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萊
摘要:近年來我國影視動畫發展速度很快,影視動畫創作市場也很廣闊,在很多經典的作品中包含了大量民族文化元素,極大增強了動畫作品的感染力與吸引力。本文主要從國產動畫影片的人物塑造、場景設計和色彩構造等方面出發,探討了民間美術元素的具體運用策略。
關鍵詞:國產動畫影片;民間美術元素;運用
民間藝術在我國傳統文化中占據著重要地位,其隨著中華民族歷史的發展而不斷形成的,與人們的日常生產生活密切相關。我國民間美術資源豐富,包括皮影戲、木偶戲和水墨畫等,將其引入國產動畫影片之中,可以為作品創作提供大量內容題材和視覺元素。充分利用民間美術元素,可以讓國產動畫影片內容更加多樣,也有利于視覺表現形態的狀態,實現其美學價值與欣賞價值的提升。
一、動畫人物塑造中民間美術元素的運用
國產動畫影片中人物塑造是關鍵,對作品最終風格與特征影響很大,要想創作的作品強化觀眾的視覺沖擊,就應該重點關注人物造型設計。在國產動畫影片的人物形象設計上,可以借助皮影、剪紙等美民間美術藝術形象,并融入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以夸張方式讓動畫人物形象更加鮮明,讓人產生深刻印象[1]。
以《豬八戒吃西瓜》為例,創作者就借助了皮影藝術和剪紙藝術,在人物形象服飾上作出了細節刻畫,也推動了剪紙類動畫的發展。而在《葫蘆娃》中,主要根據年畫娃娃塑造葫蘆兄弟的形象,整體特點是身材肥碩豐滿,頭大身小手腳粗壯,有著顯著的民族特色。在國產動畫影片《大魚海棠》中,借鑒了我國古代神話傳說題材,包括嫘祖在湖水上編織天空,嫘祖在民間傳說中為黃帝妻子,他發明了養蠶繅絲和編織衣物。此外也有揮動著翅膀的帝江,其為遠古神話中的神鳥,如同黃布口袋一般,身紅似火,六腳四翅,擅長歌舞。在這部國產動畫影片中,帝江是對山海經中角色的高度還原。
隨著國產動畫影片的快速發展,在表現形式上越來越多的靠近美國化與日本化,如《賽車總動員》和《千與千尋》,國產電影很少對民間美術元素進行挖掘與運用,這樣不能真正設計有中國民族特色的人物角色。對此在國產動畫影片發展過程中,應該從當前人們審美需求出發加強創新,尤其是要重視運用民間美術元素,這樣設計的動畫人物形象才有鮮明特色,更能引起觀眾對動畫人物的喜愛。
二、動畫場景設計中民間美術元素的運用
場景作為動畫影視作品中的又一個重要內容,也可以運用豐富的民間美術資源,可以通過創作者的加工與設計,達到突出人物形象、烘托故事背景的目的。以《大海魚棠》為例,在如生樓這一場景上就借鑒了福建永定客家土樓如生樓,而在椿跑過的木制廊橋上,也濟行橋為原型,通過藝術加工而成。濟行橋位于新南村,為福建現存最古老也是保存最完整的一種“風雨橋”,有著悠久的歷史[2]。
在這部國產動畫影片中,除了在人文建筑上引入了中國色彩以外,也在很多細節與場景上運用了民間美術元素,在椿佇立的場景上,其原型是我國獨有的梯田地貌,通過寫意方式將國之美感表現了出來。而在靈婆大殿的牌匾上,刻有“天行有常”,其出自“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含義為大自然也有運行規律,面對圣明與暴虐時也不會發生變化。通過這種場景設計方式,表明椿救鯤是在逆天而行,即使初心本善,但也會引起災禍。湫右側的裝飾物設計上,也取材于實際生活中的葫蘆馬勺,而椿手力的核桃,其借鑒了漢隋文玩核桃。在這部影片之中,無論是崇山峻嶺、傳統服飾,還是任務性格、光影色彩等,均是對神話故事的高度還原,中國民間元素都發揮著巨大作用。
三、動畫色彩構造中民間美術元素的運用
通過色彩的構造,可以達到豐富動畫影片畫面的目的,能夠讓塑造的人物形象更加深入人心,也烘托了場景與氛圍,促進了情感的表達,對國產動畫影片創作來說,也應該擁有屬于自己的色彩風格。而民間美術在色彩搭配上夸張而又不是合理性,可以運用到角色、場景等設計中,從而凸顯了影片的民族風格,達到吸引觀眾注意的目的。
以《大鬧天宮》為例,孫悟空身著鵝黃色上衣,穿有虎皮花紋腰束和紅色褲子,鞋子為黑色,圍巾為翠綠色,孫悟空衣服上特色的中國民族色彩,顯現中國傳統文化底蘊。在孫悟空面部設計過程中,也以京劇臉譜為原型進行創作,整體顯得既夸張又充滿人物個性,能夠讓人產生深刻印象。而在南天門、花果山等場景上,也以青山綠色為主要色彩基調進行創作。又如在《哪吒鬧海》中,角色著裝上采取了紅、綠、黑、白、青等顏色進行搭配,并運用了民間傳統年畫色彩。通過對民間美術色彩元素的運用,可以讓國產動畫影片更具藝術文化氣息,尤其是民間美術色彩特點是艷麗、明快和熱烈,可以增強視覺對比,讓整個畫面更加統一和協調。
四、結語
我國歷史文化悠久,在幾千年的發展中大量民間故事、神話傳說源遠流長,為國產動畫影片的創作提供了豐富素材。因此在國產動畫影片發展過程中,我們應該進一步加大對民間美術元素的挖掘力度,確保其更好的發揮出應有作用,能夠讓最終作品充滿民族文化特色,也為國產動畫影片走出國門創造有利條件。
參考文獻:
[1]鹿小強.中國動畫角色造型設計中的民間美術元素研究[D].中原工學院,2014.
[2]宋魯.民間美術視野下中國動畫造型設計[J].美術教育研究,2012(8):98-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