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堯
摘? 要:我們所談到的運動部和被成為勝利顧客,是指人在訓練過程中所能夠承受的運動訓練程度,即身體可承受負荷,運動強度和運動量均屬于運動負荷的主要內容。在小學體育教學過程中,為了完成教學任務,需要設置適當的運動負荷,以此來提高學生的身心素質,加強學生的身體機能。因此,我們需要探討如何在小學體育教學中設置適宜的運動負荷,本文結合多年體育教學經驗,探討科學合理安排體育運動負荷的方法。
關鍵詞:小學;體育教學;運動負荷設置;探討
教師想要收獲良好的體育教學效果,需要設置相應的教學目標,以適宜的運動負荷來激勵學生,提升教學效率,而運動負荷則是評價體育教學效果和體育鍛煉活動整體安排的關鍵性指標,以適宜的運動負荷來指引學生提高身體素質,推動學生身心健康發展。但就目前來看,體育運動負荷不是偏小就是過多,學生無法得到適當的鍛煉,需要改變這種教學窘境。
一、“運動負荷”知多少?
傳統運動負荷,我們從運動生理學角度考慮,在體育鍛煉過程中,人的運動負荷會隨著多種因素的影響而受到刺激,這個條件下身體機能會發生適應性變化。因此,體育課堂中教師熟悉運動負荷的相關理論知識,聯系學生的學習情況與身體復合程度,選擇適當的設置運動,顧客可以有力的調節學生的身體機能活動,鍛煉學生身體素質。
通常情況下學生在長期而有規律的運動負荷設置要求下,身體機能會產生規律性的變化,例如長期堅持鍛煉的學生,身體素質往往會提高。小學階段體育課基本結構包括準備環節、教學過程、結束環節,而教師應當根據不同階段的運動負荷要求,考慮運動時學生身體機能特征,確保學生的運動負荷在人體技能所接受的適宜程度之內,遵循學生的實際情況,并且還要考慮到學生的差異。隨著復制教育的推行,愈加重視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許多體育教師跟風設置運動負荷,大量的運動負荷與學生的實際情況不相符,超量的鍛煉不利于學生身體健康,再次著重強調避免這種情況,需要考慮到學生運動負荷身體的可承受范圍,杜絕“假大空”形式主義。
二、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負荷設置舉措
(一)明確體育教學任務,合理安排課程內容
一堂好的體育課必須要有合理得當的課程內容安排,在備課時要詳略得當、有的放矢,可以將不同種類的運動相互搭配在一起,以多種多樣的運動負荷來相互配合,交替運動量,既可以吸引學生的鍛煉興趣,同時還可以提高教學效率。
比如,運動負荷強度相對較高的運動項目可以與不和強度較低的項目相互搭配,其中耐力長跑、攀登等屬于較高強度的運動項目及運動負荷量較大,可以與踢毽子或者是投擲等項目相結合。在設置課程內容時,教師應當注意指導學生鍛煉時,尤其是學習新的知識技能時,不應該設置過量的運動負荷要相對適宜,而且整個過程要充滿趣味,可以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潛移默化中提升學生的協調能力和反應能力。我在教學過程中,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設置“接力游戲賽”,設置適當的運動負荷,融入了游戲教學理念,學生在相互競爭、相互合作的過程中,既可以提高身體素質,同時也能夠獲得愉快的課堂體驗,經過一段時間的鍛煉,學生的長跑能力明顯提升。
(二)科學合理掌握練習密度,保證運動負荷的適量
當有了適當的教學目標之后,教師還應當仔細研讀教材要求,聯系教學目標,設計合理的練習密度,科學合理的設計體育訓練活動,還要具有實效性、目的性。訓練目標是指引體育課堂設計的重要指標,因此必須要保證訓練目標的合理性,杜絕設置過高或者過低的教學目標,不利于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體育教師還需注意運動負荷中要合理的滲透練習密度,以“籃球”活動為例,教師應當首先要了解籃球教學的重點難點問題,根據本班級學生的學習情況,選擇性地創設教學內容,針對不同年級階段或者是不同性別的學生群體,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來啟發學生理解重難點要領。
我在教授學生“羽毛球”運動要領時,以多媒體來輔助教學,從網上找尋羽毛球運動視頻,對學生更加直觀的講解羽毛球“揮拍”、“發球”、“接球”等動作,以此增強學生的直觀感覺,之后學生在相互配合練習羽毛球要領的時候,就可以回想到視頻中的動作,同時之間配合越來越默契,就能夠獲得練習的喜悅之感,有助于增加練習密度。
三、結束語
總而言之,在小學體育教學課堂中,教師必須要嚴格按照新課程教學目標,適當合理的安排課堂教學內容,堅持素質教育理念中的“以生為本”觀念,適當的設置運動負荷,從而學生的學習有效性。本文針對教師教學方面,提出了一些思考,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影響運動負荷的因素還有許多,比如說季節因素、氣候因素等等,還需要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因情況而定、因地制宜,設置合理運動負荷,為培養學生良好的運動習慣打下基礎。
參考文獻
[1]于鵬.小學體育教學中科學合理安排運動負荷芻議[J].內蒙古教育,2018(04):55-56.
[2]俞航天.小學體育課堂適宜運動負荷的實踐探索[J].中國培訓,2015(18):262.
[3]林錦秀.新課標視角下體育游戲在小學教學中的運用[J].福建體育科技,2014,33(02):60-61.
[4]錢小平.小學體育教學中運動負荷設置的基本策略[J].甘肅教育,2014(04):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