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秀芹
摘要:隨著時代的發展變化,移動互聯網普及在高校的教育應用中也越來越廣泛,在提升高校教學質量的同時也給高校的教育現狀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從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育帶來的積極與消極等方面的影響入手,剖析移動互聯網在高校體育教學應用中存在的現實問題,提出相應的改進措施,希望能起到積極的參考作用。
關鍵詞:移動互聯網;高校體育教學;研究
移動互聯網由于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的因素,已經滲透到了人們日常工作和學習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動互聯網在高校體育教育中的普及與運用,讓學生在獲得全新體驗的同時,也有效促進了師生之間的交流,提升了體育教育教學質量,從而推動著高校教育的全面發展。
一、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育帶來的影響
(一)積極方面的影響
1.拉近了師生彼此間的距離
移動互聯網在高校體育教育教學中的運用,加深了學校的移動互聯網工程建設,促進了高校體育教學制度的改革創新,為高校體育教學改革提供了新的發展思路和教育教學理念的更新。在對高校體育教學和管理工作的開展中,提供了積極的幫助作用。時下,智能手機應用普遍,成為了師生獲取信息資源的常用渠道之一,智能手機的運用加深了師生之間的交流,為體育的教學產生著積極的輔助作用。在體育教學過程中,學生可以通過網絡獲取相關體育知識,教師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微課教育,以及通過網絡進行在線交流,了解學生的基本情況以及在體育學習中的實際困難,充分體現關愛之情,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把相關的知識發送到互聯網平臺上的方法,讓學生利用業余時間進行相關知識的補充學習,來加深學生對相關知識的認識和理解。
2.促進了體育教學改革創新
在信息化時代的今天,人們的思維理念也在發生著相應的變化,在高校的體育教學過程中,施教者不再局限于被動接受信息,而是能緊隨時代發展的步伐,不再受傳統理念的束縛,更加注重思路的開拓,提升團結、協作和創新意識,大膽運用移動互聯網普及帶來的好處,進行體育教學改革的創新,從而滿足現代化體育教學的需要。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他們通過微視頻或者圖片微呈現的方式,在互聯平臺中合理運用,對學生進行現代化教學。同時,在實際中,師生也可以利用碎片化學習時間,從移動互聯網平臺終端上獲取相應的體育信息知識,在進行有效學習中,促進知識的交流與廣泛的傳播[1]。
(二)消極方面的影響
1.沖擊著傳統體育教學的模式
在高校體育教學中,傳統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體育老師為主導,通過體育老師在教學中的講授以及動作示范把相關的體育知識和技能傳遞給學生,在這個教學過程中,教師起著主導作用,對體育教學課堂的主宰,從而忽視了學生的主體作用,其實在教學中,學生才是教師教學的主體,特別是在體育理論的教學上,教師往往都是通過自己在課堂上講解,學生在課堂上被動地聽,教學方式方法單一,得不到有效地互動,再加上學習內容的是枯燥,無法提升學生的學習體育知識的濃厚興趣。在這種情況下,課堂上往往都會有大部分的學生通過使用手機玩吃雞、王者榮耀等手機游戲,干一些與實際教學課堂所學知識無關的內容。而在互聯網教育普及下的今天,教師改變傳統的體育教育理念,利用網絡平臺,在相關體育教學中通過圖文并茂的形式和生動形象的微課方式對學生進行相關體育方面知識的傳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
2.弱化了學生對體育教學的參與程度
移動互聯網在高校中體育教學的運用過程中,也有一定的弊端,在對教學內容的傳播上,網絡視頻短平快的特點,導致在一些體育知識的傳播上不能形成體系。學生在相關體育信息的接收中,在注意力上極易碎化,在對互聯網海量體育信息的游覽中,導致對一些知識的掌握中很難形成記憶,感覺每一個內容都似曾相識,導致對知識的理解記憶不深。學生通過移動客戶終端進行體育知識的學習,由于還要受其他課目的影響,在學習過程中,學習時間難以得到有效保證,導致對相關知識的獲取也呈現出碎片化。碎片化的學習很難讓學生在體育學習中有對相關側重點的理解和掌握。此外,過度地依賴網絡,也很容易導致思維僵化,注意力不能高度集中,嚴重影響了學生對相關體育知識的學習與掌握[2]。
二、互聯網在高校體育教學應用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不能引起足夠重視
讓互聯網技術的內容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運用還在探索階段,部分教師對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技術不掌握,僅限于傳統的教學模式中,缺乏主動學習意識,更別談在實際教學中的運用了。另一個原因,部分教師在對互聯網技術運用的理解上存在偏差,認為互聯網技術在教學中運用條件還不夠成熟,否定了通過互聯網應用開展體育知識教學,降低了整體的教育教學質量。在實際教學中,部分教師未能對整體教學氛圍進行調整,導致學生學習環境單一,影響了整體教學質量。
(二)學生的參與熱情有待提高
在通過互聯網技術開展體育教學中,有部分學生認為這是教師教學的一個手段的試用,只是感覺到新奇,理解認識還停留在傳統的教學上,認為只是通過互聯網技術加深對體育知識的了解,最終的學習還是要通過課堂實踐,教師對書本知識的傳授。此外,教師不能有效通過互聯網技術對現實體育教學的內容進行合理傳授,創新意識不足,自身綜合能力素質欠缺,導致學生的參與熱情不夠[3]。
三、移動互聯網在對高校體育教學影響下的對策
(一)學校提供有力支撐
互聯網技術要想在高校體育教學中有效運用,就離不開學校在人力財力等各方面的全力支持。首先學校要傾注資金完善教學設施,在開發互聯網技術教學的終端落實上,在人才的引進和培養上都要傾注大師的資金做支撐。同時,還要傾注精力加強對移動互聯網環境下的教學改革和全面發展中加以支持,在提高學校體育教育的硬實力和軟實力方面下功夫,大刀闊斧進行教育改革創新,促進體育教學水平的提升,讓互聯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高效運行。
(二)加大師資力量培訓
移動互聯網技術為學生們打開了知識寶庫的大門,為學生了解體育教學知識提供了有力保障。在新時期新環境下,教師不再是課堂的唯一主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也必須進行觀念的轉變,來積極引導學生進行知識的學習,因此就在高校的體育教學中,就必須打造一支熟悉互聯網運用,能通過互聯網技術開展教育教學的高素質的專業教師教學隊伍。我們也知道,高校學生是互聯網上最活躍的群體之一,同時也是互聯網知識獲取中最大的受眾體。互聯網技術在高校中的運用,要求教師必須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加強對互聯網知識的運用和了解,才能在實際工作中得到有效運用。在學習過程中,學??梢酝ㄟ^開設互聯網技術運用課程專題進座,加強教師對互聯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認識,同時也可以通過開展請進來,走出去的方式與友校開展交流互動,邀請相關互聯網技術應用方面的專家講授,提高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對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水平,更好地為學生服務。
(三)構建全新教育模式
當前,在體育教學中,究竟是以學生為主體,還是要以教師為主體,一直是教育界爭論的一個話題。而互聯網技術在時下的教學運用中,有效規避了這一問題,學生通過互聯網技術不斷豐富自己文體知識,教師可通過互聯網技術的應用進行合理有效地指導,由于移動互聯網終端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使其在教學應用中更加靈活,有效加強了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提升了學生學習體育知識的濃厚興趣,進而強化了教學的實際效果。教師的教育理念也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應用得到了有效改變,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也已經適應了移動互聯網技術帶來的方便快捷信息資源豐富的優勢,積極引導學生加強各個學習主體之間的學習和交流,有效提高了學生對相關知識的學習效率[4]。
四、結束語
移動互聯網技術對高校體育教學帶來的影響意義深遠,移動互聯網技術的應用,讓學生在實際教學中獲取了海量的體育文化知識,拓寬了學生視野,加強了學生對相關體育教學的認知能力,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互聯網技術對一些相關知識進行有效甄別,并在教學中加以指導,引導學生形成健康的體育學習和鍛煉習慣,從而激發學生學習的濃厚興趣。還要做好互聯網技術在其他教學領域應用的推廣,不斷優化教學模式,進而促進高校教育事業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劉丹,王蘇偉.解析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及對策[J].當代體育科技,2019,9 (03):156-157.
[2]譚永昌.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影響探析[J].當代體育科技,2017,7 (32):88-89.
[3]張詞俠.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的影響[J].科教導刊(上旬刊),2017 (08):91-92.
[4]姜勇,王東海.移動互聯網對高校體育教學影響的研究[J].南京體育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14 (05):99-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