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對銀行業務的需求量也不斷擴大,對業務要求也不斷提高,為了更好的服務于人們的生活,很多銀行不只為個人開通了業務,有很多企業也可以享受銀行業務帶來的便利和幫助。公司信貸業務是我國商業銀行為企業開通的一項業務,這項業務的開通給企業和銀行都增加了很多受益,但也有一定的風險存在,本文分析了風險管理問題。
關鍵詞:商業銀行;公司信貸;行業思維
隨著銀行業務的擴展,一些業務給銀行帶來的風險也在逐漸加大,商業銀行是我國金融機構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商業銀行業務之一的公司信貸業務給商業銀行帶來了一定的挑戰。公司信貸業務具有一定的風險性,因此在銀行管理工作中一定要給予這一問題高度的重視,對如何在我國商業銀行中更好的對公司信貸業務進行管理的問題是非常值得思考的。
一、進行公司信貸風險管理的必要性
要想了解商業銀行進行公司信貸風險管理的必要性,首先要明確公司信貸的含義。公司信貸是指銀行作為提供資金或信用支持的主體,對公司提供的資金借貸或信用支持行為,商業銀行公司信貸業務的成立強化了銀行的經營,獲取了更多的效益,同時也鼓勵了創業,促進企業發展,但是公司信貸為企業創造便利的同時,也會對商業銀行的資金構成一定的風險,由于很多企業經營不夠穩定可能會導致借款人無法按照合同規定如期償還給銀行所借資金和利息,一旦企業失信就會給銀行帶來一定的經濟損失。除外部因素加大公司信貸業務給銀行帶來的風險外,還有一些銀行內部因素,和政策因素也導致公司信貸業務存在著一定風險性。例如管理方式的落后和銀行內部結構不合理,以及相關政策不夠完善或者滿足不了經濟發展需求等等。所以對商業銀行公司信貸風險進行有效管理是十分有必要的,將有效的管理落實后不僅可以穩定銀行發展,還可以促進企業發展。提高銀行內部管理人員的工作能力和工作水平,為銀行長期穩定的發展提供了一定的支撐。
二、商業銀行公司信貸業務中存在的問題
(一)沒有遵循投資規律
在銀行進行放貸之前并沒有根據實際情況,有些企業所處的行業本身就是獲利小的企業,所以還貸能力相對來說比較差,銀行應該進行系統的調查,根據不同行業的企業實力規定其放貸的額度,這樣就會盡量避免企業無法如期還款現象的存在,了解行業形勢十分有利于降低商業銀行的放貸風險[1]。
(二)加強銀行管理人員的專業程度
很多銀行對在選擇管理人員時并不具備金融專業的學習經歷,這樣就導致他們在進行金融分析和信用評估時不夠專業,影響了評估效果,從而不能根據最準確的評估數據對企業提供不同層次的幫助。
(三)實現產品創新
很多銀行所能辦理的公司信用貸款業務都比較老套,再加上管理方式的落后,導致銀行封閉文化既不能滿足客戶需求,又不能滿足經濟發展需要,業務的局限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銀行的宏觀發展。銀行內部結構不夠合理,沒有根據企業發展需要為不同企業提供可辦理的業務,管理人員管理方式也缺乏創新,導致銀行發展滯留。
三、如何有效的在商業銀行中進行公司信貸風險管理
(一)提高對公司信貸風險管理的重視
要想加強商業銀行對公司信貸管理的重視首先領導階層應該對這一問題給予一定的重視,鼓勵管理人員提高自身的素質和業務能力,在選擇管理人員時應該選擇具有相關專業知識學習經歷和相關工作經驗的管理人員,這樣才能從一定程度上加強管理隊伍建設,增強管理部門軟實力,提高管理質量。對新任管理人員要安排專門的崗前培訓,在培訓期間要進行審核,審核通過者方可正式上崗,上崗初期要找具有豐富工作經驗的老員工對其進行輔助,這樣才能確保工作人員在進行管理工作的過程中遇到突發情況后能夠將問題進行妥善的處理。同時銀行要為在崗的管理人員安排定期的考核,并制定相應的獎懲制度,用這樣的方式鼓勵管理人員用更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進行管理工作,同時還應該在確保銀行信息和資料安全性的情況下為管理人員打開學習渠道,安排外出培訓,讓管理人員可以學習更先進的管理理念,對自己原有的管理模式進行查缺補漏式的調整,培養更多的管理人才,給銀行可持續發展帶來積極影響。
(二)做好調研
商業銀行在向公司放貸之前,首先要對不同行業進行調研,根據行業了解企業所屬行業的收益程度,根據企業發展空間為不同企業制定放貸制度,這樣在一定程度上會降低銀行的風險和損失,同時還要根據企業信用評估為企業制定放貸額度和利率,這樣不僅可以鍛煉評估人員的能力,利用評估人員的成長降低銀行風險促進銀行發展的同時,還可以利用制度的完善來制約企業遵守誠信[2]。
(三)進行創新
銀行管理人員可以根據企業的發展狀況為企業打造適合他們的業務,利用業務創新帶動銀行的發展,另一方面也讓企業對銀行產生更多的信賴,同時新的業務還可以為銀行帶來更多的效益,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銀行的資金虧損[3]。
四、結論
綜上所述,銀行是我國經濟領域必不可少的金融領域,商業銀行又是銀行機構中的重要因素,因此商業銀行的經營和發展也影響著整個金融機構的發展,而貸款業務又是商業銀行主營業務之一,因此對這方面的完善是具有實際價值和意義的,很多商業銀行已經對公司信貸管理模式加以調整,但是仍有一些問題存在,要想徹底解決這些問題,完善管理制度還需要銀行領導階層的大力倡導和銀行工作人員的積極配合以及大家堅持不懈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姜翔程,孔唯,喬瑩瑩.供給側改革背景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管理的行業思維[J].管理現代化,2017 (06):116-119.
[2]張長全,高露,劉娜.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背景下我國商業銀行信貸風險防控研究[J].長春工程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7 (03):25-28
[3]王定祥,蘇婉茹.商業銀行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過程中的責任擔當與轉型策略[J].農村金融研究,2016 (6):21-26
作者簡介:蔣穎(1987-),女,漢,重慶人,單位:中國建設銀行重慶分行渝北支行,學歷:本科,職稱:中級經濟師,研究方向:財富管理、公司信貸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