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冠楠
摘要:港口工程具有建設周期長、工程量大的特點,在建設過程中往往對生態環境產生不同的影響。為了將環保理念融入水運疏浚工程中,需要進一步加強施工技術和工藝的研究,結合工程建設的特點和要求,明確其對環境的影響,采取有效措施降低影響,在保證施工質量的基礎上滿足環保要求。
關鍵詞:港口;航道工程;施工;生態影響
1港口與航道發展現狀
科技和經濟在今天不斷發展,進而促進了港口航道持續深入建設,激發了市場實際需求,促進市場穩步健康有序發展。作為當前重要的交通樞紐——港口,在經濟的發展下,逐漸日趨成熟,港口停靠船舶數目持續遞增。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變化發展和港口發展密切融合,以人為中介,逐漸對航道港口實施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因為各方因素介入對生態環境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而,在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同時,我們也需要關注港口航道施工時可能對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
2港口與航道在施工過程中對生態環境的影響
2.1對河道環境的影響
在航道建設過程中,通常涉及水下拋石處理、拋透水框架等。因此,水下建筑的形成將導致水環境的變化,導致水下區域生物的消失。因此,建設將對河岸的大環境產生影響,導致河岸襯砌硬化,水體與土壤的關系分離,導致水體中的生物、微生物和土地無法相互接觸,從而造成生態環境惡化。此外,河流的自然凈化能力也會下降。工程開工后,河床地形也會發生變化。例如,下沉或拋石后,河床會變得粗糙,從而形成水下障礙物,在當地水域形成人工礁效應,導致一些魚類和藻類無法在這種環境中生存。
2.2對水中浮游生物的影響
隨著港口和水道的建設,拋石和沉積會擾亂施工區域的水體,導致水中懸浮固體濃度在短時間內急劇上升,導致一些浮游生物因水質惡化而死亡。根據相關研究,水中的懸浮物會堵塞浮游生物的食物過濾通道和消化系統管道,造成浮游生物在飲食過程中的內部系統紊亂,導致浮游生物死亡。
2.3港口與船道施工對底棲生物的影響
長期生活在沉積物、巖石或其他水下物體中的動物是底棲動物。水體中底棲動物的種類和數量與底棲雜食魚類的生長密切相關。施工期間水道對底棲生物的影響非常大。由于項目建設過程中底棲生物的生活環境發生了變化,底棲生物的數量、種類和分布都會受到影響,特別是在拋擲過程中,底棲生物會隨著挖掘出的底泥被人工從疏浚區轉移到深海區,從而減少底棲生物的數量。由于原始生態的破壞,在生長過程中無法迅速達到平衡。
3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態保護措施
3.1妥善安排施工時間
進行施工時,作為施工隊要選取正確的時間,盡量杜絕漁汛、洄游時期等等。大多數疏浚工作和水工建筑工程需要在年尾進行施工,若在規定區域范圍內發現珍稀動物需要暫停作業并上報給上級部門;若動物發生傷亡,則需要妥善進行處置,最大限度上降低對環境的影響。
3.2合理選址施工場地
在工程征地范圍內,選取劣質土地作為施工現場和施工營地,避免住宅區河道等對環境較為敏感的區域。在施工時,應選取有便道的道路。
3.3對港口航道水下的污泥處理
對處理港口航道水下的污泥及其它的污染物要采用科學的處理辦法,這樣最大程度保證在港口航道疏浚作業下對污染物的處理方法達到最好。其次就是在疏浚的過程中,要加大對水下的污染物排除后的污染物堆積面積和對處理過后的污染物延長它的沉積時間,并且在污染物的堆積出要增加它的橫向面積,這樣做以便在施工的時候對排除的余水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掌控。另外,在處理好污染物的時候,要對所處理的港口航道的水域進行標識,這樣可以避免二次處理。同時在清理淤泥時,要徹底的去除所已經被污染的水域,將沒有被污染的水域要科學的保護起來,避免對無污染水域造成污染。所以在清理污泥的時候,要采用科學有效的處理方法才可以最大限度的保證港口航道能夠安全的駛出港口,而且還要在處理污泥及沉淀物的同時要注重對生態環境的保護。
3.4吹填區淤泥處理的技術方案指導
絞吸式挖泥船吸入、提升并輸送至水力填筑區的泥水用于降低溢流口懸浮物的濃度,因此盡管水力填筑區內殘留有大量泥沙,但泥沙不會隨尾水回流至海域。雖然二次泥水在圍堰中的流動路徑延長,但泥水在回填區域的停留時間盡可能延長。同時,溢流口處設有擋沙網。為了加快吹填淤泥的絮凝速度,減少體積,應考慮水力充填工藝,并添加絮凝劑以加速淤泥的凝結。短期內將形成具有一定承載力的場地。清淤工程的具體方法包括絮凝劑添加設施、淤泥處理設施和絮凝劑,應在當地和海洋環境保護部門批準的技術方案的指導下進行。
3.5積極實施生態補償與修復
在水域內施工,要將其生態環境損失控制在合理的范圍內,但不可否認的是,實際施工作業時,難免會對施工區域內的生態環境產生破壞。對此,施工人員不僅要緩解施工建設時的破壞影響,還要及時對其做好完善修復工作。首先,施工人員可以適當增殖放流,在水體內部投放各類的魚類資源幼體,借助此類方式有效對魚類種群、數量進行恢復,進而對水域區域結構目標進行優化升級;其次,施工人員可以在實施項目區域內部種植樹木,以此來有效緩解生態問題,減少實際施工區域發生水土流失、滑坡等現象。
3.6加強環保宣傳
在進行港口航道施工建設時,作為項目建設施工管理人員,在強化工程項目建設時,應該加強對環保的宣傳和實施力度。首先,需要對企業內部施工人員進行生態環境知識教育,組織其學習生態環境、野生動物保護等知識;其次,作為港口航道施工人員,可以借助會議、宣傳、板報等各項形式,對實施項目工程的企業內部人員傳遞野生動物以及生態保護等相關概念,確保企業內部員工有正確的生態環保意識。
4結語
綜上所述,在進行港口航道施工建設時要減少對實際生態環境產生的影響。作為港口航道施工項目企業,需要努力提升施工管理技術和辦法,及時對其項目進行備案,搭建更加系統專業的項目管理實施方案、制定專業應急處理建設措施;進行施工管理建設時,需要妥善分析港口航道建設過程可能發生的各類事故,制定較為科學的備選方案以及對應的補償措施,確保實際生態環境、經濟發展能有效進行融合發展,確保港口航道工程施工順利,切實改善實際生態環境,以便為今后建設港口航道建設實施提供各項數據支持。
參考文獻:
[1]季峰.淺議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J].建材與裝飾,2018(43):259-260.
[2]楊玲,胡晨.港口與航道工程施工的生態影響及對策[J].珠江水運,2018(19):9192.
(作者單位:盤錦港集團有限公司建設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