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語文教學評價是語文學科系統的重要構成因素,也是促進學生發展的有效教育手段。學生的智能是多元的,決定了對學生的評價也是多元的。本文試從多元評價的理論依據出發,結合中職生語文學習的現狀,從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多元化、評價標準的多元化等三方面,具體闡述多元化評價的實施,以及合理有效的評價對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的積極作用。
關鍵詞:中職語文;教學評價;多元化;評價標準
1 多元評價的理論依據
由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能理論認為,人的智能不是單一的,而是多元的,至少存在著七種智能:語言智能、數理邏輯智能、空間智能、音樂智能、身體運動智能、人際關系智能和自我認識智能。不同的個體在七種智能方面擁有的量不同,七種智能的組合和操作方式各不相同,每一個學生均以獨特的方式學習,并且人們在解決實際問題中需要這些智能的協同作用。因此以單一的評價方式是不科學的,只有超越單一的評價模式,集中多元評價與廣泛的能力范圍之內,根據需要與實際情況,建立包括表現性評定在內的多元評價系統,賦予學生在各方面學習的完整寫照才有助于素質教育的真正實施,讓學生們從學習中找回信心。
2 多元化評價的具體實施
就語文教學而言,多元性評價表現為以學生發展為本,關注學生的個性差異,尊重學生的人格,容納學生不同的卻是合理的認識或思想,發展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注重對學生綜合素質的考查,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評價的多元化,包含三層意思,即語文教學評價主體的多元化、評價內容的多元化和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2.1評價主體的多元化
新的語文評價要求實施語文評價應注意評價主體多元,即教師評價、學生自我評價、同學互評和家長參與相結合。學生始終是評價的主體,學習評價應注重學生本人在評價中的主體作用,改變在課堂上學生是被評價對象、教師是絕對評價者的評價狀況。語文是一門語言實踐課,要培養學生聽說讀寫各方面的語言運用和交際能力,讓學生參與評價過程,在評價中,學生可以通過:“我的表現”“我進步了”等自我評價形式提高他們的自主意識、反思能力與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加學生自主發展的動力,從而有效地促進發展。
拿“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評定”來說,中職階段口語訓練包括介紹、解說、致辭、演講、求職、應聘等,主要通過模擬現場進行練習。對中職階段口語訓練的評價既要抓住口頭語體的表達特點和要求,又要抓住其交際場景、交際目的、交際對象的特定性,還要注意學生的非智力因素,可以用自評和同學互評相結合的形式。
經過一個學期的試驗,班上的每位同學都獲得了或大或小的進步,效果很明顯。尤其是一些開始不敢當眾發言的學生,口語表達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人際交往能力也得到了明顯的提升。
2.2評價內容的多元化
新的課程要求教學過程中,不僅要關注學生學業成績,對學生掌握知識的狀況做出評價,而且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的考察,關注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發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質、學習興趣、積極情感體驗等方面的發展;尊重個體差異,注重對個體發展獨特性的認可,給予積極評價,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潛能,了解學生發展中需求,幫助學生樹立自信。評價內容的多元化更是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全面而綜合的考核,要全面評價學生在知識、技能、方法、能力、情感、態度乃至行為、習慣等多方面的變化與進步。
以《離太陽最近的樹》一文為例,筆者根據電腦美術班上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高低將學生分為三組,每一組都基本包括了好中差三類學生,以比賽的形式,完成相同的三個題目:
2.2.1選擇文章中的一兩段文字,有感情地朗誦(語文素質)
2.2.2學完本文,你有什么感受(審美素質)
2.2.3結合各種報道和資料,以“人類和環境”為主題,做成至少5張這方面的圖片資料(道德素質)
學生們對這樣的學習方式非常感興趣,相互合作,充分利用各種途徑,找到了相當多的資料,明白了保護環境、和諧發展的重要意義。
2.3評價標準的多元化
語文課程目標的三維設計決定了評價標準的多向性,為了實現學生語文素養的全面提高,課程目標根據“知識與能力,過程與方法和情感態度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寫字、閱讀、寫作、綜合性學習的具體目標,三個維度互相滲透,具體目標表現為多極化,不只是甚至主要不是終端性目標,更有過程、行為、表現性目標和展開性目標。如對學生作文的評價,課程既要求關注學生是否表達了真情實感,對有創意的表達要給予鼓勵,還要求對寫作材料準備過程加以評價:占有什么材料,是怎樣占有的。這就是說語文評價要注重學生知、能結構,還要注重人格和素質結構的建構過程。
以“中職生的寫作教學評價”為例。中職生大多數都害怕寫作,更有部分學生討厭寫作。筆者在中職階段的寫作教學開展之前,對剛進校的學生們進行了一次摸底寫作,了解了各學生的寫作水平及個體差異情況,并把學生的寫作水平大致分為三個檔次——好、中、差(不公開)。在接下來的教學過程中,以每單元的話題為契機,引導學生走進生活并發現寫作素材,從自我到大自然,從親情到友情,從社會到就業,先談論后寫作,文章先短后長,評價因學生的水平差異而不同。尤其注重對寫作水平差的學生的鼓勵評價,努力發現其文章中的閃光點。
3 結束語
語文教學評價,要走進學生的“生命全域”。任何單一的評價都不能反映生命成長的豐富性,多元評價的實施,使評價成為一面“多棱鏡”,充分尊重了學生個體,能發現學生的閃光點,鼓勵學生積極完善與發展自我,張揚個性,從而透射出學生的多彩光譜,映射出他們的生命全景。
總之,在教育教學中,通過積極的評價構建一個寬松的心理環境,讓學生沐浴在被尊重與被關愛的空間里是非常必要的,只有這樣,才能使學生得到最真實、最生動、最和諧的發展。
作者簡介:
李艷,女,中學一級教師,大學本科,現任教浙江省東陽市技術學校語文學科,主要從事語文教學研究工作,有多年班主任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