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洪欣
關鍵詞:創新;競賽機制;中學生;體質健康
學生體育競賽是學校體育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體育競賽與課堂教學是密不可分的關系,它是體育課堂教學的擴充與檢驗。然而,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生體育比賽很難達到發展全體身心的目標,競技體育“拿名次、爭冠軍”的思想影響著學校體育,加上不合理的管理體制,使得學校體育越來越集中在個別“尖子生”上,而不是面向全體學生,校園體育競賽離廣大學生群體也越來越遠。
一、校園競賽的意義
(一)健身價值
體育競賽活動可以幫助增強學生體質,增進學生健康。為了在運動競賽上有更好的表現,取得更好的成績,學生會利用體育課上、課后進行有針對性的訓練,無論是訓練期間還是比賽期間,都會產生相對于平時運動量來說更大的運動負荷,而這種運動負荷會刺激學生的骨骼肌肉神經發展,使得機體的不斷強大。由于中學競賽活動的競爭性與目標性,會激發更多的學生的熱情與好勝心,增強學生的參與度,尤其是激發一些很少進行體育鍛煉學生的積極性。
(二)促進學生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
中學體育競賽活動幫助學生形成團結互助、遵守紀律、熱愛集體的思想品德。體育競賽能培養法規意識與和諧的心態,能有效地培養學生的集體主義思想,體育能促進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體育競賽中,不僅可以發展學生團結、競爭的體育道德,更能培養學生尊重理解、堅持到底、積極樂觀的人格品質,鍛煉學生意志品格,促進其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的形成。體育競賽活動無論在鍛煉身體上還是心理發展上都對中學生起到了正面的影響。
(三)促進校園文化的發展
中學體育競賽活動是展示校園文化建設的窗口,既豐富了校園文化生活,又促進了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流。觀眾在觀賞優秀選手比賽時,會自然地產生自豪感,更加熱愛生活,使生活更加充實,更加豐富多彩。校內體育文化節的各班之間的體育比賽,會吸引許多熱情的同學來觀看助威,場上場下的參與氛圍匯成了熱鬧場面,學體育競賽活動豐富了課余生活,減輕了學生的學習壓力。校園體育文化是每個學校獨特的風景線,促進了學生的體育知識與運動技能的提高,塑造了一種的積極向上的體育文化氛圍;此外,學生在參與體育活動的過程中,鍛煉了組織協調能力,形成了積極的價值觀,提高學生的品德意志。
二、創新校園競賽機制
(一)改進競賽理念
學生體育競賽發展的理念需要突出參與的主體是全體學生,提高比賽的關注度、參與度、體驗度,體現“人人有項目”。組織者應改進競賽理念,不要唯競賽“成績”論,不再看重名次、金牌、榮譽,看重的是競賽過程中生命力的勃發,以及在這過程中人所享受到的快樂與滿足。
(二)創設綜合性運動會——體育周(體育節)
學校可以以體育節的形式,創設綜合性的運動會。體育節,可以為期一周甚至一個月,每天某一個固定的時間段內開設小型競賽,改變以前的傳統的田徑運動會項目設置少,參賽人數有限的弊端。體育節以運動會為主,將趣味性的項目穿插其中。學校教師也在運動會上與學生同場競技,突出體育節人人有項目的目的。在項目設置上多設置集體項目,如:拔河比賽、集體接力比賽、班級跳繩比賽等。
(三)因地制宜開設運動比賽
組織者可以充分利用校園內外環境,挖掘可利用的運動資源,組織體育競賽。如校園冬季長跑比賽改成冬季環湖跑,或者環公園跑比賽,單純的圍繞操場跑圈會使學生感覺到枯燥,到校外進行長跑比賽,可以提高學生的興趣的同時,促進學生體質的提高,擴大學校的知名度,同時也可以積極鼓勵家長參與,親子跑步,增強家庭與學校的聯系,有利于學校更好地開展運動比賽。
(四)校園“吉尼斯”破紀錄爭霸賽
學校可以將“吉尼斯”與校園體育競賽相結合,“吉尼斯”破紀錄爭霸賽,是一種不斷挑戰與打破最高紀錄的比賽,只要有能力展示自己、敢于挑戰紀錄的學生均可報名。如:引體向上挑戰賽,實心球吉尼斯挑戰,一分鐘投籃挑戰賽等。“吉尼斯”破紀錄爭霸賽,通過對最高紀錄數字與挑戰者的積極宣傳,在學生心里樹立最高數字目標,激發學生的運動興趣與參與度,促進學生成就動機的提高,學生會利用課內外不斷學習與訓練,以期待挑戰“吉尼斯”目標,打破紀錄。在反復的練習過程中,提高學生體質,幫助學生終身體育意識的培養。
研究面向全體的校園競賽機制在豐富了校園精神文化的同時,也樹立學生的競爭意識,激發進取心、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堅強意志、團隊精神等優秀體育精神。
參考文獻:
[1]曾智.中小學校田徑運動會的價值審視[D].長沙:湖南師范大學,2014:25.
[2]史為臨,毛麗娟.我國學生體育競賽制度的發展現狀、改革與實施方法的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08,31(3):417-4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