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培養學生的數學形象思維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這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關鍵。本文相對具體的教學情況進行研究分析,探討教學策略。
關鍵詞:形象思維能力;小學數學教學;培養分析
一、形象思維能力
形象思維能力是人類思維的其中一種類型,能夠反映事物的形象,具體的表達工具有圖像圖示或者是形象性的符號。就目前的教學情況來看,要想讓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的思維發展,我們有必要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
二、具體的教學策略
(一)改變教學觀念,優化教學手段
一方面,教育本身就是一個創新的過程,教師要具備創新思想,要改變過去以講授為主的教學方法。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積極地引導學生,注重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不能僅僅局限于教材中的方法和結論,要能夠創新性地去突破已有的解題方法和結論,找出更簡捷、更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另一方面,教學手段是教育觀念、教學能力、學識和素質的綜合體現,良好的教學手段不僅是提高課堂教學效率的重要方式,也是吸引學生的磁石。
所以,在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養成積極主動去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習慣,調動學生對知識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例如:在講授教材中“軸對稱”內容時可按照以下方式進行:①提出問題:
要在一條河邊修建一座水利調配站,分別向城市A、城市B送水,可以使所通往兩個城市的水管最短?②建立一個可變的模型。③讓學生按照要求設計模型,從而引出矛盾和問題。④講授教材這章節的新內容。⑤讓學生重新設計模型。
(二)定期開展創新活動
諸多教師向學生傳授單一的數學知識,致使學生難以消化深層次的數學知識。比如,抽象的數學公式等,嚴重的忽視了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培養,導致學生未能很好的將數學知識學以致用。與其他的專業學科相比,小學數學具備工具性、復雜性等特點,使得小學數學與日常生活中有著緊密的聯系。為加大對學生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力度,教師應當定期組織學生開展相應的創新活動,促使抽象的數學知識能夠與日常生活緊密結合起來,將數學問題融入到設定的情境當中,提升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同時,也可以很好的實現小學數學教學的目標。以某小學開展數學創新活動為例,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展開適合學生個人發展的創新活動,主要包括有:數學講座、數學故事會等。數學講座是備受學生歡迎的一種方式,可以吸引更多的學生主動參與到其中。數學講座有眾多種類:專題講座、數學名題等,開展數學講座應當充滿樂趣,以此來提升學生的積極性,注重自身形象思維能力的培養。
基于此,為更好的促進學生的數學學習,應當定期組織學生開展創新活動,為學生的未來發展打下成功的基石。
(三)實驗動手的教學
數學教學中對于邏輯論證的重視是非常必要的,在實際學習過程中,許多定理公式的運用都會考相關實驗、進行觀察,執行,猜想最終得出相應的結論,再對結論進行論證,這是符合學生的思維特點的。
比如在軸對稱教學中,教師通過墨水作為道具,在白紙上滴一滴,任意方向把紙對折,引導學生對當下現象進行觀察,通過實驗將教學內容進行落實,活躍了課堂氣氛也保持了學生的學習樂趣。
對于三角形三邊關系這節課的教學,教師給予學生提前準備的課題,準備長短不一的小棒5根,長度不一,4,7,9,12,15,采用其中三根進行三角形的搭建,關注三根小棒的長度,得出任意兩邊的具體關系,這就是學生手動進行實驗的目的,帶有趣味性帶動學生的思維。
(四)挖掘數學教育的人文價值
數學學科是一項較為復雜的綜合性學科,在學習過程中,教師要充分了解數學的發展史,正確認識的數學為我們社會生活所帶來的影響與作用。除了為學生傳授基本的數學能力和理論知識外,教師還要深入挖掘數學的發展史,并且能夠從發展中為學生傳遞偉大的數學思想以及數學精神。在對數學進行探究過程中,學生也能夠通過數學規律的發現和問題的解決過程中體驗真實的科學精神。更好地關注人性與人文,學生的情感培養也在數學求知的活動中獲得了一定的提升。
在人教版小學數學課程中有“你知道嗎?”這種一板塊,這個板塊所涵蓋的內容并不是一些數學定義和公式,而是關于中外數學家的經典故事和數學發展歷程。人教版教科書的科學設置。二年級下冊的表面積和體積一章節中,教師就可以借用教材裝關于古希臘著名數學家阿基米德生前所創造的圓柱容球定理為大家展示數學家嚴謹的求知行為和數學的巨大魅力。
(五)創設有待解決的真實情境
為了更好地在小學數學教學中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教師還要注重對學生個人探究空間的創造與提供。為學生創造一個良好的自主探究環境,不斷鼓勵學生加強對自我感興趣的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與探討。這就需要教師為學生創造需要解決的真實問題。最后讓學生可以通過自己所學的知識進行相應的問題探究活動。
為學生創造最真實的情境,就是將數學問題引入到現實生活中,或者鼓舞學生從現實生活中挖掘數學問題的存在。數學學科本身就來源于生活因取了在實際生活中也同樣存在著許多數學問題,教師在選擇的過程中要結合學期的教學特點和教學目的將其合理的因入課堂當中。電話?例如在學習兩位數的乘法時,可以從學生平常比較愛喝的牛奶情景中引出教學內容。:“一箱牛奶有12瓶。12箱牛奶一共有多少瓶呢?”通過學生比較熟悉和感興趣的題材中引入數學問題,能夠更好地激發學生的學習心理。
總結:在小學數學教學的過程中,教育工作者要采取多種教學方式培養學生的形象思維能力,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做出教學調整,幫助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
參考問獻:
[1]孔企平,黃金榮.小學數學新課程學習[J].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張維忠.對基礎教育中“解題教學”的探討[D].北京師范大學,2015
[3]上海市中學生數學應用知識競賽委員會.中學應用數學競賽題萃[M].上海: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2015.
作者簡介:霍麗麗(1984-)女,漢,山西呂梁,本科,中小學教師,研究方向:數學教育
(作者單位:古交市第十一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