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玉軍
摘要:自從我國改革體質加快的這些年來,因為時代的發展需要,所以對小學學生的體育課堂的教課也有了新的要求。要知道,小學階段的學生正處在身體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這也是國家對這個階段的學生的身體素質的關心和重視,全面提升學生的各方面的綜合素質和素養,要精神和身體都充實起來,促進學生德智體美的全方面發展。對學生的學習的自主性自發性有重要作用。
關鍵詞:小學體育的特性;小學體育教學方式;小學體育改革與建議
新的《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針對體育課堂的教學提出新的標準,它比較重視學生“獨立、團結、探索”這三方面的學習,完整的表達了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和為了學生發展的價值觀。
一、小學體育的教育意義
在當代素質教育的大旗下,小學的教學越來越注重學生的身體素質方面,而要真正做到體育教學的有效性,就要以學生發展為原則進行授學。針對學生的身體狀況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關注學生的身體差異和全身心的發展,體育課是學生不可缺少的一門課。首先,小學的體育課一般主要是輔導其他的學科進行教學,體育對于孩子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其所起的作用是不容忽視的,養成學生的鍛煉習慣,提高學生的身體機能和過硬的身體素質,是每所學習都應該做的;其次,體育教師可以在上課時適當的展開一些活動比賽競技游戲,激發學生的運動潛力,培養學生的興趣,鼓勵學生去參加,拓展學生的領域,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要將體育課的教學的重要性與文化課的比重提高到1:1的地步,而不應只注重學生的文化課的成績和發展而忽略身體的生長,教師與學習要讓學生勞逸結合,才能讓學生愛上體育,提高文化。生命不息,運動不止,運動對于學生的各方面的素質的培養有著很大幫助,而學生在小學時期養成的素養在以后的道路上也將發揮巨大的作用,所以學校對孩子的未來起到巨大的作用和影響,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各方面素質,是學習的責任和義務,為祖國培養優秀的下一代。
二、小學體育的教學特點
1.關于教學的每節課的目標有兩方面。一、教師掌握必要的體育方面的知識和良好的生活習慣,這樣可以對學生進行一個知識的灌輸和習慣的養成,同時保證了學生的健康水準。做到兩者兼得,體育課的教學才算是盡到了體育應該做到的職責。
2.體育教學有較強的室外性和一對一性:小學學生正處于人生的起點上,無論心里還是身體都正處于萌芽階段。所以,體育教師應該深入了解調查每一位同學的身體情況和生理特點,根據個人的不同制定不同的方案,實施因材施教,能提高學生身體素質和教課質量與效率。同時,體育課本身是比較偏向課外的課程,小學的體育教師不僅要在課上教給學生關于體育鍛煉的必要知識,還有讓學生走出教室到戶外,解放孩子的天性。
3.體育教學的內容要合情合理和適當性兩方面:把提高學生的身體各方位的機能作為首要目標,所以在體育課堂的授課中,教師在和學生進行玩耍的同時也要注意學生的身體情況,不能為了完成某節課的教學任務而忽略學生的身體,要特別注意那些身體素質不是很好的學生,要給予他們更多的關心和愛護。除此之外,要了解學生的接受能力,所授內容要在學生的接受范圍以內,否則可能會使學生產生心理壓力,久而久之,可能還會讓學生對體育的課程產生排斥心理。言而總之,體育這門學科是一門擁有較多的戶外活動的課程,平常的實踐活動也會很多,根據不同的學生安排不同的課程,在學生承受的范圍內增加運動的量繼而慢慢增強學生體質,切不可一蹴而就。
三、小學體育的信息化建議
在網絡技術先進的今天,我們有較多的在互聯網上和別人進行交流溝通的軟件,教師可以利用這些工具來對學生進行監督。比如:教師和學生建立QQ群等方式,讓學生在自主的學習中將自己感到困惑的題目或某些高難度的動作,可以進行拍照上傳,然后在群里進行交流意見和想法,在聽取別的同學的意見之后思考。此外,在別的網站或瀏覽器上發現好的教學資源時,也可以分享鏈接到群里,學生通過看視頻,讀文章等方式進行課后知識的鞏固和課前的預習,有效的提高了課堂之上的效率,方便了教師的授課。在如今學生體質普遍下降的大環境下,提高體育課的課堂質量,實現體育授課的信息化現代化尤為重要。體育教師在日常需要思考怎樣將信息化和體育的課堂教學緊密的聯系起來,將理論與實際的動作相結合,總結出屬于自己的教學方法,才能有效的提高課堂的效率。
四、結語
小學體育的教學有它自己本身的特點,教師在授教的時候要抓住特點和學生的身心等方面施教。教師也應該與時代共同進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教學見地,培養學生的對體育的熱愛之情,要讓學生在享受學習到來的快樂的同時養成自己過硬的身體素養,繼而實現學生的德智體美全面綜合發展。在應試教育的大環境下,教師和學生都對文化課有著更多的重視卻有些忽略身體的鍛煉,身體才是革命的源泉,只有擁有一個強壯的體魄和健康的身體,才能適應時代未來發展,適應高強度的學習。所以,要提高國民的身體素質,就要從小抓起,讓學生都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和靈魂,來為社會和國家做出貢獻。
參考文獻:
[1]胡明光.對提高小學體育教學水平的思考[J].新課程(中旬),2011(05).
[2]段陳濤.抓住小學體育教育特點提升小學體育教學水平[J].文體用品與科技,2012(18).
[3]周春輝.淺談在小學體育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J].新課程學習(社會綜合),20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