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志祥
摘要:情感教育是初中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本文分析情感教育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的作用,探究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滲透策略。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語文;情感教育
一、情感教育在語文教學中的作用
新課程改革強調,語文課堂教學不僅需要培養學生的知識技能,更需要培養學生的情感。情感教育也是學生知識學習和能力提升之問的融合劑。因此,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中倡導情感教育就顯得尤為重要,語文教學中需要積極關注學生的個性需求和學習后的情感體驗,實現初中語文教學對學生的人文關懷。
二、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現狀
一是重于應試能力訓練,忽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從倡導素質教育到新課程改革,人們都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認識到在課程教學中滲透隋感教育的作用。但由于我們的教育體制還沒有走出應試的窠臼,考試是至今最有效的評價方式之一,初中語文教育形式還是以應試為主,教師教學注重學生應試能力的訓練,卻忽視了學生的情感體驗,因此,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內容較為貧乏。
二是教師重視知識講授,忽視師生的情感交流。同樣,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初中語文教師的教學方法大多數是陳舊的,創新意識不強,改革決心不強,課堂教學依然以知識講授為主,導致學生、教師都常常忽略了在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語文課堂教學中,很多教師以灌輸式為主,一部分進行教學方法創新的教師也往往以對學生學習能力的培養為主,而忽略了與學生的情感交流。
三、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策略探究
一是正確認識課堂隋感教育,充分發掘情感作用。當下,初中升學還是以考試為準,語文考試成績和其他學科一樣,決定著學生能否升入重點中學,決定著學生未來的前景,所以,語文教師的責任在于為學生的未來負責。而且初中學科較多,沒有時間進行專門的情感教育。針對這種教育誤區,我認為,首先要更新認識,盡快走出應試教育陰影。語文教師要充分認識到,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并不影響提升學生的語文能力,且語文教學中滲透隋感教育,更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語文學習積極性,更有利于語文教學活動的開展。相反,毫無情感內容的語文課堂教學,也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不利于語文課堂教學的順利進行。
二是精心設計課堂教學環節,自然滲透情感內容。語文教學中滲透情感教育,不是生硬的情感灌輸,而是伴隨著課堂教學自然的滲透。以課堂導人為例,需要設置自然或新奇的問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引發學生積極的情感反應;課堂教學過程中,提問的技巧顯得較為重要,很多的無疑發問、無效發問只會引起學生的厭煩,而精心設計的問題能引發學生主動去思考,有一石激起千層浪的效果,課堂氛圍往往因為一個問題而活躍起來。課堂提問的過程就是師生隋感、人與教材內容之間情感交流的過程,也是輔助學生理解教材內容、提升學生理解和表達能力的過程。
三是營造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激發學生的表達意識。學習需要在輕松喻快的課堂氛圍中進行,輕松的課堂教學氛圍也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學生能夠積極思考,主動發言,課堂教學中就會激發出創新的思維火花。隨著學生探索意識的激發,學生自然就走進了作品之中,學生不再是被動的閱讀者,而自然成為課堂上的主人。以教學《背影》為例,作者說:“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可以輕松自然地設置問題:有沒有經常想起來某一個人的背影?想起來的時候內心是什么樣的感受呢?學生立刻七嘴八舌地說起自己不能忘記的背影,說起自己內心的情感,課堂氣氛顯得非常活躍,每個學生都激動地表達,實現了教學內容和學生之間的情感交流,幫助學生更深入地理解作品內容,提升了學生的表達能力,豐富了學生的情感世界。
(責編:張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