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立新
摘要:整個電力系統組成中必不可缺的一個環節就是變配電所,它是電力網中線路進行連接最重要的部分,它的作用主要是將電壓進行變換、對電能進行匯集或者分配、電力系統的穩定和安全與變配電所工作是否正常是息息相關的,因此對變電所進行高效的設備監控和保護運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鑒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探討了變電運行監控新模式,以供參閱。
關鍵詞:變電運行;監控;新模式
隨著我國社會科技的不斷發展,對電能的需求量在不斷增加,變電站安全運行對電網來說是尤為重要的。變電運行主要擔任著電氣設備的操作,維護和管理的任務,而電氣設備擔任著電能傳輸的作用,所以對電氣設備有效監控是變電運行中最重要的部分。變電運行監控新模式對電力企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新模式有效的解決了電網安全性的問題,并且,新模式具有可靠、安全、高效的特點。在監控新模式投入使用后,有效提高了人員利用效率,降低了企業人力資本的投入,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減人增效的宗旨。總之,變電運行監控新模式的使用對電力企業的發展具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同時也進一步確保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1變電運行的監控中心模式對工作人員的要求
一是熟練掌握變電設備運行狀態。監控中心目前可以監視電網設備中的開關情況、數據的準確情況,同時監視現場無人值班變電站的設備運行信號情況的能力。調度中心工作人員應及時掌握一次設備的實際運行情況。但現場的設備的實際情況調度中心往往還需要通過運維人員的現場核實,讓相關的運維人員現場巡視核實一次設備所處的狀態,而這樣的方法往往是不全面的,得到的信息也不夠準確,進而影響后面的操作,留下安全隱患。對于二次設備來說,監控中心所能接收到的只是二次設備的初略情況,因為告警系統中監視一次設備所得到的數據問題還不能被解決。因此,變電運行新模式要求調度工作人員對所有設備的運行狀態進行掌握,并且對所得到的告警消息進行分析,做好預防設施。二是具備及時上報事故情況,協助處理事故的能力。在變電站的實際運行中,會出現一些無法規避的事故。受監控設備和監控技術限制,監控中心無法第一時間把握事故電網及其設備的運行情況。唯有得到運維人員提供的事故現場調查報告,監控中心才能了解具體情況,并針對事故給出解決方案。但這種方法并不利于及時處理事故,容易引發嚴重的事故后果?;诖耍O控新模式要求監控人員必須具備及時報告事故的基本能力,并協助調度值班人員進行事故處理,盡可能降低事故帶來的社會負面影響。三是具備對調度遙控操作指令票的核查能力,確保遙控操作在變電站運行工作中發揮快速遙控操作的重要作用。而調度遙控操作主要由監控人員負責接受與傳遞,因為它需要監控人員進行嚴格的可行性核實與解讀,唯有如此,其他接受調度遙控操作指令的部門及其成員才能充分理解自身應履行的操作任務的目的。四是目前逐步實現調度與監控人員的業務融合,進一步提高了調度調控的工作效率,縮短了調度與監控的業務聯系的中間環節,確保了電網的安全穩定運行。
2變電運行監控新模式
電力系統是一個整體非常復雜,相關設施設備相對齊全的完整體系,在很多方面的要求都高于其他系統。在安全運行方面要求極為嚴格。變電運行監控管理它是電力系統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在整個電力系統中承擔著重要作用,與今后長期安全運行緊密相關,并且發揮著應有的功能,它對于整個電力系統的全面穩定運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對于變電的主要作用是接受電能,轉換電壓和分配電能。隨著計算機系統以及網絡系統的的快速發展,信息系統的大量應用,提高了監控系統,變電工作站運行的可靠性。監控信號顯示趨于集中化,個性化,監控操作簡單,目前福建電力有限公司推行實施電網設備的遠方遙控順控操作模式,這項監控操作是全國電網工作首創的操作方式。這種新模式的應用大大緩解了監控人員的工作強度。采用電網設備的遠方遙控順控操作,減少了電網值班人員的遙控操作工作量。對于設備穩定性,可靠性的大幅提高,從而減少了無人值班變電設備的現場操作量及現場運維人員的勞動強度遠方遙控順控操作管理模式的采用,使得單一變電運行日常操作量大大減少,少量運維運行人員即可滿足多地遙控操作,可以將精力放在日常更多巡查等工作的需要。當前,無人值守變電運行的數量己初具規模,如何更好的利用這種規模效應來解決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并不斷提高各變電運行效益和值班人員管理水平是迫在眉睫的問題。隨著技術的發展,無人值班變電站已經形成規模。信息技術的發展,提高了監控系統和遠控工作站運行的可靠性。監控系統趨于集中化,可視化,綜合化,這些可以大大降低監控人員的工作量,遠程控制系統可以減少工作量。充分發揮無人值守變電運行監控的優勢,可以給變電運維部門帶來長足的發展,提高運行人員的工作效率。智能化變電運行監控模式快速自修的特點要求事故后能在短時間內恢復變電正常運行模式。智能變電監控模式具有高端的分析能力,要求對可能發生的事故能夠進行預想,以備不時之需,在事故發生時做出快速有效的響應,以便在最大范圍內降低事故影響。智能變電運行具有系統的規劃能力,要求領導者的決策應該以數據分析和判斷為依據,以及功能的實現應該經濟有效。智能變電運行能夠輔助決策,變電監控狀態應該可視化,有利于操作人員進行分析和判斷。智能變電運行監控的實現為變電運行模式的優化創造了條件,可是,改善變電運行模式才能更好地適應智能變電運行的發展,是變電運行部門的重要研究問題。集中監控主要是以集中監控中心負責整個變電運行的監控,按照變電的位置開展分區域設立操作負責運行管理。集中監控模式有監控與操作一體化模式的運行,工作內容繁雜,實際工作和常規變電運行沒有差別,適用于少量變電集中控制。監控與操作分設化模式能夠促進變電運行職能劃分,增加變電場所時不需要增加監控人員數量,對一定規模的變電場所能夠起到的減員效果。監控管理區域化模式有利于合理配置人力資源,能夠縮短調度命令的傳達時間,減少事故處理時間。變電集中監控站模式將監控與操作任務分開,對職能分化效果顯著,在一定范圍適應了電力系統的發展。
3結束語
綜上所述,電能輸送離不開變電站安全運行的支持。隨著電網建設速度不斷加快,我國越來越重視改革優化現行的變電運行監控新模式,并力求由此出發,提高監控設備的運行可靠性、穩定性,避免可能性的電能傳輸事故,提高電能資源運輸的安全性與快捷性,提高居民的居住滿意度。優化改革變電運行監控新模式,不斷采用新的科技技術在調控工作中進行創新,實現無值班值班變電站的信息采集與分析處理,采用高效能的監控管理新模式,提高調度及監控人員的工作效率,還有利于進一步提高監控人員的工作積極性,降低電力企業的監控成本,促進電力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張達棟.淺析變電運行工作監控新模式[J].數字通信世界.2017(11).
[2]陳雪歐.變電運行的監控新模式研究[J].科技與企業.2015(17).
[3]張勇志,劉政,王寧.淺談變電運行工作監控新模式[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7(09).
(作者單位:福建省電力有限公司莆田供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