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紅英

摘要:目的:探討早期活動干預在預防腦出血手術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方面的應用價值。方法:2018.3-2019.3,選擇72名腦出血手術患者為調研對象開展調研,分為D組和S組,D組給予常規護理,S組在D組基礎上應用早期活動干預,以下肢靜脈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管徑和下肢深靜脈血栓調研者占比四個指標對D組和S組護理效果進行對比評價。結果:護理后,S組下肢靜脈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管徑等指標均優于D組(P<0.05);S組下肢深靜脈血栓調研者占比為2.78%,顯著低于D組(下肢深靜脈血栓調研者占比為16.67%)。結論:早期活動干預在預防腦出血手術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方面的應用價值較高,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關鍵詞:早期活動干預;腦出血;下肢深靜脈血栓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腦出血患者術后常見并發癥之一,其不僅影響患者預后,嚴重時會致使患者死亡[1]。為有效降低此并發癥對患者的影響,本醫院采用早期活動干預方式進行護理取得很好的應用效果。在此基礎上,筆者通過調研實驗探討早期活動干預在預防腦出血手術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方面的應用價值,具體研究內容如下所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8.3-2019.3,選擇72名腦出血手術患者為調研對象開展調研,按隨機數字表法編為D組與S組,調研者數量均為36名。其中男女調研者比例D組為22:14;S組為23:13。調研者年齡D組處于34到74歲之間,平均數值為(64.7±9.2)歲;S組處于35到75歲之間,平均數值為(65.4±9.6)歲。D組與S組調研者一般資料無顯著差異(P>0.05)。本次調研經由本院倫理委員會批準,所有調研者均同意調研并簽訂同意書。
1.2研究方法
D組采用常規護理,具體護理措施包含對調研者及其家屬進行健康宣教、飲食指導和用藥指導;每間隔2h協助患者進行翻身;告知調研者及其家屬讓調研者定期進行適量的下肢肢體活動。
S組在D組干預基礎上進行早期活動干預,具體活動內容包含:(1)將調研者腳后跟使用軟質物品進行適當墊高,保持調研者的小腿與床面之間的角度控制在30°左右。(2)對調研者踝關節進行適量的環轉運動,具體動作形式包含跖屈、背伸、內外翻等,每天對調研者重復進行20次上述運動形式,并保持每分鐘內動作次數在20次左右。(3)按照遠心端至近心端的順序,對患者的股二頭肌、臀大肌、股四頭肌等肌肉進行按摩以有效提升調研者的血液循環速度,每天操作1次,每次操作時間控制在10min。(4)對調研者膝關節進行適量的伸屈活動,每天重復進行25次左右,并保持每分鐘內動作次數在15次左右。(5)對調研者臀大肌、股二頭肌、腓腸肌和股四頭肌等肌肉進行適量的長收縮運動,每天重復進行20次左右,每次收縮和放松的時長控制在5s左右。上述所有運動每天進行一次,每項動作完成后間隔2h再進行下一項運動。針對處于昏迷狀態調研者,由護理專業人員對調研者家屬進行運動指導,由其家屬對調研者進行被動訓練,保證調研者按照既定的運動方案完成所有運動項目。D組和S組均連續進行護理干預一周。
1.3評價標準
為有效對D組和S組的護理效果進行評價,本調研選用下肢靜脈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管徑和下肢深靜脈血栓調研者占比四個指標進行評測。其中前三個指標通過彩超診斷儀進行測定,探頭頻率范圍為7.5-12Hz。下肢深靜脈血栓的判斷標準為:脈彩超檢查時患者下肢靜存在明顯的異常血栓回聲;加壓后靜脈腔內均未出現血管壓迫;靜脈腔內血流信號消失或不豐富;血液頻譜不受呼吸影響[2]。
1.4統計學方法
數據通過SPSS20.0分析,計數數據(%)采用x2檢驗,計量數據(±s)采用t檢驗,以P<0.05為差異顯著[3]。
2結果
2.1D組和S組雙下肢靜脈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和管徑對比分析
結果如表一所示:
2.2D組和S組下肢深靜脈血栓調研者占比對比分析研究結果顯示:護理期間,D組和S組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的調研者人數分別為1名和6名。S組下肢深靜脈血栓調研者占比為2.78%,顯著低于D組(下肢深靜脈血栓調研者占比為16.67%),兩組數值對比差異顯著(P<0.05)。
3結論
臨床中預防患者發生下肢深靜脈血栓采取的主要臨床手段包含積極運動和抗凝處理等,由于腦出血患者疾病的原因抗凝處理有較大幾率誘發患者腦部再出血,因此針對此類患者采取積極的運動是預防其發生下肢靜脈血栓較為有效的臨床措施。
上述研究結果顯示:采用早期活動對腦補出血手術患者術后進行護理干預,干預后患者的下肢靜脈血流平均速度、血流峰速度和管徑等指標數值均顯著優于常規護理患者,說明早期活動干預能夠有效提高腦出血手術患者術后下肢靜脈的血流速度,避免因栓塞造成血管管徑的增大。并且早期活動干預后下肢深靜脈血栓調研者占比為2.78%,顯著低于常規護理(下肢深靜脈血栓調研者占比為16.67%),說明早期活動干預能夠有效降低下肢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因此早期活動干預在預防腦出血手術患者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方面的應用價值較高,值得進行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曹鈴紅.腦出血患者術后早期運動干預對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效果[J].中國鄉村醫藥,2017,24(08):30-31.
[2]宋麗莎,余慶紅,鄭維君,等.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后綜合征的應用價值[J].中國現代普通外科進展,2016,19(01):44-46.
[3]祁鑫華.早期運動護理預防腦出血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7,2(12):17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