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秀花
摘要:中長跑對運動員的速度和耐力都有極高的要求,而運動員因為經常中長跑,其呼吸系統以及心臟系統免疫能力都較好。對于一些慢性病能夠有效預防,同時也可以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可是,大部分運動員的成績在一定水平之后都會出現瓶頸期,需要專業的人員對其進行中長跑專項訓練,才能夠獲得提高。在此基礎上,本文探討了提高中長跑的訓練方法。
關鍵詞:中長跑;運動員;專項素質;訓練
目前,我國致力于中長跑專項素質訓練方法的創新,因為運動員的先天優勢能使其比一般人更加善于進行中長跑的運動,可是如果想在中長跑運動的競賽場上獲得更多成績,或是對個人職業運動生涯有進一步的提高,就需要進行更加專業合理的素質訓練。中長跑運動員需要以速度為主要任務,改進傳統訓練方法,培養中長跑運動能力。不僅如此,還需要提高自身耐力和心臟等器官的負荷能力。
一、速度訓練
(一)反應速度
雖然中長跑的速度并不是最重要的,但一旦中長跑運動員的職業生涯出現瓶頸,他們必須使用速度訓練才能取得很多的突破。根據實際情況可以知道,使用重復法可以有效的讓中長跑運動員的反應速度提高,也就是對運動員傳遞重復并且突然的刺激,運動員立即對視覺和聽覺立即作出反應,因此騎車訓練可以有效地提高運動員的反應速度。
(二)動作速度
行動速度一般情況下,通常表示運動員的身體,為某些單一或連續動作,所完成的時間長度。提高中長跑運動員的速度,需要從他們的能量供應系統,所需的時間進行訓練。有必要根據不同運動員,結合實際需要,改進運動項目,來定制訓練時間的長短。
二、專項素質訓練
中長跑運動員需要具有,高耐乳酸性。而這些能力,能夠直接影響其成績,所以,在進行訓練的時候,對運動員,有氧無氧的訓練,是需要重視起來的。中長跑運動,所包含的項目,有很大的差異,而項目中的,有氧和無氧,所需要的訓練,也有很大不同,距離越長,進行有氧訓練,就越重要。在開展這方面訓練時,還需要明確另一個概念——“無氧閾速度”,中長跑運動員的血乳酸值,約為4mmol/L的速度,可定義為“無氧閾速度”。由于運動員的身體狀況不同,這個速度值,會發生變化。快慢跑的長短,以及持續時間,由運動員的訓練水平,以及特定階段內的訓練任務來決定。科學開展訓練,對提高運動員的有氧能力,能夠產生積極的作用,因此教練員在日常工作訓練過程中,要提高對于上述問題的關注度。
三、對傳統的訓練方法進行優化改革
(一)把握中長跑運動項目的根本屬性
目前,大部分的中長跑比賽,已經不僅是單純的耐力比賽,很多運動員,在競賽中的表現,讓教練們對于速度,也重視了起來。比賽期間,大部分運動員,在高速運行期間,完成了中長跑項目。因此,在訓練時,教練需要結合具體人員的耐力,和速度進行訓練。教練需要大量訓練學生,保持速度的水平,并且,結合一些恢復手段,讓運動員,能夠在短時間內,恢復運動狀態。同時,要掌握中長跑的基本屬性,才能有效發揮中長跑運動員的訓練效果。而這一環節的訓練,需要間隙的超負荷訓練。可以使用估計分數,或計算平均速度來獲得結果。教練需要為運動員,進行短到長的分區練習,以便運動員在保持速度的同時,在競爭中取得更高的成績。
(二)提高競技狀態的培養以及戰術訓練
中長跑項目有其自身的特殊性,運動員的競技狀態,對其在比賽中具體情況,有著很重要的影響。因此,中長跑運動員,在實施訓練過程中,需要更多的動力。因此,教練在大周期訓練的時候,也需要結合小周期進行訓練,根據運動員對手的特征,對運動員量身打造出,更加符合其實際情況的,作戰方案。這將有效地使運動員取得成果。而這一環節的訓練,需要運動員對自身速度,和耐力結合進行訓練,并且用高負荷,來彌補運動員連續負荷的不足。教練要根據實際情況,來制定相關的訓練計劃,對于運動員不同的時期,要有不同的計劃進行,使運動員每天都要完成當天的運動訓練內容以及負荷。
四、中長跑運動員專項素質訓練
(一)確定合理的運動負荷以及運動
最初,訓練的運動員,傾向于使用更高的訓練方式,來訓練他們的核心肌肉群。雖然這樣的方法,能在一定情況下,快速的提高運動員的肌肉情況,但是,很容易讓運動員肌肉,過于疲勞,存在肌肉拉傷的問題,因此這種做法,往往會產生不良影響。運動員必須謹慎訓練他們的核心肌肉群,并符合科學合理的規則。由小到多,使肌肉有一個適應的過程,這樣,才能夠有效的進行訓練。
(二)核心訓練次數以及組數的選擇與確定
在特殊合理性的有關培訓的情況下,運動員需要對訓練的具體措施有正確的理解。如果對于組數訓練過多,很容易使肌肉發聲過于疲勞的情況。在中長跑力量訓練過程中,還需要在合理的范圍內,控制基本訓練量。對于同一塊區域的肌肉群訓練,需要重復四組以上訓練動作,才能夠有效的全面的刺激肌肉纖維。一開始進行訓練的運動員,需要提升身體素質,在確定訓練次數,和組數的時候,需要根據一些合理的計劃進行,以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重視訓練。
五、結語
中長跑運動員的特殊素質訓練,在基礎的訓練中,可以有效提高他們的表現,因此教練,需要注意中長跑運動員的特殊素質訓練。對于傳統的訓練方法,教練有必要結合科學的方法,全面訓練運動員的速度和身體素質,這樣才能夠在科學的方法之下,以有效提高中長跑運動員的水平。
參考文獻:
[1]董振勇,王金霞,董澤華.青少年2000m障礙跑專項技術訓練的探索[J].運動,2016(01):23-25+53.
[2]李發勇.感悟人生重新認識中長跑體能訓練和恢復之我見——中長跑體能訓練的主要手段及恢復措施[J].田徑,2019(05):27-28.
[3]李棟.對中外男子中跑運動員專項素質特征的比較研究[J].肇慶學院學報,2010,31(05):64-67.
[4]王萬忠.對青少年中長跑運動員力量訓練的認識[J].教育教學論壇,2014(50):190-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