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力娜
摘要:行政事業單位是國家政策的執行者,在現代社會發展中起著重要的作用,而要想推動行政事業單位的發展,強化內部控制尤為重要。內部控制是一項工作,強化內部控制,可以約束和規范內部工作行為,提高相關工作的規范性,降低內部風險的發生。行政事業單位應深入內部控制改革,完善內部控制機制,強化內部管理,進而肅清內部風險,促進內部工作的有序開展,保證國有資產有效利用。
關鍵詞:深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
一、強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重要性分析
行政事業單位是具有行政管理職能的事業單位,履行著執法監督和社會管理的職能,在現代社會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在行政事業單位中,受多種因素的影響,會出現以權謀私、公款私用等問題,不僅影響到行政事業單位職能的發揮,同時也會危及到社會的穩定、健康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尤為重要[l]。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是規避風險的重要手段,深化內部控制,可以促進行政事業單位資源的優化配置,確保行政事業單位各項工作處于可控范圍內,促進其管理職能的有效發揮。同時,深化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可以對單位各個環節可能面臨的風險進行有效評估,進而有效地預防和規避風險,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資金的高效利用,進而更好地服務社會建設。
二、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對內部控制缺乏認識和理解
內部控制管理方法在世界范圍內經歷了漫長變化和發展,但在我國開始較晚,與全球發展相比較為落后,并且關于內部控制的理論研究和實踐操作多在企業中,行政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缺乏對其的深刻理解。一些行政事業單位一方面認為管理過程中已經有了相關的法律法規作為開展工作的依據,內部控制相比之下可有可無;另一方面,對內部控制的意義及建設的目的理解不夠,多是認為合法合規就可以,并未上升到提高公共服務效能的高度,導致開展內部控制建設積極性不高。
(二)內部控制建設環境不夠完善
從單位自身情況來看,不能夠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主要涉及組織機構設置及人力資源管理方面。根據內部控制規范的要求,單位主體應該單獨設置內控職能部門或者牽頭部門,以此專門負責組織協調內部控制工作,在內部控制建設開展過程中,應充分發揮財會、內審、紀檢等多個部門的作用,但在現實工作中,一方面是諸多行政事業單位本身人數較少,內設科室也相對少,部分單位甚至沒有內設科室,直接根據不同職能劃分崗位,而擔當內控職責的崗位很少單設機構,同時內部控制工作僅單純依靠部分崗位單打獨斗,未能充分發揮各個業務部門及專業部門的聯動作用,不能產生合力效果[2]。在人力資源管理方面,一些單位在崗位職責分工上不明確,同時部分崗位在根據專業能力進行分工后,未能加強人員業務培訓及職業道德教育,業務水平及綜合素質提升受限。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人才缺乏
在單位中進行內部控制建設,涉及部門及人員眾多、工作內容繁雜、且專業性強,財務人員作為內部控制建設的主力軍,在現實工作中,存在其本身專業技能不高、數量較少的現象,而對于內部控制工作精通的人才更是風毛麟角,因此,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缺乏人才保障。目前,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多是以風險管控為導向,其中風險識別及評估都是基礎且重要的工作,而基層單位本身人員缺乏,崗位兼職較為普遍,輪崗制度執行困難,為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增加了難度。
三、完善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體系的方法
(一)增強內部控制意識
對于行政事業單位而言,要想建立有效的內部控制體系,需要改變自身的工作人員,意識到這項工作的重要性,然后在單位內部,就內控體系進行全面的宣傳,建立一個自上而下的宣傳渠道,確保內部控制制度的常態化進行[3]。首先,建設處穩定的內控環境,不要盲目求快,選擇適合自身發展的策略,循序漸進,逐步提升員工的內部控制意識,幫助其明白自己在內部控制中需要承擔的角色與分工,對那些具有創新性的工作模式展開合理化的應用,隨著單位的發展,而逐漸完善內部控制制度,強化各個部門的交流,確保內控體系可以有效進行,這樣行政事業單位才能更好的為人民服務。
(二)健全內部控制制度
要想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能夠順利發展,健全內部控制便是首當其沖的要務,在現代化的管理模式下,大家對于有效的管理制度,都給予了相應的認可,這一點在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控制中也不例外,在健全內部控制制度的過程中,首先,單位領導可以發揮帶頭作用,結合單位內部的實際發展情況,總結相關部門上報的各類工作內容,順應社會的發展,不斷總結、分析、思考與內控制度相關的內容,杜絕員工在工作中出現濫用職權的問題,在各類事件中,都要清楚的劃分責任,杜絕一些不良的工作問題,確保內控工作能夠有序進行,并在行政事業單位的方方面面中都要做到有據可依。
(三)強化監督部門作用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與進步,行政事業單位在進行內部控制體系的建設中,也可以對信息化的技術展開相應的應用,提升工作的整體質量。在執行的過程中,首先,相關的工作人員,可以根據實際情況,在單位內部營造信息化的平臺,共享數據信息資源[4],并對市場經濟情況,還有社會發展的情況展開分析,幫助單位不斷調整自身的工作狀態,提供有效的信息內容;其次,對于信息維護板塊,可以安排專職崗位,定期升級平臺信息,防止重要信息外泄;最后,可以強化監督部門的責任,審計、監督等部門都要具備一定的獨立性,確保其工作的公平性與公正性,發現問題及時調整。
四、結束語
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建設工作是一項復雜而又系統的工作,在實際執行中依舊存在一些缺陷和不足,因此,這也需要長此以往的堅持,不斷探索和完善與內部控制體系相配套的制度,強化行政管理人員的思想教育,規范并優化業務流程,以發揮內部控制在提升內部治理水平、規范權力運行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謝曉菲.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9 (09)
[2]黃利華.提升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控制效能的幾點思考[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06).
[3]曾云芬.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會計內部控制的思考[J].科技經濟市場,2019(01)
[4]洪勇.對行政事業單位全面預算與內部控制關系的思考[J].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