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宏
關鍵詞: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數字化
中職學校主要以培養高素質的技能性人才為主要發展方向,受其特點影響,在師資力量以及管理方面相對于普通高校都相對薄弱,加之學生們的年齡普遍偏小,缺乏正確的學習方法,學習效率普遍不高,也缺乏體育鍛煉的興趣。因此學生體質下降趨勢嚴峻,轉變中職體育教學方法已經迫在眉睫。伴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中職體育教學也應創新發展方向。如今關于中職體育教學的研究大多集中于教學現狀、現存問題以及改革策略等方面,對于體育數字化方向發展的研究還處于理論探討階段。數字化體育教學模式與傳統教學模式不同,利用該方法可以很好的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探究中職體育數字化教學的轉變途徑對于培養中職學生的體育興趣、提高體育教學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一)研究對象
以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數字化轉變途徑為研究對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獻研究法
利用中國知網、維普數據庫、圖書館等方式查閱中職學校、數字化以及體育教學的相關文獻資料,整理總結得出結論。
2.邏輯分析法
對目前中職學校體育教學的現狀以及存在的問題進行探討,結合互聯網思維,通過與現代職業教育發展模式的融合,探討中職體育數字化轉變的途徑。
二、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方法現狀與問題
(一)教學模式傳統,教學方法單一
就目前來看,中職體育教學依然以“四段式”為主導,課堂當中,教師是課堂的主體,通過示范、分解教學法,將一些相對危險、難度較大的技術性動作刪減掉,之后進行教授,在教授過程中,往往將技術動作的重點、難點作為強調的重點。這種“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導致課堂十分“古板”,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學生自身潛能的發揮及個性化發展,不利于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主動性。
(二)體育課時較少,教學內容陳舊
與普通的高校不同,中職體育課程往往對于實踐課程更加重視,相比較之下,理論課的內容就安排都相對較少,這也決定了體育人文素養提升效果的有限。中職體育院校往往更重視技能的培養,體育課時安排過少,通常來說一周只有1-2節左右。與此同時,很多中職院校都沒有體育教材,教學內容陳舊、缺乏創新,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實際上,教材是展開體育教學活動的基礎,為提高中職體育教學質量,應當編寫一套與現代教學理念相適應的教材,不斷創新教材內容,給中職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鍛煉環境。
(三)中職體育教學資金短缺,體育設施不完善
與普通高校相比,中職學習體育教學所獲的資金支持相對較少,這便導致了體育用品的不足、場地缺乏、體育設施不完備,在這樣的鍛煉條件下,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很難得到滿足,體育課也大多淪為學生們放松的課程,越來越不受重視。在不斷的發展過程中逐漸形成惡性循環。
(四)體育教學不受重視,學生體育鍛煉意識淡薄
中職學校往往側重于對職業技能的培養,受應試教育影響,體育課程也沒有得到足夠的重視,學校方面往往忽視了體育對學生體質以及職業技能提升的影響,體育課時被嚴重壓縮、和占用,體育設施不完善,體育教師晉升通道窄等多方面原因最終導致了體育教學效果不佳,學生體育鍛煉興趣低,逐漸養成了散漫、隨意的課程態度,學生的身體素質得不到應有的鍛煉。
三、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數字化轉變途徑分析
(一)轉變體育教學觀念,強化終身體育理念
在互聯網發展背景下,體育教學模式、組織形式以及學習方法都發生的很大的變革,教師也由傳統的知識教育者逐漸向課堂的指導者轉變,學生從過去的被動接受逐漸轉化為主動探索。網絡的普及使得傳統的教育模式與學習模式都發生了巨大改變,體育教學已經不再局限于課堂與教材當中,師生之間通過角色互換,一改了傳統教學理念,通過數字化技術的應用為學生創設了更加多元化的學習環境,學生們不斷轉變學習模式,“自導自演”,將自己作為課堂的“主導者”。在這樣的學習過程中,學生們學習的主動性得到了培養,可以形成良好的終身學習意識,終身體育理念得到了應有的強化。
(二)拓展體育教學空間,創新數字化體育教學課程
傳統教學模式下,中職體育教育具有較大的局限性,但在“互聯網+”背景下,數字化的體育模式讓現代課堂更具彈性。數字化技術的應用讓現代體育教學更加智能化與信息化,課堂上老師可以利用電腦、投影儀、手機以及其他教學管理軟件,通過各類網絡資源,利用互聯網學習平臺提高學習效率。數字化的體育教學模式讓課程更加規范化,模塊化,組織實施更具意義。推動數字化體育課程模塊的開發與設計,應充分結合中職學生的特點,確保其具有一定的普遍適用性,應充分結合體育教師的能力、場地設施、教學環境等因素。在此基礎上還需要盡可能的做到“求同存異”,這是由于學生的運動水平、興趣需求以及運動心理所決定的??偠灾谶M行數字化體育課程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遵守“以人為本”的原則。
(三)加強數字化技術推廣,發展體驗式學習模式
推廣數字化體育課程,應堅持以體育教學目標為原則,立足于學生的實際狀況以及師資隊伍,構建一支專業的推廣與服務團隊,充分結合學校體育發狀況展開培訓,落實場地多元化與服務對象的公開性,突破教學限制,拓展課堂內容,利用現有條件,充分發揮出數字化教學的優勢,不斷提高體育教學質量。數字化輔助技術儼然成為了現代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該方法的應用比傳統教學模式下教師的講解示范更加直觀,并可以讓學生重復學習,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轉變教師角色,重視體育教師繼續教育培訓
數字化體育教學模式的應用,教師可以利用信息化技術讓課堂內容更加豐富飽滿,新型的教學手法讓教師百多了繁重復雜的工作,可以將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課程的研究與創新當中,有效提高教學質量。在此過程中,提高體育教師的信息化應用能力也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工作,應針對不同體育項目分等級、分類別的對教師進行培訓,培養出一批高能力教師,讓其負責做好傳接帶的作用。對中職體育教師進行數字化培訓的主要目的是更好的開展中職體育數字化教學,這樣不僅可以有效提高現代中職教師的教學能力,同時也有利于推動體育教學的發展,以更好的實現中職體育教學模式是轉變。
四、結論
綜上所述信息化背景下,傳統的體育教學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代學生的體育鍛煉需求,中職體育教學應充分利用好數字化體育教學模式,重視對學生鍛煉興趣的培養,促進體育教學改革與教學質量的發展,將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滿足學生創新能力與個性化的發展需求,為其構建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參考文獻:
[1]黃賢東,楊凱,聞明法.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數字化轉變途徑研究[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9,27(05):4+73.
[2]劉揚.“互聯網+”背景下中職學校體育教學方法研究[D].湖北工業大學,2017.
[3]柏林,馬傳志.數字化體育在高校體育專業教學中應用與對策研究[J].體育世界(學術版),2016(06):96-97.
[4]陳志凌,孫娟,高穎博.我國數字化體育教學發展路徑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29(04):99-105.
[5]孫萬寶,翟振平.中職學校體育課程“微視頻庫”的實驗性探索[J].運動,2014(05):121+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