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龍
摘要:路橋施工技術的不斷發展,明顯提高了路橋施工水平,提高了路橋施工項目的質量,為路橋施工提供了重要的技術保障。同時,在路橋建設中,軟土地基的處理也不容忽視。軟土地基將對道路和橋梁的后續使用產生重要影響。有必要在施工階段對其進行控制,做好處理工作,提高地基承載力和強度,避免路橋坍塌,進一步提高路橋的使用壽命。
關鍵詞:路橋工程;軟土地基;處理施工;要點探析
作為路橋工程的施工基礎,路基穩定性和變形控制程度也將直接影響整個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因此,所有施工單位都需要在路橋工程施工期間做好路基處理工作。軟土地基具有承載力弱、易變形的特點。只有做好軟土地基處理工作,才能滿足地基承載力的各種要求,從而為后續的路橋工程施工打下良好的基礎。
一、軟土地基處理的必要性
正常情況下,軟土地基的地下水位相對較高。在施工過程中,很容易破壞填料和建筑材料的穩定性,這不僅會影響路橋工程的質量,還會在嚴重情況下導致沉降問題。由于中國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大量的路橋工程已經建成。因此,在設計道路和橋梁項目時,施工人員必須按照設計規范進行設計在公路和橋梁工程中,盡管地基不構成建筑物的可見部分,但它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沒有堅實可靠的基礎,就不可能建立一個堅實實用的項目。施工中地基能否得到正確處理,決定了相應工程的質量以及能否順利完工。此外,地基處理也影響施工成本。總的來說,基礎和項目投資、施工進度和項目質量之間有著密切的聯系。在施工過程中,人們一直非常關注基礎問題。在路橋工程施工中,經常會遇到軟土地基。這類地層容易引起沉降,影響工程質量,在嚴重情況下會帶來非常惡劣的后果。因而在路橋施工中,嚴格選擇處理方法,加固軟土地基,是一項施工重點與難點。
二、軟土土質地基特點分析
(一)沉降量偏大
軟土地基的實際松散程度會隨著軟土地基含水量的增加而增加,而軟土地基上的路橋施工會給軟土地基帶來更大的壓力,從而造成軟土地基嚴重的失水。當失水問題得不到有效處理時,道路上會出現不規則沉降,這將給后續的路橋工程建設帶來很大的障礙。當沉降更嚴重時,還可能導致路面結構傾斜甚至倒塌,這對橋梁建設有很大影響。
(二)透水性能比較差
軟土地基還存在有透水性能比較差的特點,導致這一問題發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兩種:①軟土地基的結構過于松散,也就給予水分的儲存提供了諸多的便利條件,此外在工程施工過程中還需要應用到大量的水,也就導致了軟土地基出現含水量過高的問題,從而無法滿足路橋工程的施工需求。②在軟土地基中存在有比較多的黏性土壤,導致了水分無法出現正常的滲漏以及排除,并形成嚴重的積水問題,如果未曾進行及時有效的處理,對于整個路橋工程的施工質量以及施工進度也會造成非常嚴重的影響。
(三)壓縮性大
軟土的特征是孔隙大,呈現松散的狀態,其可以被大范圍的壓縮,如果在市政施工中不能進行妥善處理,其在后續施工中容易出現基坑邊坡失穩、邊坡錯位、路基塌方等情況,導致施工的安全性降低,也會影響周邊建筑的穩定
三、市政路橋施工中軟土地基的處理技術
(一)粉噴樁技術分析
在市政道路和橋梁工程中,這種技術經常被結合到軟土地基的處理中。所謂的DJM樁處理技術是利用設備在軟土地基上鉆孔,并利用壓力將固化劑壓入軟土中。固化劑與土層中的水反應,促進軟土地基的失水,從而達到加固軟土地基的效果。固化劑通常是石灰和水泥,大多數項目都選擇水泥。實際應用中應考慮混合比的選擇。標準是樁的強度。如果高于1.5兆帕,將選擇425號或以上的水泥。如果低于此標準,將選擇325號水泥。這樣可以增加摻入比,提高樁體的性能。
(二)強夯法施工技術
路橋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技術是強夯法。施工中采用強夯法加固。加固方法應先淺后深。加固完成后,強夯區域應使用推土機進行填充。路橋工程軟土地基強夯加固后,有必要對其進行勘察。例如,發現下層土壤的密度高于上層,這證明強夯法不符合加固條件。為了加深強夯的深度,有必要進一步加強強夯的應用方法。
(三)表層排水技術
軟土地基采用地表排水法施工。在地表挖一條溝渠,主要用于排水。當含水量過高時,它會沿著溝渠流出,以盡可能減少地表含水量,保證施工的順利進行。在挖溝過程中,考慮地形是第一個前提,并且盡可能實現盲溝效應。此外,一些碎石填充在溝渠中以吸收水分。礫石的滲透性需要有更高的水平,這樣才能與地形有效結合,從而實現軟土地基的有效處理。這一施工技術需要注意的是對坡度的控制以及排水能力的形成,這就需要對溝槽的間隔進行加密處理,即使切斷對排水效果也不會產生較大的影響。通常情況下,溝槽的挖設規格為0.5m×0.5m,或是0.5m×1m,在內部多安排幾個排水管,方便積水的排出。
(四)粉噴樁加固處理技術
對于穩定性差的軟土地基,施工單位技術人員應采用DJM樁加固處理方法解決。工藝流程如下:首先,正式施工前,有目的地對施工現場進行現場勘察,掌握施工基礎的地質條件,并以原始地面高程數據信息、環境信息、地質信息和DJM樁設計樁位圖等所有相關數據為參考依據;之后,回填粘性土和砂墊層,以確保場地的平整和穩定;第二,在實際施工過程中,要對鉆機的下鉆深度以及噴粉的高程等進行準確把握,保證粉噴樁的長度,并定期對粉噴樁的成樁直徑以及攪拌程度進行檢查,除此之外,在使用鉆機之前以及使用完畢后,都要對鉆頭進行檢查,并確保鉆頭的磨損量始終處于2厘米以內,進而保證粉噴樁的成樁質量。
四、結語
總之,市政路橋工程是城市的重要部分,是影響人們出行安全的關鍵因素。為了提高市政路橋的功能性和可靠性的,需要科學地對市政路橋施工中的軟弱地基進行分析,并結合區域地質條件制定有效的軟弱地基處理措施,從而使得市政路橋的軟弱地基可以得到有效的控制,規避軟弱地基沉降、承載力不足等情況,使得軟弱地基可以滿足市政路橋的實際需求,規避安全隱患,發揮市政路橋的功能,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實現市政路橋工程項目的經濟效益與社會價值。
參考文獻:
[1]吳勇晴.淺談市政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技術與應用[J].江西建材,2017(12):15-16.
[2]曾祥峰.市政道路軟土地基處理方案比較與應用[J].江西建材,2018(11):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