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翚
關鍵詞:幼兒啦啦操;運動特點;推廣
啦啦操是一種團隊運動,有著青春、活力和時尚等特點,各年齡段的人都可以參與。啦啦操運動的動作較多,風格也各異,人們能夠結合自身愛好選擇相應動作,在運動中逐步實現身體協調能力的提升。將啦啦操運動推廣到幼兒園中,不僅有利于鍛煉幼兒的身體,也迎合了幼兒活潑好動的特點,為幼兒身心健康發展打牢了基礎。
一、幼兒啦啦操的運動特點
啦啦操運動主要以口號、音樂等為襯托,利用標語、道具等表達方式,啦啦隊員則展示出各種有著較強感染性與鼓動性的動作形式,將健康向上、青春活力和積極進取的團隊精神呈現出來,從而達到調動現場觀眾情緒,支持本隊獲勝的目的。對幼兒啦啦操運動來說,重點反映在幼兒身體動作的主要發力方式上,通過瞬時加速等將啦啦操的力度感表現出來,整體上動作顯得干脆利落,有著清晰開始與完美結束,運動中幼兒身體控制精確,重心平穩,位置準確。
二、幼兒啦啦操的教學與推廣策略
(一)做好幼兒啦啦操宣傳工作
教育部門要為啦啦操運動進入幼兒園體育教學提供支持,發揮出行政力量在促進啦啦操普及中的作用。幼兒師范院校也需要增加啦啦操運動教學內容,為幼兒園輸送更多這方面的師資,為保證幼兒啦啦操教學與推廣的順利進行提供人才基礎[1]。此外在文化宣傳中要發揮出媒體的作用,對相關行政部門和幼兒園來說,都需要提高對啦啦操宣傳推廣的重視程度,并積極將電視、報刊和互聯網等新聞媒體利用起來,及時對啦啦操運動相關資訊與信息進行宣傳與播報。這樣才能保證幼兒啦啦操運動宣傳更具深度與廣度,確保更多人真正認識到啦啦操運動的功能與意義。
(二)創新幼兒啦啦操教學內容
在啦啦操教學中為促進幼兒協調能力的發展,教師要在教學內容與形式上進行轉變,要從幼兒的興趣特點出發,合理運用相應的教學方法與形式。如為了讓幼兒能夠保持姿勢平衡協調,可以在啦啦操教學中增加單腿站立、吸腿轉等訓練。此外,因為幼兒普遍沒有形成系統的自我管理模式,在面對新鮮事物時充滿了好奇,也有著好玩好動的特點,所以教師應該在教學手段上作出改進,確保幼兒能夠始終在啦啦操運動中保持高度注意力。教師可以結合幼兒特征,開展與體育游戲相結合的訓練內容,既讓幼兒接受了身體鍛煉,也從中收獲了運動的樂趣。
(三)積極爭取家長支持
幼兒啦啦操運動的推廣與開展,離不開家長的支持,讓他們在課外時間指導幼兒進行啦啦操訓練,讓幼兒可以堅持參與啦啦操運動,從中掌握必要的技巧與技能。只有增強家長的意識,才能促使他們也參與到幼兒啦啦操運動中,也為幼兒園與家長之間的溝通創造了良好條件,有利于全面掌握幼兒學習狀況。家長與幼兒一起學習啦啦操運動,能夠促使親子的感情加深,對此幼兒園需要組建家長群,將幼兒啦啦操運動相關文字、圖片和視頻進行上傳,便于家長對幼兒啦啦操運動有直觀與深入的理解。通過發揮出家校合力,能夠實現幼兒啦啦操教學活動的順利開展,進一步擴大其推廣與普及范圍,為幼兒生理與心理等發展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
(四)培養幼兒教師專業能力
為了保證幼兒啦啦操運動推廣工作的進一步開展,還要加強對教師的培訓教育,促使他們綜合素質不斷提升[2]。第一,要積極整合各師資培訓機構、教研部門和高校等教育力量,采取短期與長期相結合的培訓方式,讓幼兒教師掌握更多啦啦操技術與規則,為之后教學打牢基礎。第二,幼兒園之間也要加強聯系,采取網站、QQ群和微信群等方式加入各啦啦操團隊,便于相互之間加強學習與交流,分享幼兒啦啦操教學經驗。第三,注重自我學習。幼兒教師一般為配班上課,很少有時間參與交流和學習,對此要將網絡科技利用起來,采取觀看視頻、直播和回看的方式學習啦啦操運動相關知識。第四,加強對幼兒教師的科研知識培訓,促使其科研能力不斷提升,并嚴格實行科研隊伍獎勵制度,為幼兒教師專業成長打牢基礎。
三、結語
總之,啦啦操運動在促進幼兒全面發展上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是我國很多地方幼兒園啦啦操教學還處于起步階段,普及與推廣范圍不廣,力度不足。基于此我們要充分認識到幼兒啦啦操教學的重要性,在思想上引起高度重視,不僅要做好宣傳工作,也要完善啦啦操教學內容與形式,并培養更多高素質教師,才能保證幼兒啦啦操運動得到長久發展,在整體上促使幼兒身體素質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陳娜.啦啦操的美學特征及內涵[J].內江科技,2019,40(05):107-108.
[2]黃艷治.淺淡幼兒舞蹈啦啦操的創編[J].兒童發展研究,2015(03):53-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