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國梁
摘要: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的需求使我國的用電量在不斷的提升,尤其是在一些特殊的節假日和季節,用電量飛速增加。如何安全用電,合理的發掘電力元件、用電設備,使其能夠承受電壓,保證電量處于能承受的載荷之內,并及時的發現用電不當的現象,適當的報警和切斷電壓,是繼電保護裝置相關研究的主要內容。
關鍵詞:電氣工程;繼電保護;技術
一、簡述繼電保護系統
(一)繼電保護的意義
在我國的電力系統之中,繼電保護系統可以對整個電力系統提供較為安全可靠的保護措施,簡單的來說當電力系統之中的一些零部件出現故障時,繼電保護裝置就會隨之進行保護措施。除此之外,繼電保護裝置在設計上是由多個系統組合而成的,所以各部分之間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而且繼電保護裝置可以有效提高電氣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二)繼電保護裝置的保護措施
對于我國的電力系統而言,其中的繼電保護裝置的主要目的就是為了當電力系統之中的零部件出現故障時可以對整個系統進行有效的故障檢測和保護措施,以此可以盡最大程度的降低電力系統內部零部件故障對于整個系統的影響,而且還可以有效的減少相關工作人員的工作難度,長此以往不僅可以有效確保整個電力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更可以減少一些電氣零部件的損耗。
除此之外,在電力系統中的繼電保護裝置還可以在第一時間對電力設備的隱患和故障進行及時的分析和研究,然后根據分析研究的結果來制定較為合適的應對措施或者進行及時的警報處理,以此可以更加迅速的斷開所有出現故障的電力設備,并幫助相關的檢修人員進行設備隱患的及時排除,進而不斷減少電力系統的出現故障的幾率,然后確保其電力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
(三)簡述可靠性指標
對于我國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的可靠性指標來說,它主要指的是電力系統的質量或者相關的施工技術是否滿足人們的需求以及是否可靠等。除此之外,還有電力系統中的一些電力設備和零部件是否可以嚴格按照相關的工作規定來進行運行,然后在電力系統的運行過程中一些故障的出現是否可以及時的發現和解決,進而把電力系統的故障降低到最低等方面都是電力系統繼電保護可靠性的判斷指標。而我國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可靠性指標基本上從電力設備的可靠性以及其中的功能可靠性兩方面談起。對于電力系統設備的可靠性而言,其主要就是為了確保所有的電力系統設備都可以處于工作的狀態之中。而對于電力系統的功能可靠性而言,主要就是指電力系統中的繼電保護能否正常的工作。
(四)繼電保護的特征
要研究并提高繼電保護裝置的可靠性,首先就要對繼電保護裝置有一定的了解并作為研究的基礎。繼電保護一般包含三個部分,分別是邏輯、測量和執行。這三項只有緊密配合才能提高用電的安全系數,達到供電的可靠與持續。
邏輯就是在己知相關參考數據的基礎之上,把不同的命令經過分級傳遞給不通過的受體執行元件,以便于實行合理的分工,提高繼電器的效率。測量又包含兩個小分支,即靜態測量和動態測量,測量是繼電器對于邏輯處理方面重要的參考,同時又是邏輯命令的受體,兩者相輔相成,共同分析出所使用的元件的相關性能。執行是一般繼電保護裝置的最后一步,把得到的信號處理,從而決定是否對相關元件采取保護舉措。繼電保護有著它不可忽視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有力的減少危險的發生,保障元件之間正常工作和供電系統的安穩運行,能夠適當的減少元器件的損害,提高經濟效益。
二、電力系統繼電保護不穩定原因分析
(一)人為因素
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系統不論是安裝、維修還是檢查、更新等都離不開相關工作人員的幫助,由此可見繼電保護的維修人員在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過程中占據著至關重要的地位。我國繼電保護維修人員的專業技術以及綜合素養將會直接決定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穩定性和安全性,所以只有我國的繼電保護維修人員在工作時嚴格按照相關的規定來進行繼電保護裝置的拆裝維修等,才能夠有效確保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穩定性。除此之外,隨著我國科技水平的迅速發展,對于繼電保護的維修人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需要相關的繼電保護維修人員要積極優化自己的理念,然后不斷適應全新的技術,以此來促進我國電力系統的可持續發展。
(二)設備因素
除了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的人為因素之外,繼電保護裝置自身的設備質量或者其內部的一些軟件設備都可以造成繼電保護的不穩定。(1)繼電保護裝置的自身設備較多,它們在繼電保護正常運行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可以有效的對繼電保護裝置進行數據的分析、輸入以及轉換等。但是如果其內部設備的電路出現故障或者老化現象,那么將會導致繼電保護裝置出現嚴重的故障,進而造成整個電路的不穩定性和不安全性。(2)電力系統的繼電保護裝置是需要自身的軟件設備來進行指令發出的,因此電力系統的內部軟件設備對繼電保護裝置的運行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而且電力系統的內部軟件設備將會直接影響繼電保護系統數據的分析、輸入以及轉換等。所以只有嚴格確保電力系統的內部軟件設備正常的運行,才能夠有效的確保繼電保護的穩定性。
(三)電網結構因素
目前我國人民的用電量在與日俱增,而電網的結構作為電量運輸的重要結構,想要有效的保障繼電保護的穩定性就需要進行電網結構的拓展性。除此之外,在進行電網建設的時候還需要全面考慮到人們的用電高峰期和低峰期,以此才能夠確保人們生活對于用電的穩定性。
(四)安全管理因素
除了上述影響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穩定性的因素之外,安全管理因素也是影響電力系統繼電保護穩定性的一個關鍵性因素。如果我國的電網管理較為落后,并且一些必要的規章制度無法滿足當前的電力系統安全管理需求,那么都將會造成電力系統的不穩定性。因此只有不斷加強并完善電力系統的安全管理模式,然后嚴格遵守相關的電力規章制度,就可以以此來確保電力系統運行的穩定性。
三、繼電保護技術的應用情況
第一,繼電保護裝置一體化發展技術,在電力系統中利用資源共享,充分將以往繼電保護裝置內被保護的各個元件的模擬量整合在一起,通過邏輯判據使得對電氣量的判斷更加準確、可靠,繼電保護技術使得繼電保護裝置一體化發展迅速,從而對電力系統中的故障能夠更加靈活地進行判斷。通過電力系統中繼電保護技術可以使得繼電保護裝置主后一體化,這樣能夠更加方便地進行故障錄波與后臺分析。由于繼電保護裝置一體化后,在電力系統中,任何一個細微故障的啟動,繼電保護裝置都能準確記錄所有的模擬量。在繼電保護裝置主后一體化之后能夠有效地提高現場故障的分析能力,降低誤動概率,還能減少繼電保護裝置的數量。
第二,信息網絡化技術的應用。眾所周知,隨著科技的發展,計算機應用技術普及到我們社會生產的方方面面。在電力系統改革不斷深入的形式下,信息網絡化技術也深入到繼電保護技術之中。例如,在變電站監控以及監控發電廠電氣系統中,就提高了主設備保護的通信功能。通過利用信息網絡化技術能夠使得監控系統更好地實現繼電保護的提供動作報文管理、故障數據處理、事故追憶、定值遠方整定等功能。從而實現了對電子系統中智能設備的深層次管理。通過在繼電保護技術中運用信息網絡化技術能夠將大容量、高速運轉微處理器運用到總線設計中,使得繼電保護裝置中的設備具有更加完善的通信功能和數據處理能力。從而更加適應信息化、網絡化的發展。另外,電力設備中繼電保護裝置還能通過網絡傳送故障報文,判斷出整個系統的運行狀態,并為系統提供保護及定值的依據。
第三,自適應技術的應用。通過自適應技術,電力系統中的繼電保護技術能夠適應電力系統的各種變化,從而更好地提高對電力系統的保護。通過對發電機失步保護以及變壓器零序保護可以更好地判斷電力系統的變化以及對某些保護的判據。通過自適應能力浮動門限等部分保護功能都能夠更好地促進繼電保護裝置功能的發揮。
四、結束語
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之下,我們應該明確目前我國繼電保護系統的處境,對相關知識有著明確的認知和端正的態度,正視信息技術與繼電保護系統技術相融合的現狀,對相關工作人員、企業、部門以及相關協會提供有利的條件以增加其專業素養和知識,促進我國繼電保護行業的順利發展,掌握該行業的核心競爭力,滿足我國對繼電保護系統的穩定性、安全性和持續性日益增長的需求,促進我國在該行業的和諧有效發展,為我國創造較高的經濟效益。
參考文獻:
[1]楊濤.淺談電氣工程中的繼電保護技術[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5(16):147-148.
[2]陳峰.繼電保護中電氣工程智能系統的應用[J].數字技術與應用,2015(01):113.
[3]胡有武淺談如何提高電力繼電保護的運行可靠性[J].實驗科學與技術,2016(08):227-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