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小霞
摘要:在有效的研究青少年曲棍球訓練的心理特點過程,要重視結合運動員實際,有針對性的采取更加完善的訓練對策,以提高心理素質,進一步為青少年曲棍球運動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關鍵詞:青少年;曲棍球;心理特點
新時期,為了提高青少年曲棍球運動水平,要抓住其訓練過程的心理特點,積極做好訓練工作,以促使青少年曲棍球訓練水平不斷提高。
一、青少年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正處于青春期的青少年在生理和心理較兒童階段都有了很大的變化,與此同時,由于其各方面發育尚不完善,因此與成人有大為不同。因此,為使青少年運動員在比賽中保持良好狀態,所制定的訓練計劃應當與其心理和生理狀態相適應。相對來說,我國獨生子女的心理承受能力與抗挫能力較差,因此其在體育比賽中難以長時間保持正常狀態。此外,由于青少年還處于身體發育階段,因此其骨密度低、軟骨發達且韌性高,因此在骨損傷后能很快恢復。
在青少年群體中,通常女性的肌肉會較男性早2-3年發育,同時在18歲以前,女性運動員長高的趨勢更為明顯,而在此之后則顯著降低;男性運動員在20歲之前肌肉發育、身體增高速度均較快。此外,青少年骨骼組成成分與成年人也有所不同——骨骼中無機鹽、脂肪、蛋白質含量較少,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的水分,因此其耐性差、易疲憊。但是,青少年的柔韌性較成年人高,這種柔韌性會隨著年齡增長而不斷降低。與此同時,由于青少年的循環系統和呼吸系統發育尚不完善,因此在運動過程中容易出現缺血、心率加快、呼吸疲勞等現象。
二、曲棍球體能訓練方法分析
(一)耐力素質訓練
由于曲棍球運動的區域較大,因此,若想在比賽中獲得更多的拿球和射門機會,就需要運動員在較大的場地內不斷進行奔跑和拼搶。這就要求運動員必須具備一定的長跑耐力素質。通常狀況下,曲棍球運動中運動員的機體功能主要依賴糖酵解,即細胞的無氧呼吸,與此同時部分糖類能夠完全代謝,即有氧呼吸與無氧呼吸相結合。因此,應當重視運動員的無氧運動耐力訓練,才能實現耐力素質訓練的最佳結果。
(二)力量鍛煉
由于青少年具有特殊的心理特點,因此在對其進行曲棍球力量鍛煉的過程中,應當采取與其心理特點相適應的訓練方式。
1.臥推
臥推是一種基于青少年特殊心理特點的、提升胸部外側肌群力量的訓練。具體做法是讓運動員仰臥于臥推架上,兩腳平放在地面,雙手之間大約有一肩半的距離,并緊握杠鈴桿。首先,杠鈴桿應當下降至乳頭以下,隨后運動員挺胸伸肘,用雙臂力量將杠鈴垂直推起,同時頭部和髖部應當保持于臥推架平面。在呼吸調節方面,應當在雙臂伸直時呼氣,在雙臂屈曲時吸氣,并反復進行。
2.雙臂坐拉引
雙臂坐拉引是一種基于青少年心理特點的、目的是提升軀干兩旁上部和上背部肌群的力量的訓練方式。具體做法是運動員取坐姿,兩只腳頂住固定物體,同時雙手握緊扶手,身體前傾且不能隨意擺動。隨后,雙臂將扶手向胸部兩側拉伸,并反復練習。
三、速度素質培訓
專項速度素質也是曲棍球比賽中運動員的必備素質。由于起動、停球、傳球、擊球、轉身以及倒地等多種動作都需要運動員在跑步的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專項速度素質。與此同時,運動員還必須具備一定的靈活性。這種靈活性主要體現在速度和方向的變化方面。運動員個人的反應速度、動作速度以及位移速度等都能夠影響運動員的速度水平。除此之外,曲棍球本身體積較小、球體較實,因此運動員應當具備更高的速度素質。速度素質包括一般速度素質和專項速度素質。
在訓練青少年曲棍球過程中,教練員應當充分尊重青少年的特殊心理特點,關注其反應速度、動作速度與位移速度。這三個方面的訓練有助于青少年運動員更迅速地適應曲棍球專項速度訓練模式。例如,在訓練與動員的反應速度時,教練員可以采取“搶球小游戲”等符合青少年心理特點的、具有一定趣味性的訓練方式。
四、讓青少年在曲棍球練習中獲得一定的歸屬感
作為一項團體性運動,曲棍球運動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青少年隊員的團隊意識。這就要求青少年運動員樹立以集體榮譽為榮的意識,盡到自己應盡的責任,共同為團隊的成功貢獻一分力量。這是一種以團隊的成績為基礎的歸屬感。因此,青少年曲棍球教練員應當結合這一時期運動員的心理特點,在訓練過程中采取一定的獎懲措施,充分照顧到青少年好勝心強、渴望表現自己的心理特點,讓獎懲措施成為促進青少年運動員拼搏努力的源動力。與此同時,教練還應當充分利用榜樣效應,讓每個團隊在比賽中表現最優異的隊員作為其他隊員的榜樣,使其奉獻和拼搏精神感染其他隊員,從而實現團隊整體精神面貌的提升。
五、激發青少年在曲棍球訓練中的興趣
學習者是否具有探索和鉆研的興趣,直接影響到其能否迅速接納新事物。而曲棍球訓練也是如此。作為一種新型的體育運動項目,青少年能夠依靠自身的興趣驅使,主動參與到運動中去。這種以興趣為導向的體育運動愛好選擇有助于青少年在訓練中完成大難度練習動作。與此同時,由于當今我國的青少年普遍難以接受高強度訓練,導致其身體素質明顯低于日本、美國等發達國家的同齡人。因此,曲棍球訓練承載著提升我國青少年身體素質的重任,這更要求激發青少年的曲棍球運動興趣,使其在積極性的驅使下,主動投入到體育運動中去,從而能起到比教練苦口婆心強調更好的運動效果。
六、結束語
總之,結合以上研究,總結了青少年曲棍球訓練的心理特點,提出了相關的訓練對策,希望分析能夠為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日后發展奠定良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李忠元.青少年曲棍球運動員靈敏素質及其訓練方法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30):31-32.
[2]郭旭東.青少年女子曲棍球運動員意志品質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5,5(1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