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開疆
關鍵詞:體驗式教學;體育課堂;應用
體驗式教學是最近幾年流行的教學方法,通過具體實踐的方式讓學生適應陌生的環境,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可以學習相關體育知識,做到讓學生真實體驗學習過程,發揮出學生在學習中的主動作用,成為學習的主人。體驗式教學顛覆了傳統的體育教學方式,把老師枯燥的單一授課的教學模式轉變為利用多媒體、慕課等方式的立體授課模式,極大的吸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強了學習動力,讓學生更加的主動,整體上有效的改善了體育課堂的學習效果。
一、當前體育教學中的問題
(一)教學模式單一
過去,體育課堂中把教學過程分為三個環節:教學內容設計、教學過程、教學結束。老師一般按照這種過程按部就班地講解體育知識,并對一些體育技巧進行仔細地分析、示范、練習,以此培養學生的體育技能[1]。但是體育課堂區別于其他課堂地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做”,大多數體育知識和技能都是要注重學生的練習和體驗的,傳統灌輸式的知識教育無法滿足體育課堂的實際需求,導致了教學效果差、學生反饋不好的情況。而由于社會的發展、科技的進步,越來越多的大學生熱衷于新鮮事物,喜歡嘗試,傳統的教學模式不再適合目前的實際情況,不利于學生的身心健康發展。
(二)學生缺乏學習興趣
從教育部的相關統計資料得知,現在的高校學生漸漸失去了體育鍛煉的興趣,周平均鍛煉時間變少[2]。究其原因,主要有兩點:第一,體育課程設置的教學任務繁重、陳舊,使得學生產生了很大的壓力,還有抗拒心理,也就慢慢失去了對體育課程的興趣;第二,隨著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大學生在生活中面臨著各種各樣的誘惑,比如玩電腦游戲、看電影以及其他的日常娛樂,轉變了學生的興趣。
(三)教學內容不夠豐富
體育課程和其他課程的不同之處有一點非常重要,那就是體育項目或多或少都會有一定的娛樂性,比如籃球、游泳、跑步等等,這也是普通專業的學生的體育課程的主要學習內容,這就要求老師的授課方式要有別于其他課程[3]。但是目前很多老師片面注重理論知識的灌輸,實踐中也過分強調技巧的專業性和熟練程度,忽略了體育訓練的娛樂性和其鍛煉身體的根本目的,讓學生在學習中身心疲憊,甚至產生了抵觸心理,不愿意過多接觸體育項目,降低了課堂積極性,以至于高校的體育課堂無法取得預期效果。
二、體驗式教學對于高校體育教學的意義
(一)激發學生對體育的興趣
高校體育課程最根本的目的還是鍛煉學生的身體,促進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增強學生的體育觀念和意識。當代大學生受社會活動的影響,對于體育課程的要求不是理論知識的學習,而是籃球、游泳、田徑等項目的娛樂性,以及對于攀巖、瑜伽等新潮娛樂項目的體驗。體驗式教學可以和傳統的教學方式結合起來,互相補充,讓體育課堂能夠跟上學生思維的變化,讓學生感受到體育課程的新意,體驗到娛樂性,趣味性。體驗式教學過程中,老師應主動和學生交流溝通,了解學生的需求,并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讓學生體驗到更多的體育項目,增加對體育課的興趣。
(二)改善傳統體育傳統教學模式弊端
隨著教育理念的進步,全面發展逐漸受到人們的重視,因此在新課改中,對德、智、體全面發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的體育教學較為機械,課堂效率低下,體驗式教學可以改進這些弊端,把“教”與“學”有機的結合起來,注重學生的感受,從情感出發,給學生帶來更好的體驗,從而提升教學質量。
三、體驗式教學的應用策略
第一,在體驗式教學模式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應用之前,要引入體驗式訓練的概念。同時,根據大學生的實際情況,在體驗式教學理念的指導下,構建適合學生發展的體育教學平臺,全面提高學生體育綜合水平。
第二,體驗式教學是高校體育發展的一種新模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應適當保留原有的教學模式。我們不能因為體驗式教學模式而拋棄傳統的教學模式,而應該更新和改進原有的教學模式,使之更符合當前大學生的發展需要。
第三,傳統體育教學思想根深蒂固,嚴重制約了高校體育的發展。因此,在今后的體育教學中,要不斷融入新思想,全面提高體育教師和學校領導的體育意識。
參考文獻:
[1]張新萍,尚瑞花,武東海.完善人格 ?培養動商——高校“四年一貫制”體育教學改革探索[J].南京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02):12-16.
[2]王琳.芻議體驗式培訓理念在高校體育教學改革中的應用[J].新課程研究(中旬刊),2018(10):64-65.
[3]賈文偉,孔令明.核心素養視閾下普通高校公共體育課“角色體驗式”教學模式研究[J].運動,2018(08):7-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