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昊
摘要:在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T梁施工過程中,其對施工基礎提出了較高的要求,一旦施工中某一細節與工程標準存在偏差,均會對后續施工存在影響,從而使整個工程質量偏離預期設定標準。因此就需要對T梁施工質量有效提升,促進鐵路工程合理發展,為鐵路橋梁事業促進提供很大的動力。
關鍵詞:鐵路橋;簡支T梁;預制施工技術;后張法
1 工程概況
時速160公里客貨共線鐵路預制后張法簡支梁(角鋼支架方案)適用于結構類型為有砟軌道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T梁,單線由2片邊梁組成,雙線由2片邊梁、2片中梁組成。設計速度:160km/h,有砟軌道;牽引種類:電力。
2 T梁預制
濱州鐵路電氣化改造工程預制后張法鐵路用簡支T梁288片,其中通橋(2012)2101-I32m直線邊梁72片、通橋(2012)2101-I32m曲線邊梁202片、通橋(2012)2101-II24m直線邊梁8片、通橋(2012)2101-II24m曲線邊梁6片。
將在齊齊哈爾富鐵軌枕有限公司齊齊哈爾制梁場設置T梁場預制生產。采用的主要工裝設備為:120拌和站2臺,負責制梁混凝土的攪拌;22.5m-90t龍門吊1臺,25m-80t龍門吊2臺,澆筑混凝土、安拆模板、吊卸進場鋼筋及鋼絞線;DLT-180T輪胎式提梁機1臺,負責縱向移梁及雙層存梁;
3 常見問題及控制措施
3.1鋼筋安裝問題和控制措施。相對于鋼筋的安裝來講,在該階段主要產生的問題就是進行預應力橡膠棒和端模板安裝中,會產生的問題就是鋼筋偏移問題,特別是在預應力橡膠棒穿越當中,若是施工操作不合理,就會對定位網鋼筋產生損壞。在對端模板的安裝當中,若是其擺動幅度太大,就會造成鋼筋籠整體產生傾倒的情況,在對于側模板的實際安裝當中,由于模板和墊塊很容易產生側向滑動,造成腹板鋼筋的保護層出現不均勻的情況。
3.2模板運用問題和控制措施。第一,模板制作。做好橋梁各個部分的選材工作,側模、端模及底模需使用鋼材料,對其幾何尺寸進行檢測,確保其與設計方案中所提出的要求相一致;為后續澆注施工的順利進行,模板應滿足剛度與強度要求。在進行模型制作時,遵循簡單、方便的原則展開,底模跨中及距跨中4m處設5個Φ10mm排水小孔(跨中3個,其余2個)。底模臺座反拱每片梁澆筑完成后,對其臺座反拱進行復測,并按照終張所測上拱度,檢測其反拱設計是否合理,根據實測上拱度情況及鋪碴時間調整反拱值。終張結束后,測其梁長。第二,模板安裝。(1)在進行模板安裝前,檢查模型各個部位,不允許出現變形或損壞現象;深度清理模型連接區域,將污物等雜質去除,同時以均勻的方式對表面進行脫模劑刷涂(控制好刷涂材料至關重要,需使用到專用脫模劑進行處理,經此環節施工后梁體表面不允許出現發黑、發黃等現象);模板不允許出現撓曲或是凹凸不平等問題。(2)在底模上設置梁長控制線,以此為基準展開端模的安裝作業。此外,側模應設置高度控制線,從而確保側模安裝高度達到工程要求。(3)梁體鋼筋綁扎且吊裝完后,先安裝端模,經過驗收后才可進行側模的安裝作業,此環節遵循大面、小面交錯的方式,由中心點逐步引出向兩端進行吊裝作業,單節側模安裝結束后對下部拉桿進行固定處理,橋面板的鋼筋吊裝施工結束后,展開上部拉桿的安裝作業。(4)所有模型安裝作業結束后,校驗模型全長及橋面內外側寬度,在此基礎上將連接螺栓旋緊,確保側模具有良好的垂直性。
3.3混凝土施工問題和控制措施。在混凝土澆筑當中,相應的監測工作也是非常的重要,在這當中,鋼筋和模板溫度是非常重要的,確保其溫度能夠處在5~35℃區間內;若是溫度的誤差太大,需要采用針對性的溫度控制對策。在專用運輸車的輔助當中實現對混凝土的運輸,基于龍門吊吊移的方式展開灌注施工。在進行混凝土運輸作業時,需確保混凝土材料具有足夠的勻質性,不允許出現離析現象。梁體灌注施工時,安排專員進行監測,實時觀察模型及鋼筋的狀態,如果連接件松動應及時將其擰緊,當出現鋼筋變形過大的現象應進行相應的調整。基于提升混凝土灌注質量的目的,采取斜向分段、水平分層的方式進行。當混凝土到達另一端6m附近區域時,以反向澆筑的方式展開,最后實現二者的合龍。采用側振與插入式振搗相結合的方式,在處理過程中避免出現過振或是漏振現象,同時在振搗作業時不允許對鋼筋等構件造成損傷。嚴格控制分層澆筑厚度,單層最大值為30cm,遵循一次成型的澆筑準則,單片梁澆筑時間應控制在3.5h以內。
3.4張拉過程中的問題和控制措施。第一,初始張拉時,遵循兩端同時向主缸送油的原則,持續進行加載直至達到鋼絞線的初始應力水平,在做好上述工作后鋼絞線會表現出略微拉緊的狀態,在此基礎上對錨板位置做以調整,最終達到三軸同心的效果。在進行張拉作業時應調整鋼絞線的松緊度,確保各鋼絞線受力均勻性。第二,兩端均設置有千斤頂,此時應同時工作,由此進行送油張拉處理,直至控制應力水平位置,對鋼絞線的伸長量進行測量,兩端不同步率應控制在5%以內。第三,挑選材料時,限位板、工作錨及工具錨3大組件均須來自于同一廠家,以各批次鋼絞線為基準,適配合適高度的限位板,具體來說,當直徑變化幅度達到0.1mm時,在對限位板槽進行調整時幅度以0.4mm為宜。
3.5壓漿過程中的問題和控制措施。注重孔道壓漿的工序,啟動壓漿泵,基于此設備可以經由壓漿嘴進行微量的漿體外排,去除管路中夾雜的空氣及稀漿;確保排漿與攪拌罐的流速一致,方可壓入梁體孔道中。遵循由下至上的順序,對同一管道應持續進行施工,最終實現孔道一次壓實成型,以避免孔道漏漿等問題。提升漿體拌制的均勻性,不允許出現團塊現象,為確保漿體的質量,結束攪拌后應隨即投入使用,這一階段的時間應控制在40min內。
3.6封錨過程中的問題和控制措施。第一,當壓漿施工結束后,需要在3d之內進行封錨處理。必須做好前期準備工作,即對錨穴進行鑿毛處理,確保表面具有足夠的光滑度;此外,還需要將殘留在梁端的雜物清理干凈。第二,在錨穴內設置鋼筋網結構,并做好與錨墊板之間的固定工作。封錨混凝土填充應遵循如下工序:使用干硬混凝土材料進行填充,當與錨穴距離5cm時進行振搗處理,在此基礎上使用正常硬度混凝土進行填滿處理,做好封端及二次抹面工作,當新老混凝土結合狀態良好時再使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做進一步防水處理。
4結語
在對于鐵路混凝土T梁實際的預制當中,為了避免相應問題的產生,就需要確保T梁預制質量符合要求,就需要根據上述施工方法進行合理施工。并且,相應的人員也需要對T梁預制中的每一道工序加強合理的聯系,將自身的質量控制意識不斷提升,確保每一個施工環節質量符合要求,這樣才可以確保整體質量實現河流控制。且T梁施工本身就有著技術要求相對較高、工藝性相對較強的特性,其容易受到多種外界因素的影響,只有深入分析施工中的常見問題,對其進行針對性的控制,才可以保障T梁預制施工的質量。
參考文獻:
[1]王林.鐵路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簡支T梁上拱變形的分析與控制[J].智能城市,2018,4(02):137-138.
[2]羅國新.漢宜鐵路蔡甸制梁場后張法預應力混凝土鐵路橋簡支T梁外觀質量控制[J].江西建材,2016(08):164.
(作者單位:齊齊哈爾富鐵軌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