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利花
摘 要:目前我國養老方式以家庭式為主,隨著社會的發展以及家庭結構的變化,獨生子女無力、無暇照顧老人的矛盾越發突出,特別是新的家庭結構——“四二一”模式,更增加了家庭養老的難度。第一代獨生子女不僅有“養不起小孩”的憂慮,還要直面“養不起父母”的危機,家庭式養老向社會化養老發展勢在必行。
關鍵詞:家庭式養老;矛盾;轉型
上世紀70年代我國實行的計劃生育政策,有效的緩解了人口對環境和資源的壓力,促進了社會進步,但也給中國社會帶來了一些顯著的變化,其中家庭結構日益核心化和小型化,使大多數家庭面臨著沉重的養老壓力。隨著人口老齡化的加劇,各種養老問題日益凸顯,其中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最為顯著,“妥善解決這一群體“老有所依”的需求,既是重大的民生問題,也成為一個重要的政治問題,關乎國家對人民的承諾。”
一、獨生子女面臨的家庭養老問題
長期以來,中國社會最主要的養老模式是家庭式養老,“養兒防老”是沿襲多年的至理名言,直接表明了家庭養老的本質。但現實是第一代獨生子女大都剛剛邁過而立之年,肩膀上承擔了越來越多的社會責任,不能時常陪伴父母,經濟上也面臨著巨大的壓力,并不能很好的承擔贍養老人的責任。當前,獨生子女家庭面臨三大養老問題,
1.經濟負擔過重。對獨生子女家庭來說,少部分家庭父母的養老金退休金可以滿足生活基本需求,但大多數仍需要子女支持,甚至沒有養老金,完全依靠子女,這就加大了子女負擔,而收入水平相對不高的子女又面臨著“子女教育”和“父母養老”的雙重壓力,造成獨生子女對其父母養老的無力。
2.生活照料不足。隨著父母年齡的增大,身體機能開始退化,可能會有一些疾病,多子女的家庭可以輪流照顧,對家庭生活和工作影響較小。而獨生子女則要依靠個人來照顧父母,即使聘請專門人員照料,也必須有堅實的物質基礎做后盾,并且要兼顧工作及子女,壓力過大,時間精力不足,無法盡心贍養父母。
3.精神陪伴缺失。獨生子女家庭中,子女是父母唯一的寄托。隨著子女成家立業,選擇與父母分開居住,造成“空巢老人”的現象,父母的失落感和孤獨感倍增。尤其老人退休之后與社會接觸變少,生活相對貧乏,長期處于這種環境中,對身心極為不利。
4.失獨家庭。由于疾病或意外災禍使獨生家庭失去了子女或發生嚴重傷殘,給老人機會毀滅性的打擊,甚至失去生活的信心。且在老年尤其患病之時面臨著無依無靠的困境,這些家庭因無子女或子女失能而面臨巨大的養老、醫療、心理、精神等方面的困境。
5.養老產業不夠完善,人才缺失。從當前中國養老產業發展情況來看,面臨著人才不足的問題。由于從事養老服務業收入較低且繁瑣細致,愿意進入養老行業的年輕人少之又少。
二、獨生子女家庭解決養老問題的對策
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不僅是個人問題,也是民生方面的重要內容,需要個人、家庭、社會三方面協作。
1.個人方面
大多數中國家庭依靠“依賴養老”,獨生子女父母應盡快改變這種傳統的養老觀念,樹立“獨立養老”的意識,保持樂觀開朗的心態,積極豐富自己的晚年生活,參加社會活動,拓寬生活范圍。另外,在經濟方面,要樹立先進合理的養老理財意識和保險意識,為晚年生活作保障。
而獨生子女要積極面對養老問題,除了給予父母經濟支持以外,要多關心父母的精神世界,多交流溝通,讓他們感受到來自子女的關懷,避免產生失落甚至心理疾病。同時要保持一個正確的心態,不要把贍養父母當做負擔,培養自己的獨立意識努力奮斗,為贍養父母做好準備。要鼓勵父母多參與社會活動,保證老年生活的充實感。
2.社會層面
我國的養老模式應該呈多樣化發展,機構養老、社區養老、醫養結合等方式全面發展,通過社會教育促使老年人及其子女轉變養老觀念,結合自身實際選擇新型養老模式。不斷完善養老體系,拓寬養老資金渠道、對現有養老機構規范化管理,為老年人提供更優質的服務,保障其晚年生活質量。
另一方面,獨生子女家庭養老理財是整個社會和國家的重要工作。合理的養老理財規劃將會減少家庭和國家的負擔,同時也給老人心里安全感,為晚年生活打下基礎,因此,從企事業單位到政府機構,都需要協力合作,共同促進獨生子女家庭養老理財規劃的發展完善和有效實施,完善養老理財規劃,規避理財風險。
3.國家層面
獨生子女家庭作為特殊政策下的產物,他們為國家發展放棄了很多,所以獨生子女家庭老人的養老福利方面,國家其實已經有了相應的傾斜。現有的補貼種類繁多,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減輕獨生子女的負擔,但并不是普惠性質并且數目有限,事實上很難滿足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需求。如何妥善善解決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還需要有關部門和機構未雨綢繆,正視這個問題的緊迫性和嚴重性,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完善養老制度,動員社會全員力量,讓獨生子女父母有更加幸福的晚年。
應對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問題,需要加強頂層制度設計,健全獨生子女家庭養老服務政策體系,完善對獨生子女家庭養老政策的研究、規劃、監督及執行等工作。具體來說,要對獨生子女家庭父母養老實行普惠制,切實減輕獨生子女家庭的養老壓力,例如提高獨生子女費,提高老人低保標準,建立合理的獨生子女尤其是高齡父母生活補貼制度,完善失獨或子女因病或意外而失去勞動能力的家庭的補貼和長期照護保險制度。建立獨生子女家庭養老專項基金。
另外,鼓勵社會和企業進入到養老產業發展中來,完善養老產業的規章制度法律法規,提高服務標準和質量。提高養老服務人員的薪資待遇和地位,鼓勵更多的年輕人進入這個產業,以緩解養老行業人才不足的困境。
獨生子女父母積極響應國家號召,做出了巨大犧牲,相對于多子女家庭,養老壓力更大些,解決他們的養老問題不僅是關乎到相關家庭與個人,更是促進養老體系完善的重要舉措。我們應該共同關注這一群體的養老問題,在國家現實情況下積極應對,早日實現我國養老方面“老有所依”“老有所養”的目標。
(作者單位:中共開封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