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婭萍
摘要:倉儲配送工作在現代商業活動中作用突出,中小企業受限于資金、管理等因素,多借助第三方開展倉儲配送。基于此,本文以中小企業第三方倉儲配送流程的現有不足作為切入點,予以簡述,再以此為基礎,重點分析相關工作的優化建議,給出協調管理、物聯網建設、加強業務分析等內容,為后續工作提供參考。
關鍵詞:中小企業;倉儲配送;第三方;物聯網
倉儲配送是倉儲物流的一個工作環節,也是現代物流工作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強調根據用戶需求進行貨物的集散、倉儲,再根據后續業務態勢進行貨物配送,以較低的成本實現高效率作業。中小企業多借助第三方進行倉儲配送,這也對管理工作提出了更多要求,就現有工作不足以及優化建議進行分析十分必要。
一、中小企業第三方倉儲配送流程的現有不足
(一)管理差異化
管理差異化,是指中小企業與合作的第三方企業,在管理模式和方法上存在不同,無法充分就倉儲配送流程工作實現高度契合,從而引發管理等方面的實際問題。如企業采取扁平化管理策略,由基層業務員與第三方企業進行交流,但第三方企業采用的是層次化管理策略,倉儲配送等工作環節較多,中小企業的基層業務人員缺乏與第三方進行業務深入溝通、決策的權限,可能導致交流效率低下甚至問題處理不到位、不徹底的弊端[1]。
(二)信息滯后
信息滯后問題,在現代管理活動中時有發生。就中小企業以及第三方倉儲配送工作而言,信息滯后的問題可體現在交流方式、業務響應模式、信息回饋模式等環節。如某小企業將貨物存放在第三方倉庫中,存在配送需求時,該企業通過遠程通信的模式,以移動電話進行交流。如果倉庫工作壓力偏大、噪聲較大,可能出現信號干擾、業務響應速度慢、信息傳遞不準確等諸多問題,滯后性明顯。
(三)業務不穩定
中小企業的經營優勢為靈活多樣的發展模式和方向,劣勢在于業務穩定性不高,可能出現貨物積壓、貨物不足等情況,這也導致其與第三方在倉儲配送流程上的不一致。如甲企業貨物快速售出,且不確定下一批次貨物的購入時間,第三方可能與其他組織合作,出租倉庫空間。甲企業很快再次購進貨物,但第三方倉庫已無對應存放空間,當前的倉儲以及后續配送活動均會受到影響[2]。
二、中小企業第三方倉儲配送流程的優化建議
(一)協調管理
嘗試優化中小企業第三方倉儲配送流程,首先應從管理角度分析現有主要問題,通過協調管理的模式,使不同工作環節以及對應的工作內容清晰、明確,給出有效的管理模式,通過管理為倉儲配送等工作提供指導。建議中小企業首先明顯倉儲物流相關負責人,并給予充分管理權限,統一負責倉儲配送相關工作。在此基礎上,該負責人應積極與第三方進行交流,以拓撲學方法,拆分倉儲配送工作的各個環節,針對多見問題協商處理方法。假定雙方交流過程中,發現信息交互方式上存在不足,可就此謀求管理方式上的統一,以標準化的服務、業務表格作為未來各類合作業務的依托。甲方(企業方)存在配送需求時,將需配送的貨物名、數目、目的地、時間、聯系人、經手人等——寫明,以電子信息的方式進行傳輸。乙方(第三方)受到業務表格后,進行確認、備份,并將服務表格發送給甲方,明確服務人、聯系方式、服務時間等,達成信息交互方式的統一,高效率、標準化進行倉儲配送。
(二)建設物聯網
信息滯后的問題,既會影響中小企業業務開展,也會影響第三方的倉庫相關工作,建議通過建設物聯網的方式進行應對。物聯網建設上,強調甲乙雙方的共同參與,為保證交流質量以及未來發展需求,建議構建基于互聯網的開放性交流平臺,增加可擴展性和層次性,增加信息交流的渠道。如某中型企業,貨物存放于第三方倉庫中,在物聯網建設的過程中,可引入智能技術,首先對倉儲配送工作進行業務拆分,設定服務請求發送、服務響應、配送信息傳遞、配送過程跟蹤、配送完成信息傳遞、反饋信息六個模塊。每個模塊工作內容帶有遞進性,企業向第三方發送服務請求后,其后的五個環節,均借助計算機自動完成,如第三方獲取服務請求并接受,該信息可通過計算機直接反饋給企業,后續工作的模式與此相同,倉儲配送全程信息化,避免了傳統模式下信息滯后的弊端。企業還可利用CAN總線系統,使計算機同步進行若干業務的共同處理,以滿足未來自身工作規模擴大的要求,并實現管理的層次化,以獨立線路將信息直接呈現給管理人員,以便管理人員就可能出現的問題快速進行處理和決策。
(三)加強業務分析
業務分析的加強,強調應對中小企業業務不穩定的問題。建議企業在實際工作中通過兩個途徑進行業務分析,一是自身歷年來的信息資料,二是大數據資料。如企業從事教學用器材的批發和零售,根據自身5年來的信息資料,發現每年2月份和8月份,倉儲和配送活動頻繁,可在后續工作中,將2月、8月作為倉儲配送的兩個重點時期,與第三方做好溝通,做好倉儲、配送準備。大數據資料則有助于企業了解業內動態,科學進行決策。企業可收集同類企業的倉儲配送工作信息作為參考,優化自身工作模式,如大數據顯示大部分同類企業在削減某類商品的庫存量,倉儲總量持續下降、配送活動十分頻繁,可知該商品的市場需求量較大,或存在價格波動風險。企業自身也因積極與第三方交流,加強倉儲管理,設法將貨物快速出庫,借助業務分析實現倉儲配送流程的優化。
三、總結
綜上,中小企業第三方倉儲配送流程的優化應以現有不足為基礎,以現代技術為手段持續開展。目前來看,管理差異化、信息滯后、業務不穩定等問題制約了中小企業第三方倉儲配送等工作,應在后續工作中做好協調管理、建設物聯網,并加強業務分析,從多個角度嘗試就現有問題進行流程優化,提升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丁在興.基于物聯網技術的鐵路物流系統業務流程優化的探討[J].中國戰略新興產業,2018(44):81·
[2]崔學興.基于Supply-Hub的供應物流的協同配送研究[D].遼寧工程技術大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