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敏貞
摘要:隨著社會經濟的發展和教育教學改革的落實,對學生綜合素質能力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不僅需要學生具有扎實的理論知識,更要求學生具備高尚的道德素質和健全的人格。因此,在初中班級管理工作中,班主任教師應充分利用班級管理這一平臺,對學生實施有效的德育,以有效地促進初中階段學生身心的健康發展和道德品質的提升。
關鍵詞:初中階段;班級管理;德育;優化策略
初中階段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展的關鍵時期,同時也是樹立正確人生觀、價值觀,塑造健全人格的重要階段。因此,對初中階段的學生進行全方位、多角度的德育是很有必要的。而班級是學生學習、生活的重要場所,同時也是學校管理的基本單位。因此,這就需要班主任教師在日常的班級管理過程中進行德育的滲透,在促進教學活動及班級管理工作順利開展的同時,使學生在潛移默化的過程中得到道德品質、思想意識的提升。
一、初中班級德育管理存在的問題分析
1.班級德育管理策略缺乏針對性、科學性。在具體的班級德育管理過程中,很多班主任教師無法對德育管理的策略進行正確的把握,從而出現德育“一刀切”、憑經驗進行德育管理的現象,使班級德育管理策略缺乏針對性和科學性.嚴重阻礙了班級德育管理有效性的提升。
2.班級德育管理方式單一,缺乏實效性。在新階段的初中班級德育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教師仍然采取灌輸、說教的單一方式,不注重德育實踐活動的開展。這就使初中階段的學生很容易對班級德育工作產生厭煩、逆反的心理。不僅不利于學生將德育理論知識與實踐活動進行結合,更不利于班主任教師班級管理工作的順利開展。
3.德育評價方式不科學,有待改進。由于現階段的德育評價方式主要以班主任教師的評價為主,科任教師的評價為輔,學生無法在德育評價過程中發揮主體地位,從而導致對學生德育發展的評價缺乏全面性、客觀性,不利于激發學生對德育教學活動的參與積極性和提升德育的有效性。
二、初中班級德育管理優化策略
1.以新型的教學管理理念為指導。班主任教師應對新型的教學管理理念進行積極的學習與貫徹,并在班級德育管理工作中進行切實的實施。首先,教師在德育工作中應貫徹“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一方面,教師應充分尊重學生的自主管理地位和獨立人格;另一方面,班主任教師還應充分了解學生的道德水平、性格特點、成長環境等方面的具體情況,從而有助于班主任教師開展具有針對性、人性化的德育管理策略,使每位學生的道德品質都能得到有效提升。其次,班主任還應注重與學生構建良好、和諧的師生關系,使學生在班主任教師的關懷、呵護中,對班主任教師產生信任與信賴,從而更加樂意向教師敞開心扉,使班主任教師能夠對學生進行更為有效、更具針對性的德育。
2.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素養。班主任教師作為與學生接觸最多的教師,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發揮著重要的組織、引導作用,同時也肩負著立德樹人、以德載人的教學職責。因此班主任教師應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修養,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發揮潛移默化的影響作用。首先,班主任教師應注重提升自身的道德理論知識,通過自主學習和參與培訓的方式,進行道德理論知識體系的更新,實現對班級德育策略的正確把握,從而提高班級德育的有效性。其次,班主任教師還應注重師德建設,使學生在班主任教師的日常班級管理工作中感受到其高尚的道德品質和人格魅力,從而樂意對班主任的班級管理工作,對班主任的工作給予積極的配合與支持。
3.開展多元化的班級德育活動。德育作為一種全人教育,與其他的學科教學相比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因此,德育只憑單純的課堂講解和道理說教是很難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的。這就需要班主任教師采取多元化的班級德育形式,以激發學生的參與積極性,提高班級德育的有效性。
首先,班主任教師應為學生營造濃厚的德育氛圍。通過在教室墻壁張貼或懸掛帶有德育因素的標語、名言,使學生在良好環境因素的影響下,潛移默化地得到道德品質的提升。其次,班主任教師還可以通過班會對學生進行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等具有主題性的德育。最后,班主任教師還應抓住各種教學契機,組織學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性德育教學活動。如教師可以利用重陽節的時機,組織學生到社區內的敬老院進行敬老愛老的德育活動,使學生在受到傳統孝文化傳承的過程中,形成敬老、愛老的道德意識。
4.注重家庭教育力量的聯動。家庭教育是學生接觸得最早,也最多的教育形式之一,良好的家庭教育對學生良好性格的形成及健全人格的塑造有著重要的影響作用。因此,在初中階段對學生進行班級德育工作的過程中,班主任教師應積極結合家庭教育的力量,使家庭教育能夠成為促進學生道德品質提升的重要助力。首先,班主任教師應加強與學生家長的溝通與交流,在向學生家長反饋學生德育發展情況的同時,幫助學生家長樹立正確的家庭德育觀念,使家長能在學生德育工作中發揮重要的引導、示范作用。其次,班主任教師還應激發學生家長參與學校德育工作的積極性,通過家長委員會、家長學校等機構、活動的成立與開展,使學生家長參與學校管理的活動,從而形成家校合力,共同促進學生道德品質的提升,促進學生身心的健康成長。
三、結語
總之,在初中階段的班級管理過程中對學生進行德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因此,教師應充分認識到現階段班級德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并對癥下藥,進行有針對性的改善與提升,以此實現學生道德品質的有效提升和身心健康的良好發展。
(責編吳娟)
參考文獻:
[1]白濤.班主任班級管理的智慧——中學生核心素養教育探索[J].新校園(中旬).2017(7).
[2]陳亞娟.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開展有效的德育工作[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7(5).
[3]劉瑩瑩.淺談初中班主任如何有效地開展班級德育工作[J].新課程學習(下).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