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琳
摘要:精準扶貧是打響脫貧攻堅工作的重要舉措,為了更好的落實貫徹精準扶貧政策,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找出政策下貧困縣體育文化發展的核心驅動力。本研究以代縣體育文化為研究對象,采用文獻資料法,訪談法和實地調查法,對精準扶貧下代縣體育文化發展狀況及推動其發展的驅動力,目的在于找出體育文化發展的核心驅動力,為新時代小城鎮體育文化發展提供依據,對當地體育文化發展的驅動力進行研究,代縣體育文化分為內部驅動力和外部驅動力,其中核心驅動力是體育文化+旅游產業。
關鍵詞:精準扶貧;體育文化;驅動力;內部動力;外部動力
國家體育總局十多年來一如既往地扶持著代縣群眾體育的發展,尤其是近三年來,更是十分重視,國家體育總局局長、副局長多次帶隊來代縣察看扶貧工作,每次都給代縣體育扶貧地區帶來大量的資金和器材。本研究提出的關于發展代縣體育文化的核心驅動力,是為了加強代縣傳統體育文化建設,豐富居民的體育文化生活,改善居民的體育生活方式,使代縣居民體育生活變得更加科學、文明,為我國當前精準扶貧下貧困縣體育文化建設、構建新時代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提供一定的理論與方法支持。
一、研究方法
(一)文獻資料法
通過中國知網學術文獻總庫檢索相關文獻資料,以“驅動力”為關鍵詞進行全文檢索,檢索到相關文獻3364篇,文獻資料較多。
(二)實地調查法
通過對代縣體育局候主任進行訪談,從現有的體育物質文化、體育制度文化、體育精神文化與代縣居民體育文化參與現狀等方面進行訪問,并完成對資料的搜集。
二、討論與分析
(一)精準扶貧下代縣體育文化發展現狀
目前,國家體育總局十分重視代縣體育文化發展,對該縣提供了大力的人力和財力,提高代縣體育文化競爭力,免費為代縣培訓相關社會體育指導員,使代縣參加體育運動的人數不斷增長,極大的推動代縣體育文化的發展。為今后體育文化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二)代縣體育文化發展的外部驅動力研究
1.外環境
自2002年起,代縣就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體育總局定點扶貧縣。代縣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北部,境內有滹沱河流經,是典型的“兩山夾一川”地形。全縣占地共有1721.5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共有20余萬人,現轄6鎮5鄉377個行政村。
2.機構組織管理
代縣有各種居民自己組織的體育協會和民間體育文化社團等。民間體育文化站隸屬代縣體育文化活動中心,是代縣體育局的直屬部門,由政府體育局領導直接參與管理。為加快代縣體育文化穩步發展的步伐,一定要明確體育代縣民間體育文化社團和體育協會的相關職責,協調好其與當地體育局的關系。
(三)代縣體育文化發展的內部驅動力研究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矛盾處與一切事物發展變化過程之中,都分為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矛盾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而決定代縣體育文化發展方向的是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內部動力是起著首要作用的動力源泉。這種內部驅動力主要體現在代縣居民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對體育鍛煉的需求和體育消費觀念三方面。代縣政府對于體育組織長期的管理所產生的應急反應,實際上是由居民內部自身選擇決定的,它的內在方向是體育部門的不斷發展。代縣體育文化建設內部環境的相對平衡能夠促進開展各種民間體育文化活動,促進體育文化事業向更高層次發展,從而推進代縣各項體育事業更加完善。
三、結論
本研究以代縣當地體育發展現狀為研究對象,在廣泛查閱文獻的基礎上,通過對代縣實際體育文化現狀進行實地調查及對相關人員進行訪談,得出的研究結果表明:精準扶貧下的代縣體育文化通過旅游產業得到良好的發展,群眾參與體育率明顯提高。只有不斷完善相關制度才能促進當地體育文化發展,實現真正的脫貧致富的目標。
參考文獻:
[1]宮留記.政府主導下市場化扶貧機制的構建與創新模式研究——基于精準扶貧視角[J].中國軟科學,2016 (05):154-162.
[2]李海英,周清.貧困地區農村公共體育設施實效性研究——以國家體育總局幫扶代縣為例[J].貴州體育科技,2016 (04):1-3.
[3]王經健.微時代視域下我國體育文化發展[J].當代體育科技,2017,7 (33):154-155.
[4]張麗男.我國體育文化產業發展的驅動力分析及其戰略規劃[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12,31 (02):42-44+49.
[5]劉玉常.小城鎮體育文化發展動力機制研究[D].曲阜師范大學,2007.
[6]李雪,陳麗曉.中國群眾體育參與的影響因素及驅動力研究[J].福建體育科技,2014,33 (01):10-12.
[7]林鋒.新農村排球文化建設與發展驅動力研究[D].福建師范大學,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