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樹東
摘要:為了提升全民的體育素質,我國提出了“陽光體育運動”的號召。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陽光體育逐漸成為了一句口號,在實施的過程中面臨著諸多阻力,探究新形勢下高職高專院校陽光體育活動開展情況有著重要的實踐意義。本文將筆者所在高職院校作為研究對象,對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進行了調查研究,認為應該充分發揮課余、課外活動的作用,通過政策與制度落實監督活動。
關鍵詞:高職高專;陽光體育活動;開展
陽光體育是將“健康第一”作為指導思想,將全面貫徹落實《學生體質健康標準》作為根據,將達標爭優以及強健體魄作為根本目標,將加強學生的健康,提升學生的體質作為重要目的,要求培養學生主動體育意識、習慣、能力以及行為。使得廣大青少年群體中能夠形成崇尚運動、熱愛體育以及積極向上的風氣,在全社會產生全民族身體素質有效提升的全新局面,在全國范圍內實施異常群眾自發性的青少年體育活動。
一、高職高專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現狀
為了充分調查高職高專院校陽光體育活動的開展情況,筆者以所在高職院校作為研究對象,對師生進行了訪談。
(一)陽光體育認知模糊
調查結果表明,高職高專院校中有75.3%的師生主觀認為陽光體育活動的主要內容是競技體育項目,過分追求競技成績,使得陽光體育逐漸的成為了少數身體素質較好的學生展現自我的舞臺,忽視了陽光體育本身所具備的全民參與性的特征。暴露出了陽光體育活動的相關組織人員缺少對競技體育項目所實施的生活化改造以及廣泛性選擇,造成了高校經濟體育模式的重復化。
通過對教師以及學生的調查與訪談發現,80.4%的人員無法分清體育教育、活動與培養人才之間的關系,陽光體育互動很少會出現在學校學科建設評比以及學生工作評比當中,即便是有也是一些可以被忽略的評選指標。當前,終身體育教育以及健康教育的理念還沒有能夠在高職高專院校中得到有效的落實,大多數高職高專院校的做法更加傾向于其他學科的建設和發展,使得陽光體育運動工作長期處在從屬位置。
(二)陽光體育活動組織人員分散
各個高職高專院校在學生處、公共體育部、學生所在院系以及校團委四個部門中依靠部門行政體系自主開展陽光體育活動,形成了陽光體育活動的四個獨立體系。在對組織單位的調查中發現,62.1%的工作人員認為陽光體育活動的組織人員不足,相關人員缺少經驗,通常無法協調到合適的場地,經費短缺,這些都是當前影響陽光體育開展的關鍵因素。70.8%的師生認為要加強陽光體育活動組織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協調。
(三)監督評比機制欠缺
高職高專院校所開展的陽光體育活動都有計劃以及結果,從活動材料中可以看出,只有5所高職高專院校在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過程中實施了過程督導和結果評價。從規章制度層面看,很多學校陽光體育活動都有制度保障,可是多數局限在活動舉辦層面,活動當中的督導以及活動以后的評價,缺少關乎部門榮譽以及利益的評比工作,整體上無法全面的體現出陽光體育活動的效果,無法起到推動陽光體育運動有序開展的作用。
二、高職高專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策略
(一)發揮課余、課外活動的作用
單純的課堂教學工作已經無法滿足陽光體育的要求。課外活動是對課堂教學的重要補充,同時而又是開展陽光體育活動的有效條件。在新時期,陽光體育運動要注重強化青少年的體育意識,加強青少年體質,該項活動的主要目標是利用陽光體育活動,推動高職高專院校產生濃厚的體育運動氛圍,養成全員共同參與的良好體育氛圍,將廣大的青少年吸引到操場中,與大自然親密接觸,積極的開展體育鍛煉,有效提升體育健身的意識,培養學生體育鍛煉的濃厚興趣,加強學生身體素質。為了提升高職高專學生的身體素質,學校和教師要積極的組織形式多樣的體育活動,不同部門之前要加強溝通交流,使得校園內充滿了健康的體育運動氛圍。
(二)以政策保證監督活動的落實
因為陽光體育活動對于全面健身有積極的推動作用,因此,高職高專院校要制定出強制性的措施,充分結合現在學生的心理以及身體特征,針對學生普遍存在的厭學行為,使用強制性的措施,制定出一定的規章制度,為學生制定出強制性的運動時間,加強學生體育運動,并且給予積極的指導,確保陽光體育運動能夠有效實施。同時對于部分教師所存在的應付、不負責任的情況,有關部門也要進行監管,制定出嚴苛的監督機制。在保證體育課程數量與質量的前提下,保證學生每天都能夠有一小時的鍛煉時間。在沒有體育課的時候,學校也要組織學生進行一小時的鍛煉,并將其納入到規章制度當中,從而保證陽光體育活動的有序開展。
參考文獻:
[1]刁國炎.云南省高職高專院校陽光體育活動開展狀況及對策研究[J].內蒙古體育科技,2017 (2):30-38.
[2]李學,齊慧.河北省高職院校實施陽光體育運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6,6 (5):1-2.
[3]樊偉.湖南省高職高專院校開展陽光體育運動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外語與翻譯,2012,13 (3):9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