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恩杰
關鍵詞:體育游戲;盲校體育教學
體育游戲屬于游戲的一種,主要目的是發展身心素質,基本內容為身體練習,通過游戲形式來體現的一種特殊教育活動。在盲校體育教學中應用體育游戲,既是常規教學手段還是重要教學內容,能夠促進廣大盲生身體的發育與心理的成長,更好的認識自我,培養他們克服困難、頑強的能力,發展同伴的人際關系及合作競爭意識,使其主動關心集體和社會。
一、結合盲生生理特點,真正做好安全工作
由于盲生在視力方面存在障礙,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或多或少都經歷過不同程度的摔跤與磕碰,導致他們產生怕摔、怕撞的畏懼心理,不愿意或很少參加體育運動。對此,在盲校體育教學過程中應用體育游戲,教師首先需要遵循安全性原則,考慮到盲生的生理與心理特點,將安全放在第一位,提升他們的安全感,以安全為前提進行體育鍛煉,消除盲生的恐懼心理,讓他們在體育游戲中充分體驗到運動的樂趣,借此增強信心,自覺參加體育活動。
比如,在“折返接力跑”體育游戲中,教師選擇一塊空曠無障礙的籃球場或足球場當作游戲場地,將盲生分為人數相同的兩組,按照縱隊方式站在起跑線后。發出口令后第一名學生跑到終點并返回起點,第二名學生與第一名學生手部接觸后繼續跑出,以此類型進行折返接力跑,最先完成的小組獲勝。安全提示如下:首先,游戲前教師要講清楚注意事項與規則,仔細描述場地和盲生一起實地考察,幫助他們建立場地概念,獲得安全感。其次,每組選出一到兩名低視力學生給予同伴聲音指引,游戲開始前組織學生適應練習,熟悉各組的指引聲音。第三,注意兩組成員的搭配,將方向感好與差、全盲與低視力的學生平均分配,以免他們在跑步中出現碰撞情況,如果低視力學生不足,則必須分小組單獨進行游戲,教師給予學生聲音指引并計時,用時最短的一組獲勝。最后,如果兩組同時進行比賽,教師要控制兩組學生的距離,距離較近會干擾學生尋找指引聲音,距離較遠不方便教師預防意外事件,保護學生安全。
二、堅持缺陷補償原則,指導盲生鍛煉身體
因為盲生受困于視覺缺陷,可供選擇的體育活動較少,加之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普及,學生越來越喜歡宅在教室或宿舍而對體育運動不感興趣,長此以往,極易導致他們出現運動能力差、動作不協調、遲緩和身體虛弱等現象,影視身體的正常生長和發育。此時,盲校體育教師在應用體育游戲時,應嚴格堅持缺陷補償原則,通過發展盲生的聽覺、嗅覺和觸覺等來補償視覺缺陷,提升他們身體的平衡性與靈活性,發展其運動能力、定向行走能力,及適應環境的能力,最終改善身體素質和健康情況。
例如,在進行“障礙跑”體育游戲時,教師準備兩條間隔為4米,長度為30至50米的跑道兩條,各個跑道中間放兩個倒置的體操墊當作障礙物,及秒表、盲杖和眼罩各2個,選出引導員2名。具體如下:在游戲中兩人一組,各自戴好眼罩、拿起盲杖站在起跑線后準備,聽到口令后向前跑出,用盲杖邊探路邊跑,直到終點。不過在游戲中要求盲生在快走或奔跑時,一邊利用引導員給出的信息來判斷終點的距離與方向,一邊通過盲杖及自身各個感官綜合判斷與分析障礙物的距離與位置,據此選擇相應的越過方法。這樣通過游戲盲生在觸覺、嗅覺和聽覺等感官方面得以發展,并鍛煉他們的位移速度、大腦的判斷與分析能力,及身體的靈敏性。
三、注重同伴合作互助,發展社會交往能力
盲生常年在學校生活,同伴之間的年齡相當、生活環境相同,有著一定的相互認同感,他們再加上視力問題形成相互支持與依賴的特性。而且盲生之間更加平等、自由,他們更加喜歡與同伴一起玩游戲,在游戲中也更加樂于分享與傾訴各自的樂趣。所以,盲校體育教師應依據盲生的身體條件、年齡等劃分學習小組,使他們在相互糾正與幫助,在互助與合作的氛圍中進行體育游戲,不斷提升自身的運動能力,并培養社會交往能力與團結協作精神。
諸如,在實施“螃蟹搬運”體育游戲時,教師準備間隔為8米長度為20米的跑道兩條,引導員2名,帶響鈴的足球或盲人門球2個。游戲方法如下:兩名學生胳膊勾在一起背靠背組成一只螃蟹,將球放置在兩人背部中間夾住,把球從起點搬運至終點,最終同時通過終點線即為獲勝,如果中間球掉則從起點重新開始。也可這樣改進:以小組為單位最先達到終點的隊獲勝,在單位時間內搬運球數量最多的組獲勝等。在該游戲中,只有在同伴互助下盲生才能夠快速將球搬運至終點,不僅能夠提升雙方的協調性與配合,還能夠鍛煉盲生的交往溝通與問題解決能力,并培養他們關愛和尊重弱者的責任,消除其孤僻的心理障礙,樹立團隊合作意識。
四、總結
在盲校體育教學活動中應用體育游戲,教師應充分考慮到盲生在視覺方面的障礙,以安全性為前提,堅持缺陷補償原則、注重同伴合作互助,精心編創與科學設計體育游戲,使其樂于參與到體育鍛煉中,促進他們身心均得以健康成長和發展。
參考文獻:
[1]柴鐵英.盲校體育教學淺談[J].中國新通信,2018 (19):194.
[2]邱羽.淺議如何在盲校進行體育教學[J].中國校外教育,2018 (04):58+63.
[3]李驍穎.體育游戲對視力障礙學生情緒情感激勵的質性研究[D].導師:周曉東.福建師范大學,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