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文靜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環境問題也逐漸顯現,最為突出的生存環境問題。中小河流被污染,水土流失,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正常生活。人們逐漸認識到生態環境的重要性,相關部門十分看重中小河流的治理,國家也在不斷加強對中小河流的治理,開展治理工作。在大家共同努力下,防汛抗洪取得了很大進步,河流建設效果顯著。本文主要對中小河流的環境問題進行分析,并提出相應的改進和解決對策。
關鍵詞:中小河流;河流治理;措施
1中小河流治理中存在的問題
1.1基礎設施薄弱,部分河道萎縮
我國的中小河流普遍具備河源短、水流急以及洪水漲落幅度大等特點,許多中小河流,特別是河流沿岸的生產基地與集鎮等,在防洪設施建設上明顯不足,標準也不夠明確,甚至在許多位置都并不設置防護。因此一旦遭遇洪水很可能出現安全風險。部分中小河流流域有嚴重的水土流失問題,加之攔河設障與采砂,以及肆意傾倒垃圾等問題,使得河道被侵占,因長期不進行清淤,進而導致河道萎縮嚴重,而且防洪能力也受到了影響。
1.2水庫常年失修,影響防洪排澇能力
當前國內的許多水庫都是在20世紀70年代左右建成,而且經過了多年運行始終處于失修狀態,特別是部分水庫核心結構的損毀程度嚴重,導致當前的抗御洪能力難以滿足實際需求。不但如此,現今的許多水庫與大壩都普遍存在安全隱患,需要排除隱患同時進行加固處理。因許多中小河流地處偏遠,地質環境特殊且交通不便,因此更難治理。
1.3投入力度不足
由于中小型河流在流域面積上相對較小,且河流存在著較短的特點,往往都是有縣級單位來開展管理工作的。但是從縣級的財政能力上來講,受到資金不足等因素的限制,使得對中小型河流的投入與治理力度存在著一定的不足,最終也就造成了中小型河流在治理難度上相對較大,甚至還存在著人力、物力上的不足。加之受到縣級政府專業工作人員數量不足的限制,對于一些地處偏遠地區的河流存在著難以及時監管道德現象,這樣也就造成了一些河道中存在著違章建筑或是隨意傾倒垃圾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了河流,降低了其防洪能力,影響到了周邊群眾的人身與財產安全。其次,在一些中小河流中,所設計的提防建設標準相對較低,最終也就影響到了提防的質量,一旦發生大洪水勢必會造成潰堤出現,從而加大了災害的影響范圍。
2中小河流河道生態治理原則
2.1功能性原則
總得來說,河道生態治理實現防洪排澇是其主要目的,與此同時在新時代發展要求下,河到整治還應注重生態保護與美化自然環境的功能實現,使河道治理的綜合效益得到最大限度的發揮,實現社會、經濟、環境、人文效益的和諧統一。因此具備良好的防洪排澇以及為社會營造舒適人居環境是中小河流河道生態治理的功能性原則。
2.2生態治理原則
河道的綜合治理,要求尊重水生態平衡發展的自然原則,對于河道的截污系統進行合理的設置,使治理范圍內的生態環境保持較高的完整性。多樣性的河流形態,是河道及相關環境中生物群落多樣性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河流生態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前提。河道的綜合治理,應以營造良好生態環境、自然環境、人文景觀等實現與防洪排澇功能的有機結合,構建出舒適和諧、優美健康的濱水綠化空間。河道的綜合治理,并不是單純的進行河岸硬化、河堤加固,其關鍵還在于使河道的自然、生態環境、功能得到有效的恢復、改善,盡可能較少櫻花工程、治污工程等造成的負面影響。
3中小河流河道生態治理措施
3.1充分、客觀的考慮工程所在地區的環境,明確整體計劃
綜合治理中小河流時,最初,我們需要了解和掌握河流的周邊環境,主要包括河流距離城鎮的遠近,該地區的風土人情,該地區的發展情況等等。結合周圍的河流情況,制定科學的河大治理標準,統籌兼顧。并組織專業人員對其考察,配合項目業務單位的工作,注重基礎材料的收集,尤其是該地區的地質條件、水文條件必須做好勘察工作,深入了解施工現場情況。接下來就是依據勘察了解到的具體情況,制定項目總規劃,選擇最佳的各個地區的具體方案。不僅如此,還需要協調好中小河流治理與市政工程、城市建設、道路建設。一旦發現違章建筑,及時向有關部門反映,從全局著手,減少安全隱患,根據具體的施工情況將違規建筑進行拆除,以保證人們的生命財產安全。
3.2加強各部門之間溝通
想要做好中小河流治理工作,就要求各單位之間要做好交流工作,積極開展合作研究,以此來找出治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在深入探討與分析的基礎上來制定出有針對性的措施,解決存在的問題。所以在工作中就要從強化國土資源出發,主動與林業部門、環境保護部門進行溝通,通過積極開展專題會議等,以此來結合治理中的各項事務進行探究,以此來找出有效的解決措施。
3.3理順投資渠道
投資是河道治理工程的關鍵動力來源,河道的治理涉及許多工序,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河道治理的要求更高,所以必須要建立起一套科學可靠的投資管理機制。對于中小河流的治理工程來說,為了達成實際的治理目標,首先需要爭取長期的資金支持,才能夠保證治理的成功率提升,為此必須要建立起更加科學穩定的投資管理機制,做好宣傳,廣泛引資,并且借助地方政府的財政支持減輕河道治理工作的資金壓力,并且不斷加快河流治理的進度,更加高效完成治理,得到理想的治理結果。其次民眾的參與也至關重要,要激發人民群眾的環保熱情,認識到河道治理的重要意義,堅持河道治理靠大家的原則,不斷強化對于中小河流或是特定問題河段的針對性治理。
3.4做好污染治理工作
由于一些地區的中小型河流并沒有及時治理,所以在社會發展中逐漸演變成為了垃圾堆放點等,造成了中小河流污染問題十分嚴重,水質情況滿意滿足我國現行標準與要求,從而影響到了當地生態系統的平衡發展。所以在開展中小河流治理工作時,就要從提升水質出發,滿足當地群眾對生活的要求。河流作為地區發展的風景線,已經成為了人們生存環境中的重要組成之一,所以積極開展中小河流治理工作,不僅可以美化當地環境,減少污染問題,同時也可以提升當地經濟實力。
4結束語
隨著河道污染問題越來越嚴重,中小河道治理的重要性也愈發體現出來。為了達成實際的河道治理目標,避免河道堵塞等問題一再出現,文章當中思考了中小河流治理現狀,提出了問題,并且提出了加強中小河流水文規劃的有效策略,在當前的發展形勢下,這是迫在眉睫的任務,只有得到落實,才能夠保證河道安全。
參考文獻:
[1]王壽兵,李百煉.中國中小河道生態治理與修復策略[J].水資源保護,2018,34(4):12-15.
[2]王佳.試析中小河流治理存在的問題及水文規劃設計方法[J].建筑工程技術與設計,2016(28):1183.
(作者單位:河北省水利水電勘測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