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佳
摘 要:企業經營就是一個能量生產、能量轉化的過程,產品生產勢能、渠道和營銷把勢能轉化為動能。做產品,就是把一塊千鈞之石推上萬仞之巔,獲得盡可能大的勢能,然后在最高點一把推下去,用渠道和營銷減小阻力,把勢能轉化為最大的動能,獲得盡可能深遠的用戶覆蓋,這就是所謂的“企業能量模型”。對于黨建工作而言,阻力是什么、阻力要如何消除,企業能量模型又應當如何有效運用,這是本文將要探討的重點內容。
關鍵詞:黨建工作;企業能量模型;高質量發展
一、阻力在哪里
對于黨建工作而言,企業能量模型該如何運用。筆者認為,首先應當要做的是厘清公司自身在“推石之路”上的阻力。倘若將黨建工作的推廣比喻為推石之路,各支部比喻為推石之人,則公司現有黨建工作主要存在兩大阻力:
(一)上山之路的阻力——常規工作存在缺失
無論是創新還是發展,都應該先以穩定的基底作為支撐,而這一基底就是我們的常規工作。
通過各季度支部考核我們發現,許多支部在常規工作上都存在缺失和不足,譬如學習筆記書寫不夠規范、手冊記錄有誤、請假條缺失等。雖不涉及原則性問題,但卻極易給人留下態度松懈的印象,試想,一個部門、一個企業,倘若連最基礎的常規工作都不能保質保量完成,那又何談高質量發展。這就好比推石上山的路上有許多小碎石,雖不至于阻礙巨石滾動,但小碎石多了,總會對體能造成一定的浪費,影響推石上山的速度與效率。
究其根本筆者認為主要有三方面原因:一方面,支部工作存在拖延現象。常規工作具有極強的重復性,但正是因為重復性,許多支部在處理常規任務時就易產生拖延心理,覺得等到要檢查了再來補全也耗費不了多少時間。可是我們應當看到,常規工作之外的臨時任務不在少數,數量多時甚至會有一天內多項任務堆積的情況。新任務不熟悉但又亟待完成,這勢必會占用許多時間與精力,倘若此時常規工作又由于拖延未完成,在時間緊迫的情況下,雙向的工作質量都會受到影響;另一方面,信息傳遞存在誤差。以卷包車間為例,由公司黨建部到車間黨總支、各班組支部到黨小組,至少四級的任務傳遞勢必會造成一定程度的信息傳遞誤差,影響工作完成質量;再者,近一年來公司人員調動頻繁,支部設置也進行了調整,黨務工作者中加入了許多新鮮血液。對支部工作的不熟悉加上“保姆化”的服務極易讓新人產生極強的依賴感,一旦某項任務沒有模板沒有指導意見就變得無從下心。
(二)下山之路的阻力——支部交流嚴重缺乏
如果說上山之路的阻力只是影響推石的速度和效率,那么下山之路的阻力就可能直接影響巨石落地的方向和輻射范圍。試想,一排推石者站在巨石邊將其推動,倘若一方的推力過大,另一方推力過小,則巨石便極有可能偏離預定軌道,縱使勢能再大,偏離軌道的巨石終究是不能抵達預定的目的地、實現預定的目標。所以,各支部間是否能夠均衡發展是影響我們黨建工作推行效果的關鍵。
縱觀公司各支部我們發現,車間大多強調黨建和生產相結合,以卷包車間為例,由于支部與班組重疊,支部建設與班組工作也就得到了有效的融合,支部活動與班組活動可同時開展,既保證了活動的參與率,又讓支部工作變得豐富多彩。而機關雖有強調黨建與業務融合,但除早前質量月時質管部有開展系列活動之外,各支部的黨建工作仍僅體現在主題黨日及黨員外出活動上,給人一種為了完成任務而做黨建的印象。
而車間各支部雖有許多創新性的方法與活動,但卻普遍各自為營,支部、車間與機關間缺乏溝通交流,創新模式與方法局限在本支部范圍內,橫向推廣運用不足。此外,由于溝通不足,甚至出現機關個別支部誤把車間支部當成下級支部的錯誤觀念,這反過來也在某種程度上也限制了各支部之間的有效溝通。
再者,無論是車間還是機關,黨建活動的開展都未能緊跟企業工作重點進行拓展,對于高質量發展、意識形態落地等各項主題多是被動學習,在破解企業生產經營難題、激發黨員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等方面缺乏黨建價值覆蓋與延伸。
二、如何消除阻力
基于上述問題,我們應當如何消除阻力,把勢能盡可能大地轉化為動能以獲得盡可能深遠的用戶覆蓋和影響,筆者認為應當從以下三方面加以改進:
(一)夯實進取,做好常規工作
從源頭抓起,從根本上消除不良心態的影響。一方面,改變考核方式。對各支部常規工作由定期普查改為不定期抽查、互查,逐步督促各支部提高工作效率;另一方面,改“保姆式”為“一站式”服務。對新晉黨務工作者安排統一培訓,培訓內容不僅應當包含各項工作的具體工作流程,更應當包含做黨務工作的工作習慣和工作思路。要將思維導圖工具推廣至各支部,幫助各黨務工作者在多任務的情況下也能合理安排好時間,厘清工作思路,在保證質量的情況下探索適合自己支部的工作方法與模式。
(二)團結協作,加強支部交流
眾人拾柴火焰高,雖然現在在許多職能工作的開展上,車間多是以協同者的形象出現,但在黨建方面,車間各支部(總支)卻是名副其實的帶動者。所以,在消除所謂的上下級支部的錯誤觀念的基礎上,應充分發揮車間的帶動作用,以車間帶動機關,形成互幫互助的良好氛圍。當然,一個觀念的改變可能需要一個長期的過程,榜樣的力量也需要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所以可建議先從各車間間的交流開始,慢慢擴大輻射范圍,從而形成帶動一群、影響一片的效果。
(三)開拓創新,打造智慧黨建
創新是是高質量發展的第一動力,在做好常規工作、優秀支部帶動落后支部之后,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謀求共同的高質量發展。這就好比木桶原理,在補全好木桶的短板后,我們要研究的就是用怎樣的方法才能使木桶發揮出最大的功效。
共同的發展需要創新,高質量發展更需要創新。我們現在在推行“智慧龍煙”的理念,換位思考,黨建工作同樣也可以打造“智慧黨建”的目標。一方面可將黨建工作向信息化、數據化靠攏,將“龍煙黨旗紅”進行迭代升級,加入數據采集、統計分析、人機互動等內容;另一方面,可借鑒“共擔質+”理念,形成“黨建+”氛圍,在強調黨建與生產經營相結合的同時強調黨建與企業文化、精神文明以及團建的結合,通過項目聯動的方式,將黨建與職能文化相結合,將黨建工作嵌入部門(班組)的各項工作之中,通過一個活動達到雙向甚至多向的融合,在減少參與者參與活動的次數、節約時間與精力的同時達到提高活動宣貫質量的效果與目的,讓黨建緊跟上企業發展。
參考文獻
[1]舒暢.新形勢下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路徑的探析[J].黨史博采(下),2019(03):50-51.
[2]胡煒.推進國有企業黨建工作創新的路徑思考[J].智庫時代,2019(11):7+30.
(作者單位:龍巖煙草工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