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宇嬌
摘要:近年來,我國對于城鎮建設的力度加大,經過不斷努力改革發展創新,已經取得了非常不錯的成就。隨著改革開放的加快深入,我國經濟得到了快速發展,城市化進程加快的同時,也帶來了一系列的土地問題,例如土地資源規劃不合理導致了耕地破壞、土地重金屬污染、土地資源供需關系不平衡等一系列問題。土地資源的不合理規劃嚴重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不符合可持續發展的綠色發展理念。
關鍵詞:新型城鎮化背景;農村土地規劃管理
我國整體經濟建設的快速發展帶動我國各行業發展迅速,我國人們的生活水平有了顯著的提高。改革開放以來,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不斷發展、城市化建設進程的不斷加快、土地資源的不斷減少與破壞,造成了土地資源供需關系存在嚴重的問題,不利于農村社會的穩定,阻礙了農村經濟的發展,背離了“可持續發展”理念。
1新型城鎮化發展現狀
隨著我國經濟迅速發展,尤其是近幾年以來,我國的城市化進程發展迅速。隨之也出現了一大批特色小城鎮、生態小城鎮、工業小城鎮、金融小城鎮,借助著本身獨特的優勢迅速發展。但是在城鎮迅速發展同時也不可避免在出現了一系列的矛盾,比較突出的就是城市化進程中對土地資源需求和土地資源稀缺的矛盾。由于土地資源稀缺,加上周邊資本的吸引,城鎮周邊農村土地就得到了大規模開發利用,導致了農村土地價值的不斷上升,在利益的推動下,往往出現農村土地過度開發、不合理開發的狀況,同時由于農民群體受教育水平較低,法律意識淡薄,隨著農村土地的開發加快,農民土地權益受到侵害的情況時有發生。因此農村土地規劃面臨著如何發展科學準確的規劃,如何落實規劃管理,如何使全體人民嚴格遵守規劃的一系列問題。當前我國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也迫切的需要合理地農村土地規劃引導,只有實施和加強農村土地利用規劃管理,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土地濫用、土地浪費和土地污染的混亂局面,從根本上解決征地難、土地利用難、開發利用難的困境。
2農村土地規劃的管理原則
1.優先進行農業生產的使用原則,農村土地的基本職能是滿足人們生產生活所需,而土地質量對于農產品的產量與質量具有重要的影響,并與社會的穩定息息相關。因此,在土地規劃過程中,必須優先考量農業生產的需要。2.節約土地的使用原則,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城鎮化發展的不斷加快,對于農村土地資源的占用率在逐漸增加。同時,各類娛樂場所的建造,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農業生產所需的土地資源。因此,為保障人們的正常生活、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需要對基本農田進行保護,而非農建設用地應盡量選取劣地或者荒山。這樣不僅可以有效地節約土地資源,而且可以保障城市化順利發展。3.因地制宜的規劃原則,我國地域遼闊,各地區之間不僅在氣候、溫度、文化等方面存在差異,地域差異也較為明顯,這種差異對土地規劃的方向及深度產生了影響。因此,為了保障土地規劃的合理性,必須結合當地的實際情況,采取科學的規劃措施。
3新型城鎮化背景下農村土地規劃管理措施
3.1規范農村土地規劃管理工作
為了規范我國農村土地規劃管理工作,管理部門需要從以下三方面出發。第一,優質土地應該被優先應用在農業生產上,土地質量是農業發展的根本影響因素,并且農業用地一旦被破壞較難恢復,而建筑用地對土壤的質量并無較大需求。第二,需要做到節約土地資源,隨著我國經濟水平的日漸提高,農村經濟也得到了迅速發展,農村人口數量也將增加,這對農村土地規劃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第三,管理部門需要做到因地制宜,結合不同類型土地資源的特點對其進行針對性應用,考慮到土地資源在質量和經濟條件上的差別,進而要實現規范化管理。
3.2完善土地資源保護監督以及保護制度
在進行土地資源開發和利用時,要從鄉村長遠發展角度出發,科學規劃用地,避免出現雷同建設或者重復建設等問題,促進產業用地持續化發展。農村土地規劃利用,作為旅游開發建設、工農業建設等,極易造成土地生態環境污染。基于此,在進行規劃時,便需要考慮到此問題,制定相應的措施,保護生態環境。具體措施如下:①建設污水處理廠;②建設垃圾填埋場;③做好農藥使用管理;④發展綠色農業和有機農業,切斷污染源頭,保證食品安全;⑤加大園林生態建設。在進行規劃時,需要預留相應的土地,保證配套設施的建設,為環境保護工作的開展,提供有效的支持。
3.3健全土地資源市場機制
針對我國土地資源市場機制不健全的問題,目前采取的措施主要有建立高效的農村土地規劃服務平臺以及從數量與質量兩方面完善土地規劃等。具體措施如下:對國家政府與當地政府的權利進行明確的界定,并制定切實可行的制度與標準;對土地規劃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實時處理,并對有關部門進行考核,依據考核標準,及時發現問題。
3.4提高政府監管水平
①加強基層土地規劃人才隊伍建設。我國各地區農村環境、土地基礎情況各不相同,因此對土地規劃管理必須依據當地情況實地考察,綜合分析各方面因素,否則就是紙上談兵,這就需要一大批在基層的土地規劃人才。但是目前,我國基層土地規劃人才隊伍相對薄弱,缺乏土地規劃、管理、監管等方面的相關專業人才,基層人才的缺乏嚴重阻礙了土地規劃管理的進程。為了提高我國農村土地規劃管理的效率,必須吸收優秀人才,提高施工隊伍的整體水平,更好地開展專項工作;②政府建立各種內部監督和外部監督機制,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和行政效率,充分發揮土地規劃監督職能,避免官商勾結、權錢交易等腐敗行為產生。
3.5明確土地利用規劃流程
①外業調查。利用現有的國土資源數據,并且開展外業調查,明確規劃區域土地的實際情況,加強和群眾的溝通交流。分析規劃用地的功能定位以及產業發展特點,明確土地利用問題,做好全面調查。②初步規劃。分析當前土地利用實際情況,分析重點問題。根據規劃區域人口和產業發展實際,布局規劃用地。基于總體規劃綱要,起草土地利用方案。③形成最終規劃。針對規劃草案,開展開放式討論,對于存在爭議的問題,要發揮群眾的作用,提出解決措施,保證規劃方案的科學性、合理性。經過反復論證以及專家評審后,最終確定規劃方案。
4結語
農村土地資源不僅與農民自身的發展息息相關,而且與國民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內在聯系。加強農村土地規劃管理,積極推進農村土地改革,不僅可以加快新城鎮化建設,而且對加快農村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具有重要意義。因此,土地規劃管理需要建立符合中國國情的管理體制。
參考文獻:
[1]裴如輝.我國農村土地規劃管理問題及對策探討[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2017-12-25.
[2]曹飛.城鎮化進程中的耕地占補平衡制度:困境與創新[J].社會科學輯刊,2015(5):120-125.
[3]張科.我國農村土地規劃管理問題及改革措施[J].商品與質量,2015(49):82-83.
(作者單位:山西財經大學公共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