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萌霞
摘要:在全球化背景下,英語能力成了衡量現代化人才的重要指標。英語作為小學課程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促進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具有關鍵作用。然而,由于英語文化和漢語文化存在本質區別,因此很多學生在學習中會遇到較大的困難。教師應該轉變教學觀念與手段,促進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增強學生的英語綜合素養,滿足學生的全面發展需求。本文將對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策略進行深入分析,為同行的教學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策略
教學計劃的實施,以課堂作為主要陣地,如何實現課堂的逐步優化,成了當前教學工作面臨的主要問題。素質教育對教師的個人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小學生正處于認知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學習新語言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同時,長期處于漢語文化環境,也給學生學習帶來較大的難度。教師應致力于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增強師生瓦動交流,從而實現高效化課堂的構建。這不僅是當前教育改革的主要方向和目標,而且是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關鍵途徑。在實際教學工作當中,教師需要遵循實事求是原則,對當前教學模式進行創新與改革,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
一、激發學習興趣
小學生只有通過興趣的激發,才能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為教學工作的順利實施奠定基礎。教師應該對小學英語教材進行重新整合,通過有效的導入措施,使學生快速進入學習狀態。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使學生能夠在學習中感受到快樂,寓教于樂。教師應該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方式,給學生的學習帶來不同的新鮮感,這也是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關鍵途徑。小學生天性好動,教師應該為其創設類型豐富的課堂活動,以使其融合理論知識與實踐,增強參與課堂交流的積極性。角色扮演、朗誦比賽、小組討論和辯論賽等,是當前小學英語教學經常采用的活動形式。
二、樹立學習信心
小學生往往由于畏難情緒,不敢張口說英語,限制了學生學習效率的提升。為此,教師應該幫助學生樹立英語學習的自信心,使其能夠在學習中獲得成就感和持續的動力。首先,教師應該促進和諧師生關系的構建。教師應該轉變對學生的態度,改變傳統教學模式下權威者的形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以親和的態度進行引導,避免對學生進行呵斥與指責。教師還應該公平對待每一個學生,使其能夠感受到教師的關愛。其次,應該建立良好的評價體系,多對學生進行鼓勵和表揚,使其體會到英語學習的快樂。提升評價模式的全面性,善于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提升小學英語課堂教學效率。
三、提升教師素質
教師應該樹立終身學習理念,不斷提升專業素養,為構建高效化教學課堂奠定基礎。教師應該為學生做出良好的榜樣,督促學生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教師是小學生模仿的對象,一舉一動都會對學生產生深遠影響。在教學當中,應該以趣味性的課堂語言引導學生學習,同時創設開放性和多樣性的活動,實現對課堂的逐步優化。在信息化時代,小學英語教學也應該加強信息化建設。教師應該主動學習先進的網絡信息技術,在網絡當中搜索和整合英語教學資源,應用于課堂教學當中。對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類匯總,并在長期的教學實踐當中逐步解決。
四、結語
提升小學英語教學效率,能夠為學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實現教學資源的優化配置。在教學實踐當中,教師應該通過幫助學生樹立學習信心、激發學習興趣的方式,促進教學效率的提升。此外,還應該不斷增強自身素養,順應教學改革的實際要求,提升英語教學工作水平。
(責編 唐琳娜)
參考文獻:
[1]鄧瓊潔.提高小學英語教學效率的策略[J].江西教育,2019(18).
[2]史麗.小學英語課堂如何提高教學效率[J].教書育人,20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