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秀敏

摘 ?要:2017年《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新高考中的閱讀題型命題方向應側重考查學生的語用能力,且直接或間接考查其他核心素養如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應需而變,筆者以美國學者愛德加·戴爾“學習金字塔”為理論支撐,創建了“321新閱讀模式”在讀前、讀中、讀后引領學生做好不同的階段性活動,著力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尤其是綜合語用能力和思維品質,讓核心素養在閱讀課上落地生根。
關鍵詞:核心素養;英語活動觀;語用能力;思維品質
2017年《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明確指出:“新高考中的閱讀題型命題方向應側重考查學生的語用能力,且直接或間接考查其他核心素養如思維品質、文化品格和學習能力。”
一、應需而變的閱讀新思考
基于高考閱讀的新導向及學生的閱讀現狀,作為教師,我們必須要重新思考和定位英語閱讀教學的切入點和著力點,順應發展,破解障礙,實現真正意義上的高效閱讀教學。
首先我們要把教學理念調整為“著力打造學生核心素養,強化其閱讀思維品質的培養。”教學目標要多維,涵蓋閱讀習慣養成、閱讀策略傳授、閱讀興趣激發、閱讀知識學習、語用能力培養、思維品質培養、文化品格塑造。教學方式要由單一的課堂講授轉變為線上線下O2O模式,或是課內課外雙向學習模式等多模態。學習方式要轉變為自主學習、合作學習、體驗式學習相融合。評價方式要多元,口頭評價、量化評價、檔案袋綜合評價交互進行,真正達成“以評促學”。
二、321新閱讀模式
(一)新閱讀模式圖
在美國學者愛德加·戴爾“學習金字塔”的理論支撐下,筆者創建了“321新閱讀模式”。
1.閱讀前三項準備工作
讀前的準備工作是否充分到位,直接關系到閱讀教學的最終效果。首先,教師要確定好多維教學目標,目標不必面面俱到,但一定要有計劃的階段側重,確保教學活動具有足夠的針對性。同時也要確定好課堂評價方法,以有效調動、保持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而后,教師要精選適宜的教學方法、學習方法,以充分激活學生主體意識,促學生積極學習主動發展,確保學習的實效性。最后,教師要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創建學習小組,進行組內具體分工,為學生開展有效學習搭建平臺,也能讓學生在相幫互助中消除焦慮,樂享學習。
2.閱讀中兩項重點工作
以主題意義為引領,建構閱讀知識網,培養學生語用能力。學生閱讀水平提升的基礎是充沛的閱讀知識儲備,知識涵養量直接關系到學生閱讀能力的提升速度。教師要認真研讀語篇深入挖掘主題相關的閱讀知識,有序、有效地進行知識輸入,確保學生的知識儲備是全面、系統、扎實而準確的。
閱讀知識網建構是圍繞主題意義展開的,涉及人與自我,人與社會,人與自然三個方面。教師引導學生圍繞特定話題,以思維導圖的形式,建構個性化、系統化、結構化的閱讀知識網,讓學生獲取、梳理、整合、內化相關知識。
3.閱讀后一項關鍵工作
讀后的關鍵工作就是對學生關于這一主題的學習過程及學習成效進行及時的反饋評價。筆者設計了三種評價方式:口頭評價、定量評價、檔案袋評價在閱讀課中和課后交互進行,以此促進學生積極踴躍參與閱讀實踐活動,獲取知識、培養思維、塑造品格、形成能力。
(1)口頭評價,一般是學生個體或小組在出色完成閱讀任務后,教師或同組同學甚至是其他小組同學,對該同學或小組用不同語言表達形式提出的肯定和鼓勵,口頭評價一定要真誠、中肯、及時,才能起到理想的激勵作用。
(2)定量評價,是教師在教室里用量化加分或加星的方式,讓學習小組成員直觀地感覺到團隊的閱讀成效,增加團隊凝聚力的同時,也極大地增加了個體讀后的成就感,很好地激發和保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
(3)小組檔案袋評價方法,以小組為單位,如實記錄、真實反應學習小組所做的與閱讀相關的有益活動,主要涵蓋學生的進步情況,努力程度、反思能力和最終發展水平,從自評、他評、師評、綜合評價四個維度對學生的閱讀表現實施多元評價,最終目的在于讓學生逐步增加閱讀自信心,體驗閱讀成就感,消除閱讀焦慮,最大限度體驗閱讀樂趣。
三、結束語
新高考下的閱讀題型,考查方向已然發生變化,倒逼我們的閱讀教學理念、教學模式、評價模式都要隨之發生變化。筆者結合自己學生的真實需求,嘗試對閱讀教學有了一些全新的思考和探索,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和片面性,僅以此引發更多有志之士共同探究最優化閱讀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普通高中英語課程標準征求意見稿[M].
[2]陳資璧、盧慈偉.你的第一本思維導圖操作書[M].
[3]王文斌、楊魯、徐浩.中國基礎教育外語教育年度報告[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