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磊
摘要:在科學技術不斷發展的今天,各種新型的材料以及技術逐漸都替代了傳統的工藝,并且被應用到了各項工程施工過程中。根據最近幾年該行業的發展情況能夠發現這些新型的技術以及工藝都獲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其中框架剪力墻效果最為顯著,它除了能夠確保結構的穩固性之外,還能夠有效減少成本的投入,因此對于整個行業來說具有極為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鍵詞: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技術
1 建筑工程中框架剪力墻結構特點解析
1.1 受力特點
框架剪力墻結構,顧名思義有兩個部分,一個是框架,另一個是剪力墻。相對于舊概念的建筑結構來說,框架剪力墻結構更具優勢,更適合現代建筑的需要。比如在框架因為各種原因出現彎曲時,該結構會跟著發生改變;這種跟著框架變形而變形的現象,可以有效地防止位移問題的出現。使用框架剪力墻結構會出現的受力情況是,其外部較容易出現位移,然而內部具有內收功能,因此,該結構可以勝任建筑外部的荷載。
1.2 抗震特點
將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運用到建筑工程中,要考慮其抗震等級。結合框架剪力墻結構受力特點,合理地構建框架,科學設計該結構的比例。通過有效的系統設計,可以提高其抗震能力,提高建筑物的可靠性,使建筑物的抗震更具科學性。
1.3 剛度特點
建筑工程是否能成功通過審核,除了要看基礎設施是否合格外,還要看安全性的高低。框架的受力與剪力墻的受力情況大多是一樣的,若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彎矩超過80%,剛度會下降。可以根據框架剪力墻結構的剛度特點,合理避免剛度不夠的問題,保障建筑物的抗震效果。
2 框架剪力墻結構的施工要求
2.1 工程難點
剪力墻現有的不足之處:(1)不能提供大空間房屋,只能建筑以小房間為主的房屋。(2)結構延性較差。而框架結構的不足之處:可以實現建筑的大空間功能要求,但是其高度受限。所以該工程難點是將框架結構與剪力墻結構進行融合,發揮其各自優勢。
2.2 技術要點
單體建筑的面積和體積十分龐大,項目體系多而繁雜,比如:在框架剪力墻進行施工過程中,模板的施工要在鋼筋結構施工完成后,再進行模板施工。混凝土的選擇也要選擇合適的,避免選擇不當出現排斥現象。所以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的施工過程要嚴密、循序漸進。
2.3 提高框架剪力墻的結構設計水平
環境的日益惡化,有些地區自然地震頻繁發生,為保證居民的安全,提高框架剪力墻的結構設計水平刻不容緩。其關系著建筑行業的可持續發展,也提高了框架剪力墻的結構工程施工工藝實施的有效性。
2.4 防止礦建剪力墻產生漲膜現象
澆筑混凝土時,模板承受的壓力越大,螺母就會很容易滑絲脫落,這樣的模板在混凝土的壓力下,便會出現所謂的漲膜現象。防止其現象的發生可以通過生產帶銷子的螺栓防止螺帽脫落,還可以嚴格對重復使用的木模板進行檢查修復。
3 建筑工程框架剪力墻結構工程施工工藝
3.1 放線測量
在該結構技術當中對其實施放線測量的時候應該要將建筑本身的設計圖紙作為基本的參考依據,與此同時還應該要詳細掌握其中測量儀器的使用方式,然后才能夠實施正確的測量。在實施測量的時候通常都會使用到經緯儀以及全站儀等這些比較先進的測量設備,因此應該要提前準備好。在具體測量的時候還要注意軸線控制網,依照真實的測量結果進行數據的標注,另外還需要對其最終的測量結果實施詳細的檢查與核對,確保測量結果的精準性。通常主體結構施工在整個樓層之中建立起來軸線控制網,其具體的控制點應該要在保持在4個以上。在放線的時候應該要使用雙線控制,具體的定位線以及控制線之間的距離應該要以30厘米的引測為依據;只有在周邊方正線以及軸線和墻柱控制線都實施混凝土澆筑之后才能夠實施引測。
3.2 模板施工
在對其模板進行施工的過程中其主要的工作內容就是要確保施工當中支撐體基本的穩固性。該模板與其它的模板支撐體系有所差異,在該模板之中其支撐體系引入了碗扣架,并且使用到了相應的計算工具,將詳細的施工材料參數等計算出來。在詳細施工的時候也要對其施工材料實施測量,比如,在高層建筑的建設過程中,其第一層的建筑高度通常都是5.8米,然后就會在該高度處的碗扣架設立一個水平的剪刀撐,各個剪刀撐之間的距離通常都要隔四排,并與立桿相互連接。在頂板模板未開始施工之前一定要制定出來詳細科學合理的安裝方案。具體的方案還需要給有關人員進行審核,并且在審核完成之后還應該要讓有關監管人員進行簽字,同意之后才能夠實施具體的建設任務。頂板的砼通常在施工未開始之前其現場的每一個監管部門都應該要詳細檢查支撐,并且只有在保證檢查結果具備一定的合格性之后才能夠開始進行施工。
3.3 鋼筋施工
在具體的施工技術當中選擇的鋼筋一定要與實際的施工標準相互吻合,另外在選定鋼筋之后還應該要對其進行詳細的試驗,并出具試驗報告。在對鋼筋進行的搭接施工的時候應該要注意要確保鋼筋的長度、具體搭接的位置以及詳細的焊接方式都是要與該結構的施工標準相互一致,這樣能夠保證最終的施工結果可以滿足基本的施工質量標準。于此同時在扎綁鋼筋的時候其受力鋼筋還應該要使用到砂漿墊塊,這樣能夠有效確保主鋼筋保護層的厚度。在對該結構實施詳細施工的時候其鋼筋的搭接技術主要包含有綁扎搭接以及電渣壓力焊接兩種技術。在施工的時候應該要以實際的工程狀況為依據選擇合適的技術。在具體搭接的時候還應該要按照制定好的施工方案以及規定好的施工技術標準實施,這樣最終才可以確保工程的品質。
3.4 混凝土施工
有關砼的施工是整個結構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組成部分,通常該步驟都是在模板施工以及鋼筋扎綁施工完成之后才進行的,是結構施工當中最重要的一項環節。在該結構之中對其墻柱澆筑砼之前應該要先將其底部使用一定標準下的無石子砂漿填筑起來,并在澆筑的時候使用分層澆筑以及振搗施工的方式。
4 結語
綜上所述,框架剪力墻結構施工技術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建筑物的穩定性,滿足人們對建筑物的質量要求。希望通過本論文對該技術的闡述,讓更多的人了解該技術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性及其發展的方向,希望隨著人們的關注,借助科學技術的發展,技術可以得到進一步的完善,更加廣泛地運用到建筑工程中。
參考文獻:
[1]沈大農,都曉松.框架剪力墻結構主體工程施工技術應用[J].建材與裝飾,2012(5).
[2]蒙光大.建筑工程中的框架剪力墻結構建筑施工技術[J].建材與裝飾,2017(34):40-41.
(作者單位:大連建實建設項目管理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