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燕
摘要:作為學生必備能力的小組合作能力對于提高小學生的綜合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有利于小學生團結合作能力的培養。在小學體育課堂中,小學合作完成教學任務一直以來都受到教師的重視,小組合作營造了良好的學習氛圍,可以全面提升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
關鍵詞:小學;體育;小組合作;教學
隨著素養教育改革的推進,小學生的全面發展已經成為教學重點,我們的教育理念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小學體育作為學生身體素質教育的一部分,體育和學生的健康教育也緊密相關,也是實現素質教育的本質要求。在體育課堂教學中,利用小組合作學習教育方法可以培養學生團結合作和互相配合的精神,增強小學生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小組合作的教學形式在體育課堂中的應用目的在于發展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團結協作能力,促進學生的均衡和全面發展。小學生在小組活動中可以擔任不同的角色,可以充分發揮個人特長展示學生個性,讓每一個小學生都得到健康的成長。
一、合理分組,進行學生能力的充分展示
在小學體育課堂教學開展前,合理的分組是小組團結合作的基礎和前提。依據小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結合小學生的身高體重、學生興趣以及學生的體育素質將小學生進行科學的分組,切實保證每一個小組都可以完成體育課堂任務,獲得能力的提升。作為小組的組成部分,每一位成員都應該有團隊意識,有為團隊做貢獻的意識和心理準備,小組成員以8人左右為最佳,小組長應該是組內民主選舉產生的,有一定號召力可以起到帶頭作用。在具體的體育課堂中,小組成員要緊密合作來完成教師的教學任務,通過學生個人能力和團隊能力的高度融合,促進小學生小組合作能力的培養。
例如,在具體的體育項目教學中,可以突出小組活動的優越性。在體育活動的準備階段,教師可以通過小組活動的方式來進行。小組長來指揮組員進行熱身準備活動,組長要監督每一個小學生認真完成熱身準備活動,做好拉伸和手腕腳腕的活動,避免在體育課堂中發生身體損傷。像在小學生廣播體操的教學中,以小組形式開展教學大大的提升了教學效率,教師首先教會組長整套的動作,然后讓組長指導和角度小組成員的訓練,教師要做好動作示范,引導小學生的小組練習。以小組為主體的體育課堂,可以照顧到每一個學生,意義重大。
二、精心設計,實現體育課堂的教學目標
作為小學體育課堂的組織者,小學體育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活動和形式,以教學大綱為依據以學生能力培養為出發點,促進小學生團結合作能力的提高。小學生在體育活動中的團結合作應該以科學的指導為教學重點,教師也要根據學生體育活動參與的反饋進行靈活的調整,爭取促進小組合作能力的有效提升。同時,教師還要通過有效的教學情境的構建促進學生參與意識的培養,教師要作為榜樣引導學生投入到體育課堂中,以有效的小組活動形式為教學重點,以小學生的實踐和體驗為教學的調整點,充分發揮小學生的自身優點和小組的特點,促進小學體育教學有效性的綜合提升。
例如,在小學體育籃球知識的教學活動中,教師要精心設計教學環節來促進小組合作。籃球是一門國際性的體育活動,突出強調學生的團結合作能力,作為一門團隊性活動,籃球教學中是培養小學生團結合作能力的重要載體。在具體的籃球教學中,教師要把每一個小組作為一個籃球隊,通過競賽的方法來促進小組成員參與的熱情,在小組中每一個成員都應該積極訓練認真完成籃球的投籃,上籃和傳球動作訓練,每一個同學都應該在比賽中貢獻自己的力量,一個團隊的力量是由所有成員組成的。
三、優化評價,提升學生課堂的參與興趣
小學教育對教師的依賴程度很大,教師的評價對于小學生的學習也有很大的促進作用。小組合作的學習模式需要教師的鼓勵,推動小學生不斷投入到小組活動中,獲得身體素質和學習能力的綜合提升。教師要以鼓勵性教學為主要出發點,轉變教學理念促進小學生的主動學習,教學評價也應該以學生的差異來區別對待,以促進優秀的更加優秀,落后的向優秀看齊。小組合作已經成為小學體育課堂教學的主要形式,是在當前教學改革模式下發展起來的新型的教學模式,不僅有利于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還有利于學生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學生交流能力。教師要以教學評價優化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促進小學生綜合能力的逐步提升。
例如,在每一節體育課完成后,教師都要進行總結,以小組和個人兩種形式開展。在小組總結中,教師要格外強調小組團結合作能力,以團結作為團隊建設的要求,促進學生團隊意識和合作意識的不斷提升。就個人而言,教師要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競爭意識,鼓勵所有的學生積極投入到體育鍛煉中,增強學生的身體素養和綜合素養。教師的評價對于小學生的促進作用是巨大的,老師也是小組合作教學的組織者和設計者,有利于小組團結合作能力的培養。
總而言之,小組合作在小學體育課堂中的應用,有效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培養了小學生以團結合作為代表的能力,促進學生體育綜合能力的提高。教師也要不斷探索,尋求小組團結合作的有效教學方法,促進小學生基本能力的培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