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世海
摘 要:中學階段是學生正逐步走向成熟、走向獨立、走向社會的重要階段,在此階段,學生的成長會遇到許多問題。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學生往往會選擇放棄,缺乏前進的“源動力”。而班主任是學生在學校里學習、生活相處最緊密的人,在學生選擇放棄或者退縮的時候,作為班主任要及時介入、關愛學生,讓班主任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源動力。
關鍵詞:激勵教育;學生;班主任;愛
人類行為學家約翰·杜威說過:“人類本質里最深遠的驅動力就是希望具有重要性,希望被贊美。”所以,每個人都希望被贊美,這是一個人的精神需求,這種精神需求一旦被滿足,人就會充滿自信和動力。孩子也是如此,心理學研究表明,適當地鼓勵和贊揚對塑造孩子行為和培養良好的品德有舉足輕重的作用。
1 初中班主任工作中合理運用溝通技巧
在初中階段,班主任處于重要的引導者和管理者角色,在學生的心理成長和學習發展過程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同樣,初中階段的學生面臨學習方面承前啟后的重要時期,同樣也是進入青春期之后的初始時期,在學習發展、心理性格上比較容易出現問題,如果得不到及時的教育和疏導,極有可能將對學生的一生造成嚴重的影響。因此,班主任要密切注意學生的心理、生理變化,積極與學生溝通交流,了解學生的心理變化和生活細節,能夠在學生遇到問題時及時地給出解決策略。因此,絕不能用簡單粗暴的方式去解決班級問題,而是采用一定的策略和講話藝術,這也就是我們說的溝通技巧,一般的溝通限于語言上的交流,所以班主任在溝通過程中要注意自己表述的精確性、邏輯性,同時要富有情感,避免一味說教,從而有效達到與學生溝通、鼓勵學生的目的。[1]
2 “激勵教育”的作用
2.1激勵能讓學生感受到被認可的快樂
激勵性語言,可以激活學生潛在的、渴望被認可的心理,給他們一種受到重視、被賞識的感覺。但是,這種激勵性語言需要有針對性地挖掘學生的亮點,不能信口開河地進行激勵評價。比如,對于喜歡回答問題而又回答得不著邊際的學生,教師可以說:“其實你的語言表達能力非常好,希望你以后再養成思考的習慣,能有更好的答案。”
2.2激勵可以堅定學生的自信心
激勵是一種肯定,是一種贊賞,是一種支持,它可以激起自卑的學生心中深藏的自信心。孩子是需要被贊揚的,有了贊揚,孩子的心里就產生了愉悅的感覺,心里高興了,表現欲望更強烈了,也就可以發揮出超乎尋常的能力。因此,哪怕是極其微小的進步,如果能夠給予及時的表揚和肯定性的評價,孩子就會體驗到一些成就感,從而增強自信心。
2.3激勵可以增強教師的親和力
教師一個真誠的微笑、一個肯定的眼神、一個夸獎的手勢、一個會意的點頭、一下輕輕的愛撫等,都會牽動學生的心靈,同化他們的思想,拉近師生間的距離,甚至起到“無聲勝有聲”的效果。
2.4激勵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與潛能
3 發自內心地關愛學生
要想讓班主任成為學生成長的“源動力”,那么就一定要發自內心地去關愛學生。進入初中,很多學生都進入了青春期,生理和心理的自我成長迅速,很多學生甚至出現了早戀和叛逆的行為,此時就尤其需要班主任老師多去關心。比如,有些學生進入初中之后學習顯得有些吃力,于是心里產生了厭學和懼怕的情緒,這對今后的發展是非常不利的。此時,班主任老師尤其可以針對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來制定合理的策略,并組織優等生在學習上多去幫助他們。
有些初中生的家庭情況特殊,父母離異,又或者父母長期在外,學生得不到應有的關心。這時班主任老師更要從學習和生活兩方面去關心學生。一方面,可以定期組織家訪活動,深入了解每個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情況。另一方面,也可以號召班級上的同學多去關心這些特殊的學生,只有讓他們發自內心地感覺到集體的溫暖,才能夠讓他在學習上取得較大的進步。
4 班主任要懂得完善自身的氣質和知識
“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 要想成為學生成長的“源動力”,老師一定要知識淵博且興趣廣泛,讓學生崇拜自己。作為班主任,不僅要懂本科目的一些知識,更要懂包括教育學、心理學、管理、文學等各方面的知識。很多初中學校會組織教文科的班主任去學習理科知識,組織理科的班主任去學習文科知識,就是為了能夠讓廣大班主任更好地了解學生現階段學習的全部內容。此外,作為一個優秀的班主任,一定要有類似游泳、健身、瑜伽、插畫和其他方面的興趣愛好,只有這樣才能夠在教好學生文化知識的同時去做好學生的思想工作。所謂“藝多不壓身”就是這個道理。
5 具備優良的品質和奉獻的精神
班主任作為學生的“第二任父母”,只有切實通過用自己的言行去影響學生,才能夠讓學生更好地耳濡目染,提高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地位。只有班主任在學生心中的地位提高了,才能贏得學生的信任與親近,才能把教師對學生的愛傳達給學生。有很多初中學生反映自己的班主任還有“用方言講課”“課間抽煙”和其他不良習慣。也有的班主任過分地關注班上學習成績好的學生,而忽視對學困生的幫助。這樣的班主任并不是稱職的班主任,自然也學生的充分信任,師生之間缺乏信任,學生自然而然就會缺乏成長中前進的動力。
6 結束語
在新時代,一個班主任要想成為學生成長過程中的“源動力”,尤其要做到在完善自身知識和實力的基礎上,要學會合理運用溝通技巧,用激勵和愛去教育學生。應該說,班主任對學生的愛是深厚而不求回報的,也只有將心注入,讓每一位學生在成長中都有堅定的信仰。
參考文獻
[1]孫慶卷.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中溝通技巧探討[J].學周刊,20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