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學杰 王振濤
摘要:在中學階段,體育是一門重要的課程,因為在這個階段,中學生的身體素質正處于發展階段,因此體育教學意義重大。隨著我國教育事業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中學體育教學模式逐漸被新課標中學體育教學所取代,本文就從新課標中學體育教學和傳統中學體育教學的優缺點為切入點進行比較分析,以此來了解新課標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新課標;中學;體育教學;傳統教學;比較研究
為了適應社會的發展,中學體育教學也在不斷進行改革和發展。隨著新課標的提出,中學體育教學更加注重對學生的素質教育,與傳統中學體育教學有了很大的差異。然而對于這兩種教學方式的優缺點,我們應當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結合二者的優勢,找到最適合的平衡點,為當代中學生的身體素質負責,為中學生體育教學精神負責,使中學體育教學的質量和水平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一、傳統中學體育教學的優缺點
傳統體育教學的優點在于易教和易學。樸素的民族品質對教學樸實無華的特性起到了決定性的作用,且傳統體育教學的宗旨在于對規定范圍內學生的學習水平予以不斷提升。學生通過教師的言傳身教,進行反復的練習,在這個過程中會對相關的體育動作進行不斷的摸索,這就提高了學生對技能的創新水平。最后,老師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考察,把這些學習情況作為體育考核的標準。
但是,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傳統中學體育教學對體育課堂沒有足夠的重視,很多教師為了學生的文化課成績常常會占據體育教學實踐,這種行為直接導致了學生們對于體育的不重視,長此以往,中學生的身體素質無法得到提高。另外,傳統體育教學大多是以參加賽事或運動項目為目的,只學習相關技能,對于其包含的理論知識避而不談,這就導致學生對于體育之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而且,無論是室內教學還是室外教學,都只是在一味地重復固定的話題和動作,這種教學風格無法吸引學生,極易打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1]。因此,在傳統體育教學中,過分強調一致性和紀律性會導致學生喪失自主能力,使原本活潑好動的中學生變的了無生氣,破壞了體育教學極具活力的氛圍。
二、新課標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的優缺點
新課標體育教學本質不在于完成教學目標,而是讓學生開放式地進行學習。新課標一再強調以中學生的健康為主,提升學生對自身身體健康的關注、注意加強自身身體素質、意識到健康的重要性等等一系列以健康為中心的理念及行為,讓體育教學的意義發揮得淋漓盡致。在教學過程中,老師仍然會進行示范,但這僅僅是讓學生了解如何進行某一種體育運動,然后讓學生對這項體育運動提意見,然后大家一起進行嘗試、一同進行練習,促使大家一起進行互動,讓大家真正去接受這項體育運動,最后才能真正學會體育運動,并且喜歡上運動。并且在進行教學前,老師會先了解學生的身體狀況,然后根據學生的體能進行安排,因材施教。這樣可以提高他們的學習能力,有利于學生舉一反三。
然而,新課標中學體育教學的教學程度相對較弱,雖然教師具有較高的體育水平,但在教學方面缺乏一定的組織能力和調控能力。另一方面,新課標中學體育教學的資金投入不合理,導致大多中學的體育教學設施得到了相應的改進,但部分偏遠的地區未得到較大的變動,依然存在器材老化、更新不及時、類型不全面等問題。
三、新課標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與傳統體育教學的對比
第一,傳統體育教學死板且落后,難以適應時代發展、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不利于新時代的人才培養。而新課標背景下的中學體育教學不遵循教學任務進行教學,脫離死板套路,讓學生自主選擇他們感興趣的運動進行學習,如果再進行輔導和練習就可以培養學生對運動的喜愛度,就可以提高學生對運動的喜愛,自然就可讓學生主動進行體育運動。只有適應新時代,才能有效地提高新時代人才的身體素質,這是新課標背景下中學體育教學取代傳統體育教學的必然原因之一。
第二,兩者的主體不同。在傳統教學中,老師是主體,需要依照教學大綱進行教學,所以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這些知識,不管學生是否愿意或者學生是否已經接受了這些知識。還有一部分老師僅僅是為了完成教學目標而進行教學,這樣很難培養出好的人才。在新課標中,學生是主體,需要以學生的要求作為教學目標,以學生為主,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然后老師從旁指導,由此可見,新課標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會更加人性化,更加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
第三,傳統教學的固定教學要求以及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發展。無論是課堂教學還是室外教學,傳統的教學有著教學目標,以及固定的“老師教、學生聽”的模式,束縛了學生的思維和手腳,讓學生不能進行自由發揮想象力和創造力,扼殺了學生的興趣愛好。新課標不同于傳統體育教學,它更加的開放,將“教”與“學”對換,讓學生做課堂的主人。學生學到了自己感興趣的體育項目,并且可以自主選擇學習內容,就會對體育課程更加感興趣[2]。老師的教學方式也具有很強的開放性,有很大的自我發揮的空間,而且老師可以逐一進行指導,能夠更加全面地了解學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可以明顯看出,新課標背景下的體育教學更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能力和興趣,讓學生能自主地進行自我鍛煉,有效提高身體素質。相比而言,傳統體育教學的弊端就比較明顯了,如思想較為片面、教學內容相對陳舊單一、教學過程趣味性較低等。新課標不再束縛學生的思想,可以說這不但提高了學生的身體素質,還提高了學生的心理素質,突出了當代體育教育的“素質教育”,是教學的一個新的發展。
參考文獻:
[1]唐宜峰.傳統中學體育教學與新課標下中學體育教學的比較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S1:159-160.
[2]牛海峰.新課標體育教學中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J].快樂閱讀,2011 (12):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