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澤順
【摘要】當今隨著新中國經濟的騰飛和科技的快速發展,同時也伴隨著現代化設計的思想浪潮的涌入,人民對居住環境的設計水平的需求也日益提高,大量的新的設計元素不斷的融入到人民的居住環境當中,與此同時,我國現階段的居住區尤其是高層的居住區,其景觀設計也是在創新文化理念的指導下來進行的,探索其個性化的同時,來實現其向現代化的轉變。在不失其功能性的前提下,增加其實用性,地域性等特點,從而拉近人與人之間的距離。而也就是在這樣的愿景之下,對于現代高層居住區的景觀設計有了一個全新的設計思維方式,在高層居住區的景觀設計當中,既能夠因地制宜的帶有地方性特色的進行設計,又可以來迎合大眾而不是趨于庸俗老套,讓其能夠適用于主流的大眾理念。本課題的研究意義,旨在對于現代居住區景觀設計的研究和分析,著重把握“整體性”的原則和“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從而突出了景觀設計對現代高層居住區的重要性。
【關鍵詞】地域性;整體性;以人為本
一、常綠植被在高層居住區景觀中應用分析的研究意義
在20世紀后期,住宅園區內的綠化概念逐漸在國內流行開來,學習國外優秀住宅園區的規模型綠化概念漸漸深入人心。因此,人們開始著眼于居住區內景觀設計的和諧性、豐富性以及人性化的設計,力求打造出一種優美而舒適的居住環境。與此同時,住宅區內的景觀設計逐漸得到發展,進入相對穩定的發展階段。
伴隨著祖國經濟的日益發展,居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高,居民對評判生活水準的要求也日益提高。但因我國的人口基數大,并且呈不斷上升的趨勢,因此,改善居民居住水平和居住環境的問題也逐漸出現,以往的底層或多層居住住宅已經無法滿足居民居住條件的需要,所以,高層住宅應用而生。而所謂的高層住宅,正是城市發展的現代化以及工業化的產物。高層住宅既可以節約土地,又可以增加人口居住率。土地的居住率、利用率相對于傳統的多層住宅得到了極大的提升。隨著高層住宅的不斷發展,與其配套的景觀設施也得到了不斷的發展,從簡單到復雜,居住區內的景觀設施已經儼然成為了一個評判居住區的一個重要指標。因此,建設一個以保護生態為最終目的的新型園林景觀的居住區,已經成為中國現代化發展的人民所追求的新的目標。也正因如此,住宅區內的景觀規劃設計,逐漸擺脫了以往對建筑風格的追隨,慢慢地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體系。高層居住區內,無論是住宅建設或者是景觀建設,歸根結底都是為了居住人民有一個更好的生活環境。因此,在住宅園區中,建筑和景觀規劃設計一體化的設計方式,已經成為了一種時代的必然趨勢。也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對高層住宅區內景觀設計的研究,有了很重要的意義。
二、高層居住區中景觀規劃的客觀規律和原則
(一)地方性原則
當我們對一個高層居住區的景觀進行規劃和設計的時候,應尊重當地的人文知識和傳統文化,規劃和設計應該根植于所在的地方,住宅園區內的景觀規劃設計應當充分考慮當地文化所給予的啟示。其次,應順應當地的自然條件,任何植被其固有的生態系統都有其特定的環境與規律,在景觀規劃設計的同時應當根據其具體的特性來進行分析設計,并且充分的考慮當地的氣溫,水土,以及植被的生長適應性。
(二)整體性原則
高層居住區內的景觀規劃與設計是一個綜合性的整體構架,它的實現應當是在一定的條件所限制下的。既要滿足社會的需求,又要滿足自然的規律。同時,高層居住區內的景觀設計也屬于藝術的范疇,應將藝術的感性與理論的理性做到相應的結合,無論缺少哪種理論,景觀的設計都會存在一定的缺陷。居住園區內的景觀設計,并不是為單一的某種景觀進行設計,而是對整個居住區內的生態系統進行設計,是對居民居住環境的系統性以及生態性的全面設計。既要滿足人類生活所需,也要滿足動植物生存所需,同時也應滿足審美的需要。因此,高層居住區的景觀設計,其最終目標是要進行整體優化,現代高層居住區內的景觀設施絕不是對居住區內的建筑進行配飾或配景,要得體自然,要與整個大環境融為一體,注重人的感受,居住園區是當地居民在茫茫宇宙中的起居之所,對住宅園區內的景觀進行設計,設計目的就是能夠正確處理人與自然環境之間的關系,使人與自然環境能夠得到充分的交融與結合。在景觀規劃的設計中,要從始至終把握整體性的原則,少一分人工的雕琢,多一分自然的美觀,充分保留居住區內的原始美感。
三、高層居住小區中景觀規劃設計的特點
(一)層次化設計
在高層居住區內的景觀規劃與設計中,我們應當秉承層次化設計的特點,層次化設計具有較高的實用性。舉其中景觀植被為例,將景觀中的植被進行層次化的設計,將景觀植被合理的融入到景觀規劃設計中去,在保留原生植被的基礎上,實現了景觀種類的協調性。同時,對住宅園區所設計的層次感,也是評論高層居住區居住環境的重要指標之一。
(二)人性化設計
在住宅園區內的公共空間景觀設計中,同時也為滿足居民的心里需求,可將公共空間內設計的具有一定的家園氣息,使得居民感到相對的溫馨和安全,產生相應的歸屬感,這種理念在設計中逐漸成為新的趨勢。人性化的設計的優點在于能夠站在居民的角度考慮問題。在設計之前,對整個居住區進行全方位的分析與研究,充分的考慮設計的實用性,讓其能夠真正的成為居民休息和生活的好去處。
四、高層居住區中常綠植被與環境的融合
(一)常綠景觀植被的合理布局
住宅園區的綠地規劃,不僅僅要體現出當代的文明發展狀態,更應當體現出相應的超前意識,從而與城市的現代化建設互相適應。
在建設的同時,應在一定時期內來滿足人們對環境所產生的不同要求。與此同時,綠地區域的建設也應當以生態學理論為指導,達到人與環境和諧相處的目標。在規劃與布局中,同時應充分考慮居住居民對居住環境的需求,如建設具有不同功能的植物生態群,利用不同種類植物的不同屬性,從而達到人與生態相平衡。例如規劃松柏林、榆樹林等有益身心的植物群落;規劃梔子花從、月季灌叢等有益消除疲勞的植物群落。在規劃住宅區內的景觀布局時,可以利用規劃地區邊緣的整塊綠地來進行居住區與綠地相融合的設計,利用生態系統的再生和循環功能,來維護住宅區內的生態平衡。
(二)高層居住區中適用的常綠景觀搭配
在高層居住區中來進行常綠景觀的搭配,應該將常綠植物和落葉植物相結合,藤蔓植物與喬木灌木互相結合,慢生植物與速生植物互相結合。在樹種搭配選擇上,既要滿足植物的生物學特性,又要同時考慮景觀綠化的效果。
在基調統一的基礎之上,在種植種類應力求變化。例如樹種,利用不同常綠樹種的特性和種類,從而搭配出優美的林冠線,打破一成不變的建筑群體所帶來的單調感。
五、關于居住區園林景觀設計與改造的問題與對策
建設現代化的高層住宅區,對住宅園區內的景觀進行現代化的打造,應以突出當地特色為出發點,從而發揮出最佳的生態效益、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利用立體綠化打造居住區園林景觀
由于高層居住區內的住戶相對較多,對綠化身心需求較大,但居住區的面積有限,因此,利用立體綠化打造高層居住區內的園林景觀成了首選方案。因其具有合理解決居住區內的綠化問題,同時能夠使植物的有效綠化面積得到提高。在進行立體綠化的同時,應當采用多年生的植物來進行搭配,從而最大限度上的減少后期的人力物力財力的投入。同時也應注意立體綠化對住戶的采光是否造成影響。
(二)應用現代綠化技術
在高層住宅區景觀設計中,應當積極的采用現代化的綠化方式,來提升住宅園區內的綠化面積。以高層居住區內的人行道以及地面停車場為例,在傳統的居住區景觀規劃設計中,地表鋪設多數為瀝青路面,隨著綠化技術與理念的更新,在現代高層居住區的景觀規劃中,越來越多的方案采取鏤空道板的形式來鋪設路面,同時在上面種植生命力較為頑強的植被。這樣,在不改變原有使用功能的前提下,極大限度上提高了高層居住區內的綠化使用面積。
參考文獻
[1] 郭雅:《園林景觀建設與管理實務全書》,吉林攝影出版社,2004年8月
[2] 李文實:《園林與現代城市》,福建教育出版社,2007年10月
[3] 史秋萍:《居住區綠化中的植物配置》,2016年16期
[4] 李倩:《關于居住區園林植物景觀的生態設計探討》,2015年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