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愛軍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時代的變遷,對學生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當今教育需要緊跟時代發展步伐,根據社會對人才需求,從小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知識的教育和能力的培養顯得尤為重要。隨著新課改提出全面素質教育的要求,需要將道德與法治教育教學融入生活和應用于生活中,與生活融為一體,在教學中學習道德與法治,在生活中應用道德與法治已經成為一種常態,基于此,本文主要淺析道德與法治教學應用生活的意義和策略。
◆關鍵詞:初中階段;道德與法治課;應用;生活
道德與法治課程是中小學課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該類課程的開設直接影響著兒童和青少年一代,讓他們從小接觸道德與法治教育能幫助他們更早地養成遵紀守法、尊重師長、勇于向上等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同時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開設是中小學階段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學校通過德育課程的教學理念對校學生進行正確的教育與引導,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有利于形成正確的道德觀念,有利于奠定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基礎。
一、對中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的意義
1.對學生的意義
在初中階段有許多的學生會存在著或多或少的心理障礙或者不良行為,這影響著他們的身心健康發展。因此,對中學生進行相應的道德與法治教育有利于學生的健康成長,有利于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有利于提高學生思想道德素質。
2.對教師的意義
中學生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的實施,順應了時代的發展要求,滿足我國教育部門提出的新課改要求,有效落實了以學生為本的教育理念,加大了對學生全面發展的關注。同時對教師提出了更高要求,專研和教好這門課有利于教師專業成長,有利益弘揚教師的奉獻精神,有利于教師的價值在教學中得以提升。
3.對學校的意義
中小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一方面給予學生更多的自身發展的機會,另一方面可以有效提高學校的教育水平和教育質量,同時也有利于學校教學目標的完成,有利于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培養合格人才,有利于構建和諧的校園。
二、初中道德與法治課在生活中應用策略
1.加強學校與家的聯系,建立完善道德與法治課程的督導系統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是孩子的第一所學校,孩子的道德與法治不能僅僅局限于學校的教育系統,學校的教育需要家長的支持和監督,學校定期組織召開家長會,將學校的德育教育計劃和安排告知家長,及時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反饋,結合家長的意見針對存在品德缺陷的學生,因材施教制定清晰的德育督導系統,讓孩子在學校和家庭這兩個系統中樹立德行。
2.結合生活實際,豐富課堂內容,完善中學生的道德與法治課程
現代中學生的教育教學內容包含許多學習、生活方面的要求,雖然學校也根據教育要求開設了相關的課程,除了常規教育課程外還加大了道德與法治課程的教育力度,但是道德與法治教育課程的落實程度仍有待完善和提高。不能僅僅依靠課本教學,還要結合學生實際和社會熱點,選一些經典案例完善課堂教學,豐富課堂教學,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從而提高教學效率。教師要深入學生,認真觀察、分析學生的心理,正確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觀念和行為,多與學生溝通交流,趣味插畫、故事和寓言等材料對學生進行道德與法治教育,弘揚傳統美德,積極傳播正能量,讓學生及早養成良好的品德思想和行為習慣,形成正確的價值取向。
3.理論聯系實際,在課堂中認真學習理論,在生活中熟練應用知識
(1)扎實的理論基礎,是道德與法制課應用于生活的前提。在課堂上認真聽講,課后認真復習,整理好筆記,構建好知識體系,讓重點知識熟記于心,具備一定量知識儲備,這是道德與法制課應用于生活的前提條件。
(2)勤于思考,善于觀察,把道德與法制課知識與生活相結合學以致用。在日常生活中,平時仔細觀察事物,多思考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有意識地聯系我們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將它應用于解決實際問題,明白生活事理,不斷升華所學知識,不斷提高自身能力。
(3)在生活中體會所學知識,深化課本知識,反思自己學習和實踐,舉一反三。例如:我們學習了八年級“責任與角色同在”這一課,明白了我的角色我的責任,在社會生活的舞臺上,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每一種角色都意味著承擔相應的責任,自己對自己負責等等,結合自身在家中、在學校中、在社會中不同角色,承擔著不同的責任,以及有什么樣行為就要承擔什么樣的責任,才真正理解和體會到自己對自己負責的深刻內涵和意義。
三、生活化教學,發揮道德與法治課程的重要意義
將生活化融入道德與法治課教學,將道德與法治課教學應用于生活,創造出的良好的道德與法治課情境,可以有效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教師應該重視中學生道德與法治課教學與日常生活的結合,豐富課堂的內容,活躍課堂的氣氛,讓該課堂煥發出全新的生命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率,同時適當訓練學生日常生活技能,開發學生潛能,充分體現以學生為本的教學理念,以學生全面發展的基本原則。
總之,在這高速發展的時代,人們對事物的要求越來越高,素質教育越來越受人們關注,將德育教育貫穿在學生的成長全過程中,將教學方式與生活實際相結合,使學生把所學的道德與法治知識與生活相聯系,身體力行,學以致用,提高學習效率,不斷提高自身價值。讓道德與法治教育伴隨孩子成長,讓他們邁好人生中的第一步,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為未來的社會增添一份安定和諧,為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鄭宇鋒.七年級道德與法治課教學生活化課堂探微[J].考試周刊,2017,05(15).
[2]唐亞楠.初中道德與法治課教學中的互動教學探究[J].文理導航,2017,0(34).
[3]楊冬花.初中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生活化教學模式研究[J].新課程·中旬,2018(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