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穎慧
摘 要:基于我國經濟發展的需求,我國工農業也隨之快速地發展。與此同時,生態環境的污染也隨之加深,人們的生活環境也遭到了破壞。尤其是水資源的污染特別嚴重!在加上我國水資源本來就很緊缺,所以對水資源的保護以及對水質的測試迫在眉睫。由于受到自然環境因素的影響和技術水平的限制,對水質的檢測也必然會存在一定的缺陷,所以對水質試驗結果的可信度進行分許也就變得尤為重要!
關鍵詞:水質檢測;可信度;分析
環境的好壞與水質的優劣有很大的關系,環境周圍水質的變化會惡化我們的生存環境。在現代化工業迅速發展的今天,我國對水質檢測的結果越來越重視,但其檢測結果是否可信卻也是一直存在爭議的問題。為提高我們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可以根據標準和有關控制目標,對檢測數據結果進行統計與分析,可以判斷當前水環境質量狀況處于哪個級別,進而提出建設性的意見。我們不是簡單地確定某個孤立數據是否超標,而是通過這些數據結果的解釋來確定各項污染物的權重、各地區之間的環境詫異和目前主要的環境問題等。
1.水質試驗結果可信度分析的意義
1.1從科學嚴謹的角度
科學的所有研究成果都是基于人類的生產和生活對它的需求,都是服務于人類。但是,科學的研究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就目前的科學技術水平而言,不可能做每一項有關科學技術測試都能準確無誤,都有必要逐步完善,認真負責地做好每一步。所以,從科學嚴謹的角度來講,對水質試驗結果可信度進行分析,有利于提高科學技術的純度,發揚嚴謹的科研精神和認真負責的科學態度。
1.2從水質安全和水資源的保護角度
我國的水資源存在稀缺且分布不均的狀況,而且由于產業結構的特征造成農業和工業用水的嚴重浪費的現象,再加之我國地域的因素,同一流域的不同地區之間水資源分配欠佳,在所有產業中,農業的水資源生產力是最低的,造成中國水資源生產效率低。除此之外,大面積的水污染加劇了我國的水稀缺。水資源緊缺是有多方面引起的,有自然的因素和人為的因素。但是就目前得情況來看,人類的活動已經成為主要的影響因素。在不能改變自然水資源的情況下,除了合理利用水資源以外,對水資源質量合理的把控和對水質的測試也變得相當重要,水質試驗結果可信度分析作為對水資源質量的進一步把關,也就變得尤為重要了!
1.3從人類生產生活安全的角度
人類的每一項生產活動和日常生活都離不開水,水資源的質量直接關系到人類的生活質量以及生產質量,關系著人類生命和財產的安全。對水資源質量的合理把控以及對水資源的保護不僅是對生態,對大自然的負責,也是對人類自身安全的負責。因此,對水質試驗結果可信度的分析是一項重要而且必不可少的研究。
2.水質檢測結果的可信度分析
2.1對水質檢測結果的穩定性分析
由于水的流動性非常強,其對水質檢測結果的穩定性影響非常大,因此提高水質測量結果的穩定性至關重要。經過研究得出,檢測水質是可以通過對采樣時間、采樣頻率及水體監測點的穩定布設進行統一管理,進而提高水質檢測結果的穩定性,增加其可信度。
對采樣時間和采樣頻率的管理主要是指執行有規律的水樣采集,即每年應在奉水期和枯水期分別采樣測定,有條件的地方也可以按地區特點分四季采樣。而那些已經建立了長期觀測點的地方則可按月進行水質監測。從采樣頻率上看,通常每一個采樣期至少采樣監測1次。專門針對飲用水源監測時,就要提高水質監測的頻率,做到每一個采樣期采樣監測兩次,其間隔至少10天。對發現有異常情況時,更應當適當增加采樣監測次數。另外在進行水質檢測時必須要用科學先進的方法,除了傳統的對水質監測的方法外,要保證水質監測結果的穩定性還必須借助專業的監測儀器。這類儀器的兩個最主要的特性,一是測量的數據準確、可靠,能夠實現快速檢測,為工作人員節省了大量取樣、化驗的時間,通過儀器的存儲功能,可第一時間記錄水質檢測數據,提高了水質監測的工作效率。二是電極的穩定性決定了測量數據的準確,同時,用儀器監測無需繁瑣的準備,不同于傳統監測中必須的配制試劑、更換試紙等步驟,不僅簡化了監測的操作程序,也保證了水質監測數據的可靠性。
2.2對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分析
提高水質檢測的準確性措施有很多,主要是通過對水體監測點的穩定布設及合理設置監測點等方法提高水質檢測結果的準確性。通常我們通過污染源判斷水質監測點。在對水體進行監測時,應結合環境水文地質條件、地下水開采情況考慮污染物的分布和擴散形式,以及區域水化學特征等因素來確定監測點。例如滲坑、滲井等污染物在含水層滲透性較大的地區易造成條帶狀污染,在缺乏衛生設施的居民區尤其嚴重,這時候的水質檢測點不但要設在水流的垂直方向上還應該在水流的平行方向上也設置檢測點。這樣就能夠防止污染物在兩個方向上的擴散程度。對與滲透度比較小的蓄水層及滲井、滲坑等地區我們的檢測點應該設置在距離他們比較近的地方,這樣就不容易造成污染。這就是根據污染源的物理位置來進行水質檢測點的選擇。
3.結語
水是生命的源泉,地球上之所以能夠有人類的生存,很大程度上是取決于地球上有人類賴以生存的水資源。對水資源的保護就是對人類自身的保護,對水資源的負責就是對人類自身的負責。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工農業也在不斷進步,與此同時,對水資源的破壞也越來越嚴重。為了生態的和諧與穩定,為了人類生命的延續,對水資源的保護迫在眉睫,對水資源質量的把控尤為重要,對水質試驗結果可信度分析必不可少!
參考文獻
[1]周賽軍,鄧仁健,任伯幟,基于三角模糊技術水質試驗結果可信度分析[J].2010(3).
[2]畢開領.淺議水資源緊缺問題及治理措施[J].2010(3).
[3]姜雙林.可持續的水質管理政策[M].政法大學出版社,2010,9.
[4]姜雙林.可持續的水質管理政策-交易的作用[M].政法大學出版社,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