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偉
摘 要:本文結合工程勘探實例對復雜地質條件下的礦山地質勘探工作進行總結,首先闡述了地質勘探工作的一些特點。然后對其中潛藏的風險詳細解說,其中包括市場風險、經濟風險、技術風險等,每個風險因素沒有得到專業技術人員的重視,都可能導致問題出現,影響工作的開展的進程與效率,甚至給開采活動帶來安全威脅。最后,結合工程實例操作對風險規避的方法與措施進行分析,僅供參考。
關鍵詞:復雜地質;礦山勘探;風險評估;規避措施
1 地質勘查的幾個特點
1.1持續性投入
由于礦床深埋地下,因此需要進行長期的地質勘查工作,對礦產資源的位置進行確定,這不僅需要大量的資金,還需投入大量的時間成本。例如我曾參與的一個礦產勘測項目,為了讓項目設計更為完善,服務年限上就投入了23年,因為每個礦區采段的基礎條件存在差異,因此必須做萬全的準備。
1.2投入風險性
地質找礦是一個非常漫長且艱辛的過程,由表入里,由淺入深。整個過程沒有現成的設計方案可以直接參考,唯獨通過反復實踐獲得認知。這種認知反復需要貫穿每個階段,將各個階段進行連接的話就是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礦產有無是一個客觀的事實存在,所以作為勘察人員只能對礦床進行有無與大小上的探索,因此這是一件投資風險極高的項目。
1.3產出非均衡性
礦產分布本身就是非均衡性的,因為也直接造成了各地的勘察手段與技術條件等指標都是非均衡的。
2 勘探風險因素分析與位置
2.1市場風險
市場發育程度不高,尤其是礦產地質的勘察要素市場的不發育,導致礦業資本市場的缺失,礦產地質勘查的投入規模普遍偏小;再有就是一些專業的技術服務市場與中介組織發育上的不夠完全,不僅數量不多,也不夠規范。
2.2技術風險
礦產事業的深入發展,讓很多位于地表層的礦產已經被開采出來,因此找礦工作的難度越來越大。技術風險最容易造成較大的損失,也是事故出現的重要影響因素。技術設計方案如果沒有制作的完備很容易因為技術失控帶來經濟上的損失。
2.3經濟風險
任何探礦工程都存在經濟評價衡量探礦工程是否可以產生正向的經濟效益風險,也就是由于經濟礦床地質條件是多變的,進而預期收益無法得到確定性預估,甚至會出現較大的變化,投入與產出之間很可能無法平衡。但是為了保證勘探質量,多一些事后看起來并非有必要的工程也屬正常。
3 風險規避與應對方法
3.1人員素質保證
技術勘測人員的素質直接影響著找礦整個工作的質量水平。因此作為一名合格的礦產勘測人員,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建議:
首先,在項目勘測中,要不畏艱難的反復實踐,反復調整認識。例如我在參與的一個項目中,為了讓采礦質量得到保證的同時,降低成本占用,并降低采場貧化率。在中段采場的回采工作結束后,我對礦體又進行了二次采探對比,發現生產探礦圈形態與回采過程中的礦體揭露形態基本一致,這趟采場的貧化得到了良好的管理。
其次,增強自身的專業素質水平,通過理論充實與實踐參與,不斷檢驗與更新的過程讓自己的專業素質更強。還在對勘探現場的環境、信息、資料等工作進行全面掌握,并仔細分析,進而把握礦產的成礦規律。
3.2勘察技術創新
不斷采用新型勘察技術,推進技術創新,能保證工作開展的更為安全有效,節省人力與物力。首先,要對地質勘查項目進行研判方法、技術革新,保證地質勘查項目能夠得到確切研判,判斷礦山開采項目是否具備投資性,依照結果做出下一步規劃。其次,是對勘查技術的組織流程進行擴展與創新,根據地質的實際環境進行安排、應用,并對地質環境要求進行留意,防止人為操作失誤導致風險系數更高。再次,在人員管理方式方法上也要創新,讓人才隊伍的勘測素質更扎實,保證勘探隊伍的水平。最后,利用更多先進技術與設備,保證勘探工作開展獲得的信息更為準確,為人員的預判提供更為專業、科學的指導。
3.3提升勘察管理與監督水平
國家政策與管理部門層面,應對礦業的轉讓與開采工作進行嚴格的資質審核,并配合嚴格的管理條例進行管控。尤其是礦業投資人員的開采資格,設置出更為合理且嚴謹的準入標準機制,增加管制力度。
因為風險大多來自于經濟利益的驅使。因此國家在此部分的管理上必須嚴格且規范。任何開采企業必須經過嚴格的審批與管理,必要時還要配合宏觀管理手段,對市場中的泡沫問題積進行管理,防止出現地質勘查盲目投資的問題出現,保證礦產地質勘查行業的穩定與健康發展。
長時間的項目跟進,讓我的整體管理水平得到提升,首先實際工作我會對報告內容進行詳查,有效分析出其中的價值信息,根據資料的描述組織勘測隊伍對礦體的位置以及形態進行預估,并指導探礦工作的落實。其次是對現場的原始地質編錄進行重視,組織勘測人員對其掌握,并重點學習編錄規范,擁有一個更為專業且周全的探礦思維。
4 結語
礦產地質勘查工作高風險、高收益特征明顯,同時隨著時代的發展與進步,此項工作的開始呈現出以高新技術為先導的發展趨勢,因為技術創新能夠讓此項工作中的風險系數更低,更為高效且科學的對工作組織與開展進行指導。地質勘查中的風險得到有效降低后,不僅可以讓礦產資源被最大化開采,經濟效益最大化,也間接了保證了大量的人力與物力投入能夠獲得正向回報。
參考文獻
[1]馬冠軍.復雜地質條件下礦山地質勘探風險評估[J/OL].世界有色金屬,2018(23):141-142
[2]曹艷妮,劉瑩,王鳳月.多礦區復雜地形條件下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方案的探討[J].礦產保護與利用,2013(05):47-50.
[3]周正濂,子彥.復雜礦山地質條件下巷道支護的特點[J].世界采礦快報,1988(30):24.
[4]А.И.伊利英,盧世宗.復雜礦山地質條件下采礦工作的巖石力學保證[J].國外金屬礦山,1990(1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