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敏
摘要:在“互聯網+”的涌動中,教育已成為其中的一個加數,于是有了“教育+互聯網”一詞的流行。而信息化教育,是以現代教育思想和理論為指導,運用現代信息技術,開發教育資源,優化教育過程,以培養和提高學生信息素養為重要目標的一種新的教育方式。在線開放課程的出現則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既對接了國家教育部的要求,也促進了高職高專教學的發展,因此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也成為高職英語教學改革和創新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結合筆者學院《大學英語》課程教師近一年主持或參與在線開放課程建設以及學生使用開放課程的實際情況,就高職英語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過程和意義進行了一定的探索和分析。
關鍵詞:在線開放課程;大學英語;課程建設;課程教師團隊;教學改革
一、課程建設背景
教育部于2018年1月15日召開新聞發布會,推出了首批490門“國家精品在線開放課程”。其中入選的490門課程中有22門專科高等職業教育課程,以公共課、專業基礎課、專業核心課為重點,涵蓋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課、創新創業課以及思想政治課等。如今互聯網的發展和運用正在改變這個世界。單單靠文字和符號為內容表現形式的傳統教學方式已不能滿足新時代學生對教學內容的需求,而互聯網信息化教學帶來的聲色教育讓知識表現得更形象、更具體,既能活躍課堂氛圍,還拓展了學生的知識面。根據《高等職業院校內部質量保證體系診斷與改進復核工作指引(試行)》(職教診改[2018]25號)文件要求,我們學院很榮幸作為我省第一批診改試點院校,在學院的“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里,關于加強課程資源建設中提到了要建立學院大學英語課程資源學習平臺,到2020年,力爭建成省級高職高專精品在線開發課程。
二、課程建設存在的問題
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即慕課(MOOC),是“互聯網+教育”的產物。是新近涌現出來的一種在線課程開發模式。近年來隨著信息化時代的變遷在線開放課程在全國的高校盛行起來,我們老師們也慢慢地調整自己的教學方式,由傳統教學hPPT展示慢慢過渡到建設在線開放課程,將豐富的教學資源整合在一個信息化平臺上,實施信息共享。因為我院大學英語課程的課時偏少,教學任務繁重,因此教學團隊看到了建設在線開放課程既按照學院的“十三五”事業發展規劃,且也大大地緩解了教學時間短與教學任務重之間的矛盾。因此,學院對于課程的立項建設給予了很大的支持,這也就在一定程度上為課程建設與發展創造了條件,但是在建課的這一年,我們也從課程建設和應用中發現了一些問題,導致了我們建課進程放緩,利用率低,資源共享有限。因此,我們必須重視這些問題,予以想辦法去改進,這樣才能讓本門課程的建設進入到良性軌道。真正做到優質教學資源共享。
(一)教師教學理念有偏差
雖然互聯網+,信息化教學、慕課這些名詞已經是耳熟能詳,但是教師們對于這個概念的理解度還不夠深入,很多教師僅僅停留在表層,認為上課用了PPT就叫信息化教學,而未真正看到整個課程建設如果沒有教師團隊線下去厘清單元的重難點,形成完整的知識結構框架,線上的資源如何與課堂教學有機融合,實現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互動討論,那么這個課程建設其實只是一個空殼。我們對《大學英語》這門課程的定位就是一門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采用線上自學完成相關任務點內容,線下課堂進行答題跟老師進行互動討論,將傳統的教學模式變為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的模式。但是綜觀整個課程團隊的大部分教師很難短時間對自己的教學模式和理念發生改變,這就成為了我們建設過程中的一個制約因素。
(二)建設經費問題
課程包含了視頻、課文知識點講解、文化沙龍、在線作業、單元測試等幾個板塊,因此對于網絡技術和硬件設備都有較高要求,比如視頻拍攝、制作剪輯、后期維護等。首先我們需要有專業技術團隊的支持,但是這一點也是目前制約我們課程建設最重要的一點,因為整個學院的課程制作團隊只有一家公司,工作量太大,我們的后期制作處于排隊狀態,所以我們的教學視頻資源都只是完成了錄制還沒有完成后期的剪輯工作。學生也不能及時看到同步的視頻教學資料。所以在建設時期還需要學院對于資金的后期追加。
(三)資源利用問題
其實在國內幾家知名的慕課平臺上我們可以看到國家已經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務建設精品課程,但是使用率卻很低,浪費了課程資源。那么筆者認為在建課過程資金短缺技術滯后的狀態下其實我們如果能夠認真用課也能達到資源共享,遵循了建課的初衷。
三、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策略
在這場浩浩蕩蕩的教學改革中,筆者認為首先我們應該有針對性地先建設一些基礎課程,培養一批建課的優秀團隊,采用適當的激勵機制去挖掘教師建課的潛力和熱情,促使他們靜下心來認真研究,鼓勵教師團隊課程建設大膽創新,將教學內容以生動有趣易’懂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培養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和趣味性。教師也通過參加各種優質的培訓和信息化教學比賽不斷地提升自己的現代化教學能力,實現課堂教學的信息化,讓學生隨時隨地都能想學就學;其次申請學院對于信息化建設加大支持投入力度,給予建課團隊政策上和資金上的大力支持,鼓勵教師大膽改革創新,并且為在線開放課程的有效實施提供先進的教學設施設備,創造良好的客觀條件;最后在本門課程的評價體系標準上也應該對信息化知識的學習給予分數上的重視,提高課程的使用率。
實踐表明,在線開放課程的建設順應了時代的發展,對傳統課堂教學和教師都提出了挑戰,給予了學生新的學習模式,大大推動了現代教學模式的改革。我們應該正視目前我們在建設過程中遇到的阻礙因素,積極想辦法改進,以實現教學資源的真正共享,找到教學發展未來的新方向。
參考文獻:
[1]熊艷,王雅娟.“互聯網+教育”背景下高校在線開放課程建設的制約因素與發展對策[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