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慶
摘 ?要:本文基于英語學科核心素養背景下,探討了高中英語語法教學中的定語從句教學,最終目的就是為了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核心素養。本文認為有以下幾種方式,分別是引導學生在運用、感知和生成中獲得語言技能;利用設計比較、推介活動以及寫作的方式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利用學法指導和培養興趣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為學生后期的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關鍵詞:高中英語語法;核心素養;定語從句;語境
隨著時代的進步社會的發展,各國對于教育方面的問題越來越重視。在整理分析國內外關于這方面的研究成果發現,怎么才能夠在實踐的過程中培養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對教學方式進行改進優化,使學生的綜合素養不斷得到提升,是所有教育工作者非常關注的話題。
一、在教學中落實英語學科核心素養
(一)語言能力培養途徑
(1)在情境中感知語言
有句話說得好,詞不離句,句不離篇。也就是說,如果離開語境,那么就會出現詞不達意的情況;而如果是離開看了語篇,那么就無法清除表達想要說的意思。所以在開展英語教學的過程中,語境和情境是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教師在開展教學的過程中,搭建真實、熟悉的情境,可以充分激發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
基于這一問題,在對定語從句的導入部分進行設計的時候,就選擇看圖說話的教學方法。采用學生參加運動會的照片。教師展示出來圖片之后就可以提問:“What do you know about the boy?”該問題的設置旨在通過描述性語言喚起學生對定語的原有認知。在學生回答(He is tall. / He is wearing a pair of glasses. / He is jumping.)后,追問:"Can you use one sentence to describe him without any information missing?”從而引出含有定語從句的描述(The tall boy who is wearing a pair of glasses is jumping),得出定語從句的概念,即修飾和限定名詞、代詞的從句。
(2)在交際中生成語言
筆者在講述完定語從句的概念、構成和基本用法后,充分利用學生對該語法的感知及對校運動會存留的記憶,設計了校記者團采訪的語言運用情境,讓學生學以致用,以交際促進其語言的發展。
Task 1:Do an interview in groups of four
以下是其中一組的課堂語法運用產出:
R: What do you think of the sports meet, which took place last week?
A1:I really enjoy it. And I tried my best in the event which I took part in.
可見,創設貼近學生生活的語境能夠激發學生的興趣,讓學生有話可說。而語法概念、用法的前置鋪墊為學生交際產出作好了鋪墊,從而促使他們能夠在相對偷悅的情緒下開展活動、運用知識,實現交際的真實性和有效性。
(二)思維品質培養策略
思維品質是指人的思維個性特征,具體表現為比較綜合、邏輯推理、批判創新的能力。通過本堂課的學習,學生不僅能夠清楚定語從句的基本概念和相關重點,還能駕馭語言,為交際服務。
在高中英語語法教學過程中,教學的難點始終落在概念理解和特殊情況的運用上。就定語從句而言,難點為定語從句的特殊用法及限制性定語從句與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區別。因此,在教學設計上,筆者重視從案例比較中區分概念,強化學生的認知。
本文首先在課堂上展示了兩張圖片。一張為全班的合照,另一張為是一名學生的照片,并描述:“We think highly o f the girl.”然后提問:“Do you know who the girl is?”顯然,學生無法判斷所指的是哪位女孩兒。筆者追加如下描述:"We think highly of the girl who remains standing and smiling.”通過定語從句的修飾,所說女孩兒是誰一目了然。筆者隨后呈現第二張圖片并描述:"We are all fond of the girl.”在呈現圖片的情況下,學生說出女孩兒是誰。筆者追加描述,完成句子呈現:"We are all fond of the girl, who wears a ponytail."引導學生思考兩句翻譯,并通過比較從定語從句的功能出發理解限制性定語從句與非限制性定語從句的區別。
三、在教學過程中改善英語學科核心素養培養的有效對策
(一)層層推進
在學習任何一門語言的時候,都不是短時間內就可以完成的事情,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設計教學課程的時候,教師應當做到教學目標的層層推進,讓教學設計環環相扣。在本次定語從句的教學設計中,在小組合作完成經典橋段的翻譯之前,應為學生搭建一定的“支架”,如提供詞匯的翻譯,示范個別翻譯,作好前置鋪墊,逐步引導學生達成目標。
(二)注重評價
恰當的評價能夠有效激勵學生培養技能、落實知識。在本堂課的活動操作過程中,沒有對學生的表現及時進行評價,從而導致失去了規范學生語言使用、激發其學習興趣的機會。所以,后期教師在開展教學的時候,必須要對過程評價、多元評價加強重視,確保學生得到健康全面的發展。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目前在高中階段開展英語語法教學的時候,教師一定要對學生在感知、運用、生成中獲得語言技能正確進行引導。利用多種形式的互動,訓練學生的綜合能力,使學生的邏輯思維、創新思維得到培養,使學生得到全面發展。利用對文化理解存在的差異性,對文化內涵進行深刻的感悟,充分激發出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他們自主學習的能力,使英語學科的育人目標更好更快的實現。
參考文獻:
[1]褚宏啟.2015.我國學生的核心素養及其培育[J].中小學管理,(9):4-7.
[2]王薔.2015.從綜合語言運用能力到英語學科核心素養—高中英語課程改革的新挑戰[J].英語教師,(1):6-7.
(作者單位:昭通第一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