員在競賽中的優勢和劣勢,從而樹立清晰適合的競賽目標,擺正心理預期,確保競賽中的穩定發揮。很多體操運動員之所以在比賽中表現出高度緊張的狀態和強烈的心理起伏,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由于對自身實力認知的不準確,造成過高或過低的心理預期,害怕失敗,過于在意對手的成績,從而造成較大的心理壓力,影響了正常的發揮。通過有效的認知訓練,可以幫助體操運動員全面認知自己的實力,合理制定競賽目標和策略,擺正位置,正確對待勝敗,從而保持競賽中的穩定心理狀態,促進個人在競賽中的穩定發揮。
(二)端正動機,制定科學合理的目標
在體操項目,尤其是競技體操項目中,運動員的比賽動機直接影響著運動員的心態及表現。如果一個運動員在體育競賽中始終不忘初心,對體育抱持著極高的熱忱與敬畏之心,那么這種端正的動機和態度對引導運動員在比賽中排除干擾、一往無前;反之,如果一個運動員將體育競賽看做是自己獲得名氣、關注、金錢和地位的工具和手段,那么這種動機必然會導致運動員心態的扭曲,造成運動員過分關注比賽結果,甚至為了取勝不擇手段,既違背了體育精神,也影響了個人的比賽成績與運動生涯。因此體操教練應注重為運動員端正心態,強化體育精神對體操運動的引導作用,端正態度,銘記運動員的使命與責任,以積極、健康的心態面對體操競賽,從而促進個人在體操競賽中的良好發揮。
另一方面,教練應注重明確清晰的目標對運動員的引導作用,通過科學合理的觀察測評每一位運動員的狀態與優劣勢,制定合理的訓練及競賽目標,并不斷強化目標的指導作用,激勵運動員向著目標不斷沖刺,從而實現個人能力與成績的不斷突破。
(三)通過模擬競賽,提高體操運動員的抗壓及抗干擾能力
模擬競賽是目前體操訓練中常用的訓練技巧,通過模擬競賽可以為運動員設立真實的競賽場景,幫助運動員提前適應體操比賽的環境,減少運動員在面對真實體操比賽時的緊張和壓力情緒。同時,通過模擬競賽可以設置多種不同的比賽環境及場景,通過制造干擾因素,設計突發事件及特殊比賽情況等內容,提高運動員在惡劣比賽環境下的臨場發揮能力,訓練運動員在各種對自己不利的比賽環境下的抗壓能力及抗干擾能力,為運動員在真實比賽中的良好發揮奠定基礎[1]。
(四)提供有效的心理輔導與減壓方法
體操運動員在日常訓練中需要面對高強度的體力訓練,在長期高強度訓練和競賽壓力的環境中,很容易給運動員帶來心理壓力和情緒問題,因此有效的心理輔導與減壓方法對體操運動員而言至關重要。一方面,體操隊應配備具備豐富經驗的心理輔導老師或心理醫生,及時發現運動員在日常訓練和比賽中的情緒問題,進行及時的疏導和幫助,緩解運動員的不安情緒,為訓練和競賽提供支持;另一方面,教練應注重關懷運動員的日常生活,在嚴抓訓練的基礎上,關心運動員的心理狀態,以正向激勵的方式引導運動員的穩定發揮。同時可以通過聊天、聽音樂、瑜伽、游戲、活動等方式,舒緩運動員的緊張情緒,放松心情,緩解壓力,促進運動員心理訓練效果的提升。
二、體操運動員的競賽心理控制策略
(一)賽前的心理狀態
運動員在賽前的心理狀態會直接影響其在比賽中的發揮,賽前狀態是體操運動員基于對競賽的認知而產生的心理狀態和情緒狀態,這些狀態不但會影響運動員的競賽心理,還會表現在運動員的身體機能中,如心跳、脈搏、血壓、血糖、呼吸等方面,觀察和測量這些數據,相對會了解運動員心理狀態,控制運動員現場發揮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2]。
(二)賽前心理控制
1.營造輕松、舒緩的氛圍
運動員在賽前的狀態對比賽中的發揮尤為重要,因此教練應重視為運動員打造良好的賽前氛圍,幫助運動員分析比賽形勢,安撫不安情緒,適當的激勵與合理的鼓勵,減少過度的刺激和渲染,增加運動員的心理負擔,通過隊內氣氛的營造幫助運動員放下壓力和包袱,以平常心面對比賽。
2.充足的準備
充足的準備工作是運動員在比賽中有條不紊的基礎,教練應幫助運動員全面分析比賽的情況,剖析運動員自身的比賽優勢和不足,分析對手情況,確定比賽策略,也可以通過提前適應場地,進行一些強度不高的賽前隊內測驗,觀看對手比賽視頻等方式幫助運動員更好的了解自己和對手,為體操競賽做好功課。
3.提升應變能力
體操比賽的過程是不可控的,隨時都有可能出現一些預料之外的情況,因此教練應注重運動員臨場應變能力的提升,尤其是針對一些在比賽中容易出現失誤的地方,可以通過模擬失誤情況進行動作調整,失誤后的動作連接技巧能訓練,幫助運動員提高在比賽中的應變能力,為運動員的現場競賽做好準備。
(三)賽中心理控制
1.呼吸調整法
如運動員在比賽時過度緊張,可能會出現呼吸困難、胸悶、甚至眩暈的情況,排除身體原因后,教練可以幫助運動員采取腹式呼吸的方法調整呼吸的速度和頻率,尤其是在上器械前,通過深呼吸調整,便于運動員以良好的狀態完成動作。
2.肌肉放松法
運動員在高度緊張的狀態下會出現肌肉僵硬的情況,容易引起動作失誤或變形,因此教練可以通過肌肉放松的方法幫助運動員通過肌肉的舒緩減輕心理壓力,放松僵硬的肌肉,從而幫助運動員更好的完成動作,減少失誤的發生。
3.自我暗示法
自我暗示法是一種非常有效的心理影響方法,通過有效的自我暗示,可以幫助運動員集中注意力,排除外界干擾,控制和調節情緒,從而通過心理影響身體機能,消除緊張情緒和身體反映,以便現場比賽的順利完成。
4.想象訓練法
想象訓練法也是運動員常用的進行心理控制的有效方法,運動員可以在上場前五分鐘進行想象訓練,在腦海中回憶比賽的完整動作,想象自己最佳的動作表現狀態,完整回憶整套動作的要領,通過想象訓練加深對競賽動作的印象,釋放心理壓力,增強信心,緩解賽前緊張狀態。
5.音樂調節法
音樂調節法可以通過音樂調節運動員的情緒,釋放運動員的壓力,放松緊張的精神,教練可以根據運動員的不同狀態幫助運動員選擇合適的音樂。如運動員過度興奮,呼吸急促,可以選擇如貝多芬的《月光奏鳴曲》、德彪西的《月光曲》等音樂;壓力過大,情緒低落,可以選擇貝多芬的《歡樂頌》、《獻給愛麗絲》等[3]。
(四)賽后心理控制與調整
不可否認,比賽的結果對運動員的心理影響是十分巨大且持久的,會直接影響下階段運動員的比賽和備戰狀態,因此賽后的心理調整工作極為重要。教練應幫助運動員客觀、平靜的看待比賽的結果,樹立正確的勝負觀念,鼓勵和引導運動員以積極長遠的眼光看待一次比賽的結果,放下心理壓力,以全新的狀態進入下階段的訓練當中。此外,教練應注重在賽后幫助運動員舒緩情緒,不要比賽一結束立刻要求運動員恢復狀態開始訓練,更不要對比賽結果過度渲染或評價,保持平穩心態,幫助運動員順利度過賽后的調整期。
參考文獻:
[1]王瑜.論體操運動員心理訓練及競賽心理控制[J].四川體育科學,2017,36(03):49-52.
[2]王瑜.論體操運動員心理訓練及競賽心理控制[J].四川體育科學,2017,36(3):56-59.
[3]吳漢一,竇月盈.高水平體操運動員運動損傷心理致因的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1):202-205+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