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丹
摘 要:在小學教育中,數學是一門非常關鍵性的學科,學好數學對于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和空間想象能力具有非常重要性的意義。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是一項基礎性的教學工作,這可以提升學生們的數學探究能力,并且有效改善數學課堂教學質量。本文就如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進行了探討和研究。
關鍵詞:小學數學;課堂教學;創新意識;培養策略
在小學數學課堂中,教師們不僅僅要傳授給小學生們相關的數學理論知識,而且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當今時代是創新的時代,社會對于人才的需求越來越高,對于人才的質量要求也越來越嚴格,只有具備足夠的創新能力和創新意識,才能夠真正成為高素質人才,因此,小學數學教學管理部門必須要充分意識到創新的重要意義,并且鼓勵教師們改革和完善教學課堂,注重以人為本的教育,充分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要順應素質教育的要求,順應新課程改革的響應和號召,研究各種能夠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案
1、小學數學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1教師忽視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
受到傳統應試教育的影響,很多小學數學教師過分注重學生們的期末考試成績,但是卻沒有注重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是否充滿了樂趣,是否是主動積極的去學習,這種以考試成績為導向的教學方式是比較片面的,在這種教學目標的驅使下,日常的課堂往往以填鴨式教學為主,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高效的溝通和交流,師生關系仍然存在著較大的隔閡。長此以往,學生們的數學學習積極性必然會受到影響,甚至有一部分學生產生一種厭煩的情緒,在具體的數學課堂開展過程中,很多教師往往讓學生背誦大量的數學公式,卻沒有為學生們講解公式的來源,也沒有注重推導過程,因此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并不能夠充分發揮,這會形成一種惡性循環,導致成績的停滯不前,教師必須要加強對于創新意識的培養。
1.2教師對創新意識培養的理解不夠充分
有一部分小學數學教師雖然對創新意識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認識,然而他們對于創新意識的培養過程理解不夠充分,這導致數學課堂沒有起到應有的教學效果。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這部分教師認為,要想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就要把課堂完全放手給學生們,這部分教師一味地讓小學生成為課堂的主導,但是卻沒有充分考慮到小學生們自制力差和愛玩兒的天性,進而導致數學課堂失去束縛,很多學生白白的浪費了課堂時間,卻沒有學習到充分的知識,也沒有培養自身的創新意識,長此以往,數學教學質量必然難以提升。
2、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創新意識的方法
2.1建立和健全創新意識教學理念
為了更好的培養小學生的創新意識,提高創新水平,小學數學教師就必須要充分意識到創新教育的重要意義,并且以身作則,樹立起創新意識教學理念,并且把這種理念融入到日常教學中的各個環節, 要從傳統的教育理念中逃脫出來,改變滯后落伍的數學教育方式,不能夠完全把考試成績為導向,要注重學生們在日常學習中的學習感受,注重培養他們的學習興趣,只有這樣才能夠激發主觀能動性,培養創新意識。除此之外,教師應當注重與學生們進行溝通和交流,及時把握學生們的學習狀態和學習水平,從而做到課堂教學內容和教學進度的調整,要不斷豐富課堂教育活動,培養小學生們創造性的課堂氛圍,鼓勵學生積極發言,積極探索,尊重學生的個性和言論,培養他們的挑戰精神和質疑精神,學生們才能夠建立起學習的自信,更加積極主動的學習數學,從而培養創新意識,提升數學成績。
2.2采用多元化的創新意識培養方式,加強理解
創新意識的培養不應當依賴于單一的途徑,而是要依賴于多元化的培養方式,因此,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充分意識到這個問題,在具體的課堂教育中,要立足于學生們的心理特點去開發課程,讓課堂更加契合學生們。可以設置各種類型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去自由的探索,并且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合作,每一位學生承擔獨立的小任務,小組成員共同合作,積極投入到問題的研究之中,這能夠幫助學生們形成質疑精神,培養創新意識。除此之外,教師也應當深入研究數學教學的本質,數學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的,是抽象知識的高度總結, 如果采用生活化的教學方式,學生們將會更加容易接受。例如,在講解加減法和乘法運算的時候,可以帶學生們走到集市或者超市買一些教學文具,讓學生們進行實際的四則運算,從而做到理論聯系實際, 這也會讓學生們感到非常新鮮和有趣,因此,生動有趣地數學課外活動能夠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
2.3布置開放性的數學作業
小學數學教育不應當僅僅局限于課堂上,也應當延伸到課外教學之中,因此,教師可以選擇為學生們布置開放性的數學任務,讓學生們在課堂的45 分鐘之外也能夠學習到充分的數學知識,培養創新型意識。在傳統的課外作業中,數學教師經常給學生們布置一些教材課后的習題,這種類型的作業能夠很好的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然而如果一味的使用這種習題作為作業,將會降低學生們的學習積極性,他們會感到枯燥和乏味,創新意識難以得到有效的培養,因此,我們應當注重布置開放性的數學作業,讓作業能夠具有新型的有趣的形式。例如,可以布置合作性的作業,讓幾名同學共同完成一項數學任務,從習題練習中解脫出來,在學習七巧板這一部分內容的時候,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一位成員分別用七巧板拼出幾個大小不同的正方形, 這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們的思維能力和想象能力,培養創新意識。
2.4把握教學難點,生成學生的認知沖突
在小數數學教學中,一節課教學重點能否得以更好體現,難點如何的快速突破,不是要看老師講解的有多么的豐富全面,而是取決于學生能否主動積極地對這一節課中重點與難點進行分析了與研究了。所以,教師要想使學生積極思考,就得想辦法引導他們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程學習中來,而想讓學生能夠主動的參與到課程學習之中,教師就應在教學中,去故意生成與放大他們對本節課的認知沖突,只有這樣學生才能在矛盾當中來激起思維的碰撞,進而對一節課中的重點產生深刻的記憶,對本節課的難點與易錯點才會有更精準的了解與把握。例如在學習“有余數的除法”中。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給學生進行有效教學。如老師向學生提出:為了使我們的班級變得更美麗,老師買回來了20 盆鮮花,裝扮我們的校園。李老師想將這20 盆花分組進行擺放,每組擺5 盆,可以擺幾組呢?一些學生很聰明的就回答:分為四組;而后教師可以向學生進行二次提問:你們是怎么計算出來的;學生則回答20÷5=4。還有一些學生一時沒有反應過來有說3 組的也有說5 組的,面對這種情況的發生,教師不要批評這些回答錯誤的學生,要進行耐心的講解與引導,使這些學生真正了解有余數數除法的意義。同時,使學生在思考中提高思維能力。
總而言之,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社會對于創新型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強烈,小學數學教師必須要注重培養學生們的創新意識,不斷改善教學策略,立足于學生們的實際狀況來開展教學,建立活躍的創新的開放的課堂學習氛圍,從而有效培養學生們的創新精神,提高學習成績,為學生們未來的成長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韓宏靜.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核心素養的培養[J].黑龍江科學,2013(01).
[2]唐開茂.小學數學教學中提問策略的解讀[J].農家參謀,2018(01).
[3]陳小鐘.創設大空間建構數學教學共同體[J].名師在線,2016 (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