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敏
摘 要:廣電傳媒作為傳統媒介的代表,也是傳統的輿論引導代表,也在媒介融合時代表現出了輿論引導能力下降的問題,廣電傳媒如何在這種形勢下做出調整,重新塑造在輿論引導的作用是廣電傳媒媒介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關鍵詞:媒介融合;廣電傳媒;思想政治;輿論引導
1.媒介融合對廣電傳媒輿論引導的影響
1.1輿論引導權威性被動搖,受眾數量不斷減少
新媒體之所以能在短時間內取得快速發展,不僅因為其先進的傳播技術和傳播手段,更因為其傳播內容和傳播特點能很好地適應大眾特點和滿足大眾對輿論傳播特點的需求。首先新媒體是隨著社會媒介發展衍生出的新鮮事物,滿足了大眾對新鮮事物的訴求,還有新媒體的傳播的快捷性、親民性、娛樂性、多元化等優勢都是跟受眾需求相吻合的,所以當新媒介加入到輿論引導隊伍中,必然會得到不少受眾的相應和擁護,這部分受眾絕大多數都是從原來廣電傳媒媒介的擁護者中轉移過來的,所以,傳統的廣電傳媒媒介受眾必然會有很大部分的削減,受眾的減少,必然會影響到廣電傳媒原來的輿論主要引導地位,新媒介的出現不僅分化了受眾,也分解了廣電傳媒的輿論引導功能,這就是廣電傳媒媒介在媒介融合時代面臨的巨大挑戰。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情況下,傳統媒體便受到了相應的影響,現今,傳統媒體的發展遇到許多挑戰,如果這些問題不能被恰當的解決,便會使傳統媒體的發展趨勢呈現消極的狀態,針對此種情況,傳統媒體需不斷完善自己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在新媒體日趨強盛的情況下,傳統媒體的發展情況不容樂觀。傳統媒體的輿論引導權威性被動搖,受眾數量在不斷的減少,與此同時,新媒體的受眾數量在不斷增多,呈現兩極化的發展趨勢。
1.2輿論平臺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
因為廣電傳媒媒介自身也加入到媒介融合的對伍中,就會出現各種各樣的新媒體接收端,使得引導輿論的平臺出現多元化特點,同時,數字技術的優勢融入到傳統的廣電傳媒媒介中,改變了以往廣電傳媒媒介傳播單向化的特點,應運而生的是輿論傳播的雙向互動機制也是廣電傳媒媒介的新發展。就拿電視媒介舉例,就實現了地面無線、有線電纜、衛星、互聯網、移動通訊五種電視信號接收渠道,還有各種電子設備、樓宇電視等作為接收裝置,整體改變了以往的電視傳播狀態,使得廣電傳媒引導的輿論平臺走向多樣化。數字終端技術跟廣電傳媒技術的融合使得電視傳播取得互動性和人性化,而移動通訊技術的融合又實現了廣電傳媒的傳播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開闊了其傳播渠道,豐富了其傳播方式,使得受眾也能夠表達自己對輿論的觀點。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輿論平臺呈現多元化的發展特點,在輿論引導的基礎上,受眾的心情便發生相應的變化。在傳統媒體不斷發展的過程中,新媒體已達到發展的高潮。在新舊媒體不斷融合發展的基礎上,傳統媒體的發展便產生許多問題,針對此種局面的出現,國家需調整相應的發展政策,使傳統媒體與新媒體都能得到相應的發展,都能滿足人類的基本娛樂文化需求。在此基礎上,我國社會的經濟效益將會逐漸增多,精神文明建設進程會逐漸加快,人類處于安穩的生活狀態中,社會呈現一種祥和發展的局面。
1.3出現兩個輿論引導中心
鑒于廣電傳媒長期形成的輿論引導中心很難瓦解,所以就出現了廣電傳媒與互聯網同為引導中心的輿論引導局面,因為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網絡受眾的數理不斷增加,很多輿論也是由于互聯網的強烈引導作用而興起的,互聯網下的輿論傳播,也賦予了網民話語權,媒介與受眾的互動模式得到普遍適用,傳者和受著不再是簡單被固定的身份,還可以實現互換,為輿論的興盛創造了很好的條件。在輿論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便出現了兩個輿論引導中心,這兩個輿論中心都產生了相應的作用,對人類社會發展具有積極的影響,在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輿論引導趨勢便會發生相應的改變,從而人們的思想觀念便會發生相應的改變,由此,輿論引導中心將能指引人類社會的發展進程,使社會得到良好的發展,媒介融合模式得到相應的改進。
2.媒介融合時代下的廣電傳媒提高輿論引導了的策略
2.1加快廣電傳媒媒體轉型
媒介融合是媒介發展的需要,廣電傳媒也要跟隨媒介融合的進程加速自身的結構、功能的轉變和升級,從傳統媒介到數字媒介的轉型,主動加入到數字媒介傳播的對伍中,通過擴寬傳播渠道,實現與受眾的雙向互動,改變以往的單向灌輸報道模式,體現數字媒介下受眾的訴求,將受眾的特點、利益充分納入廣電傳媒傳播考慮事項中獲取更多的受眾,及時根據受眾反饋對媒介方式整改,以確保廣電傳媒的輿論引導主流地位。在新媒體不斷發展的情況下需對廣電傳媒媒體進行相應的轉型,使其呈現多元化的發展趨勢,在轉型的過程中,其輿論引導趨勢將朝著積極的方向不斷發展,得到大多數民眾的認同,在此基礎上,其轉型便成功。
2.2提升廣電傳媒媒介公信力
作為主流輿論引導機構,廣電傳媒媒介的公信力是其權威性的主要條件,同這些開放自由的網絡媒介相比,廣電傳媒媒介在公信力方面還有很大優勢,因為廣電傳媒是一個有組織有紀律的專業性傳媒機構,不管是從信息的采訪收集還是到輿論內容的傳播,都要經過嚴格的監管制度和審核標準,并對其所傳播的內容承擔道德、法律風險,所以值得公眾的信賴,但是受到媒介環境的變化,廣電傳媒媒介的公信力在這些年有所下降,在其傳播活動中,也逐漸脫離群眾,走向泛化,忽略對民意、民生的傳播,缺乏跟民眾的交流對接,所以廣電傳媒媒介要及時整改這個這種情況,重新審視報道內容,重新建立傳播標準,重新考量大眾訴求。具體的改變方式可以是培養專業主持、評論員等電視人專屬廣電傳媒媒介的意見領袖引導輿論,改變以往官媒傳播形式的冷漠、脫離大眾的傳播行為,提倡人性化的傳播方式,也可以從受眾著手,培養專業的受眾團隊。
3 結語
廣電傳媒媒介在新媒介融合發展的背景下,對輿論的引導功能上遇到了新媒介的強烈沖擊,所以廣電傳媒媒介要結合新媒介融合發展趨勢,對自身的傳播結構進行提升整合,擴寬傳播途徑,體現受眾訴求,確保廣電傳媒的輿論引導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