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喆
摘要:近年來,國民經濟發展快速,人們對于體育事業的追求也越來越高,新時期下,教育改革也越來越重視體育教育,要求學生全面發展,但是,當前我國高校的排球教育仍然達不到理想的速度。本文分析了排球教學中的問題,并針對問題提出了幾點解決策略,旨在推進我國高校排球教學的發展。
關鍵詞:高校;排球教學;問題;對策
排球運動既能培養學生良好的團隊意識,又能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而且排球具有其娛樂性、觀賞性、休閑性,所以受到了我國學生的喜愛。然而,目前高校排球教學中還有許多亟待解決的問題,影響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所以說,我國需要增大整改力度,落實好教育部有關排球教學的方針政策,促進排球教學又快又好發展。
一、高校排球教學現狀
(一)排球教育體系的現狀
以學科領域的角度看,我國高校排球的教學體系單一,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較大差距,另外,我國高校進行排球教學時通常以專業技術教育為主要目標,但是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和人才的發展需求[1]。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我國體育教育的科學性逐漸提高,排球教學也發展飛快,其窘迫的狀況也在逐步改觀。同時,排球在高校體育課程中有較為重要的作用,其健身體育的屬性逐漸超越競技體育的屬性,成為增強國民身體素質的重要體育運動。這就要求,老師在開展排球教育的過程中,要改變過去的觀念,以學生為中心,充分發揮出排球的重要作用,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二)排球教師隊伍的現狀
據有關資料統計表明,當前我國高校的排球教學隊伍主要有三個問題:第一,排球教師整體水平較低,據資料顯示,當前我國高校的排球教師大多是本科畢業,對排球了解不夠精通;第二,教師隊伍年輕化[2]。作為一名教師,教齡即代表著老師的教學經驗和教學水平,而排球老師整體趨于年輕,只能開展排球的基礎教育,但是在促進學科發展的方向上略顯欠缺;第三,當前高校教師隊伍的職稱結構不協調,這和教師隊伍年輕化有一定的關聯,需要調整隊伍結構,針對不同的崗位,層次配置。
二、高校排球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教學內容單一
當前高校的排球教學內容較為單一,主要是針對排球的一些動作和戰術進行訓練,比如對球、傳球、墊球等動作的講解,以及對各球員的不同職責的講述,這些內容構成了多年來排球教學的主體,而且教學過程較為死板,沒有趣味性,忽視了體育的娛樂性。這樣一來,使得學生對于排球的興趣熱愛大大降低,失去了學習的意義。
(二)師資力量薄弱
目前我國大部分高校,還存在著排球師資力量薄弱的問題。這與我國高校體育教育的起步較晚有關,另外近年來高校大幅擴招,學生人數激增,也造成了老師的嚴重不足[3]。師資不足,導致排球課程課時不足,教師年輕化,缺少豐富的教學經驗,都使得排球課程的教學質量下滑,影響著我國學生的整體排球素養。
(三)缺乏安全防護意識
排球是典型的競技體育的一種,對抗性強,動作技巧要求高,速度快,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有較高的要求,只有經過足夠的基礎訓練,當學生的四肢和腰部力量達到要求時才能開展排球的學習。但是實際上很多高校缺乏基本的安全意識,不注重學生的鍛煉,對于運動中的受傷等突發狀況沒有充分的處置預案,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三、我國排球教學中出現問題的解決對策
(一)合理運用新的教學模式
目前,我國與發達國家的排球教學質量還有一定的差距,新的教學方式,可以與國外教學方法相結合,借鑒其可取之處。比如成立體育社團、排球俱樂部,適當的組織一些有趣的排球比賽,提高排球的趣味性、娛樂性,讓學生積極的參與進去,有更多的學習動力。另外,學校要給學生塑造正確的學習觀念,讓學生了解學習排球的意義,改變學生的抵觸心理。
(二)增強教師的教學水平
教師的專業素養和道德品質,是教學質量好壞與否的關鍵因素。老師的水平足夠高,才能高質量的開展教學活動,才能及時解決教學中出現的各類問題。排球目前在我國的教學體制里,屬于公共選修課的一種,不是學生的主修課程,所以學校往往忽略了排球的重要性,進而在教師的職業水平上有所放松。這種觀念是錯誤的,為了提升教學質量,學校必須重視教師隊伍的整體水平,及時對老師進行培訓,才能保證良好的教學質量。
(三)合理制定防護對策
訓練中受傷,一是影響學生的身體健康,二是會讓學生產生抵觸心理,三是會影響課程的進度。所以說,開展高校體育課程的關鍵環節就是做好學生的防護工作。學校應該制定詳細的安全守則,主要包括排球教學中的注意事項、安全隱患、發生肢體損傷的救助措施等內容,強化學生的安全教育和安全意識,讓學生掌握較好的安全技能,減少安全問題的發生。只有做好安全防護措施,才能讓學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排球的學習中,大幅度提高排球水平。
參考文獻:
[1]董寧.影響高校開設氣排球選項課的因素分析及優化策略研究[J].才智,2019 (09):10.
[2]成向榮,于健.“健康中國”背景下探究高校氣排球課程的教學改革[J].體育科技文獻通報,2018,26(11):31-33.
[3]柯強.高校排球選項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優化路徑研究[J].當代體育科技,2018,8(22):151-152.