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澤成
◆摘? 要:隨著國家對人才保障制度建立的關注與重視程度的提高,在技工學校教學中加入《勞動法》課程能夠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勞動法學觀念,進而在今后的從業過程中,學會用法律武器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同時,有效提升自身的道德行為規范,自覺遵守我國《勞動法》的相關規定,為我國經濟的轉型升級發展提供強大的優質人才力量支持。本文將針對技工學校《勞動法》課程項目化教學進行簡要分析和探究。
◆關鍵詞:技工學校;勞動法課程;項目化教學
技工學校的教學目標是為國家培養專業技術型的人才。法學教育作為技工學校日常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技工學校的教學過程中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勞動法》課程是技工學校法學教育中的必修科目。當前階段,傳統的教學方式已經難以適應技工學校的教學需求,通過對《勞動法》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改革,提倡項目化的教學方法,能夠幫助學生深化對所學知識的理解與掌握程度,有效提升《勞動法》課程的教學效率和質量。
1實現《勞動法》課程與勞動關系管理崗位的對接
勞動關系管理員的崗位屬于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管理員需要在日常工作中進行協助人力資源管理部門的經理完成相關管理工作。用人單位對于勞動關系管理員的職業能力要求存在差異性,具體需要根據其自身的實際情況進行選擇。通常情況下,勞動關系管理員需要依據用人單位的實際需求對人才招聘錄用的條件、勞動合同以及專項協議進行擬定,根據勞動關系的變化情況為職工辦理勞動合同的變更或解除手續,在起草集體合同草案過程中,能夠做到有效征集相關集體的意見,及時處理單位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中的勞動爭議,代表用人單位參與勞動仲裁和訴訟活動等。可見,任何一家企業對于勞動關系管理員的職業能力要求都相對較高。因此,技工學校學生掌握基本的《勞動法》相關知識和內容是日后參加工作的必要準備,技工學校需要根據當前用人單位對勞動關系管理員的職業基本要求,制定科學合理的教學目標,不斷培養學生對問題的觀察、分析和處理能力、邏輯思維能力、溝通應變能力等,進而有效強化學生的崗位競爭能力。
2《勞動法》項目課程教材的研究和開發
當前階段的技工學校在課程教學上仍然以教師的課堂講授為主,在授課環節中,教師主要依據的是教材的內容,教材內容對于教師的授課具有較強的導向作用。然而,現階段的技工學校使用的《勞動法》教材通常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學生在對內容的理解過程中存在較大難度,難以有效提高對課程的學習興趣,同時,缺少實踐性,導致理論與實踐相脫離,難以提高教學質量。因此,在《勞動法》項目化教學中,學校需要對《勞動法》課程的教材進行研究與開發,做到符合技工學校的教學規律,依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和學習能力,以培養和鍛煉學生的職業能力為導向,在教材中加入職業崗位任務與職業能力分析等相關專業知識,注重對學生職業技能的培養,強化理論與實踐的有效結合,進而有效提高《勞動法》課程教材的利用率。
3《勞動法》課程項目化教學的組織
3.1開展項目化教學前的準備工作
在正式開展《勞動法》項目化教學之前,學生要對基本的理論知識進行預習,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和學生的當前學習情況,對相關的勞動法知識點進行準備。如勞動關系管理員的工作內容、權限,勞動合同期限、工作的時間、勞動報酬的基本分配、勞動保護制度以及社會保險制度等。這些基本知識都需要學生進行深度掌握,教師可以通過組織學生進行案例分析和討論活動,幫助學生對這些知識進行消化和理解,為后續項目化教學的順利開展奠定基礎。
3.2項目化教學的實施階段
在開展項目化教學的過程中,教師首先要根據學生的能力情況將其分為若干小組,并進行任務的合理分配,每個小組中要分別有能力較強和能力較弱的學生,進而形成優勢互補的作用。例如:教師可以組織學生開展《勞動爭議處理》的項目,此時需要將學生分為單位組、勞動爭議調解委員會組和員工組,確保在小組中進行收集和整理資料、起草勞動爭議調解申請書、起草勞動爭議仲裁答辯書等的任務分配,通過具體的任務分配能夠調動學生主動參與的積極性,并提升他們團隊協作的能力。其次,需要將實施的項目進行細化并做好任務的設計工作。在此過程中,教師需要注重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在發現問題時教師要進行及時的指導,進而保證項目化教學的有效進行,提高項目化教學的效率和質量。
3.3項目化教學的評價
在當前的大多數技工學校中,通常采用考試的形式對學生的學習成果進行評價,但由于考試的內容和形式過于局限在教材的理論知識內容上,進而導致對學生學習效果的考核與評價過于單一,無法準確了解和掌握學生不同階段的學習情況,不利于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因此,項目化教學評價需要注重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評價的主體除教師外,還需要以學生之間的互評和自評為主,通過對學生專業技能掌握情況的分析,以及心理的動態化發展情況以及情感認知等方面的綜合評價,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進而有效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
4結語
綜上所述,隨著國家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技工學校亟需實現課程教學的項目化改革,打破傳統教學的固有模式,幫助學生創造更加廣闊的學習和發展空間,進而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和個性化的發展。《勞動法》作為技工學校的重點教學課程,通過實現課程的項目化教學,能夠幫助學生提升對國家勞動法的相關內容的理解能力,掌握基本的勞動法知識,并學會在生活中如何運用,進而有效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參考文獻
[1]秦宇.“勞動法”案例教學的實踐與探索[J].江蘇科技信息,2018,35(01):66-68.
[2]陳解洪.勞動法課堂教學的基本理念及其實現路徑[J].法制博覽,2017(01):284.
[3]李蕾.對《勞動法》課程教學的思考[J].重慶電子工程職業學院學報,2013,22(05):152-154.
[4]姜洋.淺析勞動法教學方法的變革[J].合作經濟與科技,2013(05):118-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