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莉


“最美的知識在路上”,我校秉承這一教育理念,實施以“學習+實踐”“愛心+奉獻”為特色的“雙+”實踐育人舉措,立足社會實踐、志愿服務兩個領域,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修身立德,在親身體驗中培養愛國情懷。
“學習+實踐”一知行合一,社會實踐培養晶寶家國情懷
學校把社會實踐作為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途徑,堅持以黨的教育方針為指引,遵循教育和認知規律,依托學校、家庭、社會等資源,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體驗,促進發展,樹立自信,培養習慣,形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經過探索與實踐,我們推出了“三層聯動實踐促成長”模式,即“水晶集體實踐”“晶寶班行走的課堂”“晶寶看世界”。
每學期根據年級特點整合社會資源,尋英雄足跡,立傳承志向;尋找春天、品味秋收;感受人文,看家鄉變化……不斷豐富和拓展學生集體社會實踐內容。
為讓實踐活動更符合“生情”,我們研究制定了晶寶班行走課堂“四篇”,即歷史篇、體驗篇、文化篇、知識篇。三條石博物館,看鑄鐵業發展;耳閘,看天津的第一座水利工程;城市發展規劃館,看天津輝煌繁榮的歷史、科學發展的今天;“地鐵行”協助安檢、協助購票、引導入閘;“銀行行”體驗大堂咨詢人員工作、學用白助機存取款、辦理柜臺業務;“消防支隊行”參觀內務、觀看訓練;“天津特警警犬大隊行”參觀基地展覽館、觀看警犬表演,聆聽警犬事跡;“大學校園行”,參觀校園、走進創客教室……一次次親身經歷,一次次近距離接觸,讓學生增長技能,樹立堅定的理想信念。
“晶寶看世界”旨在鼓勵學生利用節假日,結合O身的興趣優勢、技能特長,按就近就便原則,積極開展自主社會實踐活動。為此,學校發起了“六個一”社會實踐倡議——開展一次主題調研,走訪一位身邊榜樣,學習一門勞動技能,閱讀一本好書,參觀一處文化歷史景點,參加一次志愿服務。我們用身邊的人、身邊的文化浸潤人、教育人,讓學生習得知識,提升能力。
“愛心+奉獻”——向上向善,志愿服務激發晶寶責任擔當
我校把志愿服務作為加強和改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載體,以“奉獻、友愛、互助、進步”志愿服務精神為引領,成立了學生、教師、家長三支志愿服務隊。晶寶志愿者以“三進三送”為志愿服務行動,進社區、進敬老院、進基地,送愛心、送文化、送節目,在用“愛心和行動”奉獻社會的過程中激發責任意識和使命擔當;教師志愿者走進社區維護治安、為幼小銜接的家長指點迷津;家長志愿者送知識進校園,法治小課堂、校園欺凌防犯、金融知識、地鐵知識、防火知識……傳遞愛心,傳遞文明,傳遞責任。
我校始終堅持以人為本,實踐育人,全面育人,全程育人,全員育人,立足核心素養的培養,挖掘潛能,助力每一個晶寶的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