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國在21世紀中提出了新式國際的合作模式:“一帶一路”,這個模式是基于中國發展的需求,也是基于經濟全球化發展?!耙粠б宦贰苯o許多國家帶來經濟合作機會,因此如何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合理地開展國際科技轉移機制的合作是各界都十分關注的問題。促進國際科技轉移及國際合作是基于國家經濟的發展需求,所以深入探索“一帶一路”是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
關鍵詞:一帶一路;國際科技合作;機制創新
在21世紀初,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合作策略,受到許多國家的關注以及探索。尤其是國內外企業怎樣開展國際科技合作是社會都集中關注的問題,現在大量的創新研究都對這個“一帶一路”國際技術轉移機制有著推進作用,但是也存在其他負面觀點阻礙進一步加強企業國際合作?,F在擺在國際企業的問題有:怎樣合理地在“一帶一路”的倡議下開展企業國際科技合作?這樣的合作模式下會存在怎樣的問題,會遇到怎樣的阻礙以及困難?以及“一帶一路”倡議下的國際技術轉移機制未來發展的方向是什么?這些都是國際企業該探索的問題。
一、“一帶一路”倡議下的企業國際科技轉移合作的原因
中國所提出的“一帶一路”是為了促進國際間科技技術的學習以及融合,這策略需要得到國際間的認可與支持。為了加強中國和其他“一帶一路”的國家的科技合作,以便推動整個中國的科技產業轉型與升級。在企業的角度看來“一帶一路”這種國際科技合作模式是為了促進國內企業與一帶一路的沿線國家企業進行互利的科技戰略合作。企業之間的科技合作可以是技術融合、產品聯合研發,在共同的經濟利益之下,互相交流學習。
(一)合作中獲取科技知識力量
在21世紀,經濟全球化加快,導致科技知識以及技術更替換代的速度越來越快,也不再有過去那種誰掌握專利科技誰就可以勝利的現象,如今單個企業已經難以通過自己掌握的科技知識來滿足企業發展需求。所以企業間科技合作轉移已經慢慢地成為一種趨勢,通過國家發展的戰略來進行國際合作,通過合作來彌補自身的科技知識空缺,并且提高企業整體的市場競爭力。、
(二)提升科技轉移的力量
當企業們形成合作關系,則會達成科技聯盟。他們可以通過自身優勢來共同研發產品、一起探索經驗,最后形成科技技術轉移。因為單個企業在自主研發的過程里會遇到很大阻礙,例如:研發的資金鏈、研發團體的實力、研發的耗費周期等等都會成為單個企業科技轉移的苦難,太多的不確定性因素會使孤身而戰的企業陷入危機。所以跨國跨企業進行科技轉移合作是極其有必要的,通過跨國技術盟隊來降低企業研發風險。
(三)取長補短,形成互補關系
沒有哪個企業是一點問題缺漏都沒有的,難免都會有薄弱的方面;然而這樣的情況下,企業間的合作很看重取長補短,優劣互補。每個企業都有自身長處,在合作里,可以充分發揮出來將合作變得雙贏。所以企業要尋求互補性資源的企業來進行合作,并且要不斷地去創新產品,來借助盟友力量促進彼此發展。
二、影響“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技術轉移機制合作的因素
(一)企業的資源與實際能力
資源異質性的企業與資源互補性的企業之間合作可以一定程度減小合作內部的經濟競爭,并且還能鞏固合作關系。所以一個企業要想促進“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技術轉移機制合作需要明確自身的資源力量以及實際能力,只有認清自己才能找到合適的伙伴,例如:一些從事于高新科技的企業,它們的發展與壯大關鍵是需要足夠的資金以及高素質人才投入到科技實驗與產品研發,這就需要企業聯盟的支持,通過外部支持提高創新能力以及產品研發能力[1]。
當企業合作的時候大多都是相互支持、相互學習。因此能不能達成合作關系學要看重企業自身能力和潛力,這會直接影響到選擇結果。合作會增進雙方的學習能力,緩沖沖突的能力,以及獲取知識信息的能力。但是面對一些發達國家的成熟企業,要慎重考慮,因為它們的能力遠高于自己,會被別人迅速汲取信息,從而導致自己利益和權益受到損害。所以一個正確的企業聯盟應該是企業的實力相當,在相對平等的環境下開展的。
(二)企業之間的關系
企業合作應該講求的是平、尊重、互利。當企業在合作的時候達成了信任、合作、協商的要求時,企業的關系可以不是鋒芒的。然而企業之間的互相信任是基于互相了解、互相認識、互相制約的條件。還要特別注意企業地域的文化差異,不同地域的文化以及習慣會有所不同,難免在合作的時候出現摩擦和沖突。還有的是企業合作難免會為了自身利益有所偏心,企業要自身加強防控能力,加強自己的產權保護和核心技術的保護。最后要明確企業間合作的制度條約,為合作提供保障。同生產類型的企業在市場上相互競爭的壓力是很大的,但是當企業從原來單一的競爭關系轉變為合作互贏時,可以減少企業間不必要的競爭與比較,防止了企業兩敗俱傷的局面。但是又往往企業不會聯合自己的對手合作,導致合作的聯盟難以形成[2]。
三、“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技術轉移機制創新的未來
一帶一路提倡的國際技術轉移機制創新應是一種和諧競爭、平等協商、合作互贏的局面。企業國際科技合作可以有利地緩解企業之間的過度競爭和激勵沖突同時合作關系可以給企業一個更加好的發展空間。追求合作的企業在技術、產品、市場、資金等等方面越是接近越是可以達成共識、互相支持,且形成相對牢固的盟友關系?,F在的經濟時代里,國際科技合作或者是一些跨國跨領域的科技技術聯盟是許多企業的發展捷徑,因此加大對“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技術轉移機制創新的研究力度,是可以更好地促進這項政策的完善以及落實。未來將如何設置一個互利的合作關系,如何更好地利用這個“一帶一路”政策,是一個極度值得研究的問題。
四、結束語
中國提出的“一帶一路”為國內外的企業給予了發展捷徑,但是如何正視 “一帶一路”倡議下國際技術轉移機制創新的難題,是企業經營者要著重考慮的問題。在未來的經濟社會里,企業合作已經成為了一種趨勢,企業管理者以及高層對“一帶一路”合作的模式要有深刻的探究以及思考,才能保證企業未來不被社會淘汰。
參考文獻:
[1]雷筱娛.湖南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科技創新合作現狀及對策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9(4):26-29.
[2]李海.新形勢下國際技術轉移平臺工作機制和商業模式研究[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7(6):22-23.
(作者單位:江蘇省對外科學技術交流中心)
作者簡介:劉力,出生年:1988.12, 男,籍貫: 江蘇省南京市,學位:加拿大留學歸國,學士學位,職稱:助理工程師,研究方向:國際科技合作,跨國技術轉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